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我國新發現化石揭示鳥類飛行起源

我國新發現化石揭示鳥類飛行起源

根據來自我國的標本研究顯示,發生在恐龍時代1.2億年前的骨骼改變幫助鳥類可以進行飛翔。

比如融合骨特性被認為只存在於相對高級先進的鳥類,起源於恐龍滅絕前。

一個強大的、剛性的骨架是現代鳥類的藍圖的一部分。

這隻鳥,Pterygornis大平方翼鳥在白堊紀早期生活在中國東北。這是該種鳥第二次被發現,保存完好。

白堊紀地球

該發現「使這些鳥類的這些飛行特性的出現提前了4000萬多年,」合作作者,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和古人類研究所王敏說。

所有的飛行機器的要求之一是一個強有力的和輕量級的結構。

鳥的進化過程中,一些脊椎骨和骨盆帶骨融合在一起,一些掌骨,腿骨也發生癒合。

同時許多尾巴,手指,腿部分的骨頭丟失。

此次發現的大平方翼鳥化石

該化石發現是具備完全融合的掌骨和盆腔腰帶最古老的鳥類化石標本,愛丁堡大學的Steve Brusatte 博士說,他看過發表在PNAS雜誌的該研究論文後說。

「這些都是現代鳥類藍圖的基本特性,並能夠完整的提供鳥類飛行所需要的強度和剛度,」他解釋道。

「早期鳥類似乎做過很多次突破自我的嘗試,不同物種嘗試不同的方法使他們的骨骼更強壯,,能更好地抵禦嚴酷的飛行。」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科學閏土 的精彩文章:

科學家研究證明:月球也曾經有過大氣層
物理學上五個要拋棄或者已消亡的傑出理論:包括修改萬有引力定律
第二個尼安德特人基因組測序完成,現代人類尼安德特人血統比例上調
ALMA和羅塞塔彗星探測器在外太空發現生命分子—有機鹵素
全球氣候變暖正在使魚類體型變小

TAG:科學閏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