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育兒 > 孕20周胎兒已能感覺傷害,小兒鎮痛治療被忽視

孕20周胎兒已能感覺傷害,小兒鎮痛治療被忽視

世界衛生組織(WHO)提出,疼痛是繼血壓、脈搏、呼吸、體溫後的第五大生命體征,但是在兒科領域的臨床實際工作中,對於兒童在鎮痛方面的重視仍然不足。國際疼痛研究會決定從2004年開始,將每年的10月11日定為「世界鎮痛日」。今年「世界鎮痛日」的主題是:卓越疼痛教育。

上海兒童醫學中心引入小丑醫生減輕小患兒因緊張而加劇的疼痛感。

疼痛是一種實際或潛在的組織損傷,或者與這種損傷有關的一種不愉快的感覺和情感體驗,包括感覺、情感、認知和社會成分的痛苦體驗;疼痛是主觀的,有感覺和情緒的反應,是涵蓋社會情感的。

為了提高人們對疼痛的認識,並及時防治疼痛,中華醫學會疼痛學分會將每年十月中旬的一周定為「中國鎮痛周」。今年,為更好普及疼痛的醫學知識,結合今年的「卓越疼痛教育」傳播的主題,上海市醫學會疼痛學分會開創性設立了「上海鎮痛月」,即從10月1日至10月31日。藉此良機,上海兒童醫學中心麻醉科再次倡導:人人享有無痛權利,兒童不是鎮痛荒漠!

疼痛是孩子們對身體傷害做出的主觀反應,對於疼痛刺激,不同的孩子會有不同的反應。有人認為新生兒、哺乳期的嬰兒即便是有疼痛,他們也不會記得。但是疼痛實際或潛在的組織損傷是客觀存在,這些感受即便是主觀的但也是真實的,決不能被忽視。嬰兒期語言未發展,兒童期語言發展進程中,智力發育遲滯的兒童,重病的兒童,他們對疼痛無法描述或描述不全,但不該否認疼痛的主觀存在。

中國人傳統地認為「忍耐疼痛,培養毅力」是一種美德。然而,科學研究證明,疼痛會在孩子的大腦中留下深刻「記憶」。研究認為,孕26周的未成熟新生兒已經具有感覺傷害的功能,而且從細胞機制、突觸機制和分子機制決定了嬰幼兒和兒童大腦的可塑性最大,這一時期的疼痛經歷將對成人期疼痛系統的構建起到決定性作用。

為兒童患者實施鎮痛,不僅符合傳統的生物醫學模式,即有效降低或抑制患兒的應激反應性傷害,提高免疫力,促進患兒康復;同時還有效地保護患兒心理健康;也是現代以人為本醫學的精神體現。

我國擁有數億兒童人口,對兒童疼痛管理的忽視是一個普遍存在的問題。社會沒有充分認識:兒童也能同成人一樣感知疼痛、產生疼痛反應以及因為疼痛而受到傷害;對成癮的恐懼;對藥物呼吸抑制的恐懼。我國兒科醫師對小兒鎮痛方面知識欠缺:小兒疼痛的認識、鎮痛藥物的選擇、鎮痛方式的選擇、鎮痛途徑的選擇、疼痛的評估、鎮痛時的監護等等。

上海兒童醫學中心一直關注兒童疼痛問題,大力推廣圍術期多模式鎮痛方案,提倡兒童急性疼痛治療理念。2004年底兒中心建立兒童急性疼痛服務(Acute Pain Services,APSs),是國內最早建立APSs的醫院之一;2006年起,建立了由麻醉醫師監管的疼痛專科護士查房制度。腫瘤兒童的慢性疼痛干預是兒中心的一大特色,除了藥物治療,更有多層次的舒緩治療幫助腫瘤兒童走出困境、建立信心。

兒童疼痛管理必須加強宣教,改變理念。宣教對象包括患兒家長還應包括年長患兒,從入院開始,教會他們使用疼痛評估表格,儘可能教會孩子使用臉譜評分法。對醫護人員的宣教更重要,應貫穿於新職工上崗培訓和繼續教育項目。

醫學是技術與人文並重的科學,「人人享有無痛的權利」,兒童也不例外。兒中心副院長張馬忠表示:我們努力打造的「無哭聲醫院」採用各種方法減少孩子們疼痛、恐懼和不適感,就是要還天使最美的笑顏。

疼痛對孩子的影響

疼痛,特別是慢性疼痛,由於持續的時間較長,會對孩子造成很大影響,使孩子的生活質量下降。這些影響包括:

日常生活:許多孩子由於疼痛而無法正常地進行行走、玩耍、日常起居等活動。

食慾:全身疼痛引起的不舒服感覺會使孩子的食慾下降,沒有胃口;一些合併症,如胃疼、口腔潰瘍等,也會直接影響孩子的進食。

睡眠:由於疼痛,孩子夜裡睡不好覺,這會極大削弱孩子對抗疾病所需的體力。

情緒:科學研究證明,疼痛會引起情緒的改變,最常見的情緒反應是抑鬱和憤怒,孩子或沉默寡言、鬱郁不歡,或脾氣不好、容易發怒。這些不良的情緒反過來會進一步加重身體不舒服的感覺,形成惡性循環。

人際關係:因為疼痛減少人際交流或對著父母生氣,造成家庭關係緊張和人際關係質量下降。

疼痛程度如何判斷

疼痛程度的評估,參考孩子的主訴和父母的觀察,藉助專業工具判斷。

工具一:數字分級法(針對8歲以上兒童的評估工具)

請孩子根據自己疼痛的情況,看著工具尺打分。為了方便兒童理解,常以溫度計形式設計或以顏色標註。0代表完全不痛,10分代表能想像到的最劇烈的疼痛,無法忍受。從0-10疼痛程度逐級增加,請孩子選擇自己所感受到的代表疼痛程度的數字。

工具二:臉譜法(針對3歲以上兒童的評估工具)

請孩子根據現在疼痛的感受找出最能代表自己現狀的臉譜。最左邊的笑臉代表完全不痛,從左到右疼痛程度逐漸增加,最右邊大哭的臉代表無法忍受的疼痛。

幫助孩子減輕疼痛

治療疼痛的首要任務是緩解導致疼痛的疾病,因此家長需要與醫護人員共同合作進行疾病治療,所以如果孩子向您描述疼痛,您無法確定原因,請到醫院就診。

對於明確原因的疼痛,我們可以通過以下方法來減輕疼痛的程度:

撫摸疼痛的部位;

對疼痛部位進行冷敷(適用於發生扭傷或血腫24小時內),熱敷(適用於扭傷或血腫發生超過72小時後);

傾聽孩子疼痛的感受,表示理解,給予心理支持;

用做遊戲、聽音樂、講故事、看輕鬆的電影等轉移孩子注意力,或讓孩子做一些平時特別喜歡的事;

教孩子學習一些放鬆的技巧,如深吸氣屏住,然後慢慢深呼氣,並伴隨全身肌肉的放鬆,定時練習。

最後還可以通過藥物的方法緩解疼痛,這通常需要在專業醫護人員的指導下進行。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澎湃新聞 的精彩文章:

哥白尼到底偉大在哪裡?
阿里雲與中科院合作發布量子計算雲平台,潘建偉透露研發目標
FAST最早明年捕捉銀河系外射電脈衝星 正做技術準備
哈勃太空望遠鏡拍攝的星團NGC 362
阿里成立達摩院:未來3年對基礎科學研發投資將超1000億

TAG:澎湃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