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波敏:白玉的鑒賞與收藏
王波敏
聯拍在線鑒定專家
鑒定範圍:明清玉、新玉、翡翠、牙角
人物名片
王波敏,法名凈達,出生在古玩世家,祖籍江西臨川,現定居貴州貴陽。仁府翡翠創始人、國家註冊高級鑒定評估師、中華民間藏品鑒定委員會西南分會理事、北京歷博古今藝術品鑒定中心鑒賞專家、文化CHINA藝術品鑒賞委員會特聘玉器鑒定專家。
說到白玉,我們自然會想到新疆產的和田白玉,俄羅斯貝加爾湖的白玉,青海的崑崙白玉等三大主流白玉,當今市場流行的這三大主流白玉,其主要礦物成分都是透閃石,結構與外觀又十分的相似,不注意區分的話很容易混淆。
大家都知道和田白玉的品質,相對是最好的,俄羅斯白玉與青海白玉相對要差一點,所以很多不誠信的商家,往往用青海白玉,俄羅斯白玉來冒充新疆和田白玉。
現在蘇州很多賣和田玉的商家,櫃檯里擺著的十件和田玉,最起碼有七八件是青海玉與俄羅斯玉,你不懂得的話,他就當和田玉賣給你,那麼我們在選購中怎麼來分辨這三種白玉呢?
首先和田白玉,尤其是和田籽料油性往往都非常好,油脂光澤強,細膩縝密尤如凝脂,光澤溫潤,既不像俄羅斯白玉那樣白的太過欠溫潤感,又不像青海玉那樣白的太嫩欠穩重感,所以說正宗的和田白玉籽料,是「渾厚中有質感,沉穩中有內斂,溫潤中有柔和,細膩中有油性」。下面我發幾張和田白玉籽料的圖片給大家欣賞一下,讓大家體會一下我說的這種感覺。
一號作品,是我朋友收藏的一件作品,真正的紅皮白肉;二號作品是工廠剛打磨好的鐲料與鐲心;三號作品是一串籽料手串;四號作品是大師的作品,這幾件作品的白度都達到了一級白度,料子乾淨細膩,皮色自然,玉質溫潤,盡顯油脂光澤,像諸如此類的作品都是收藏的首選,遇上了,要豪不猶豫的出手。
當然在收藏玉石過程中,我們也會經常遇到很多做假皮的仿籽料作品,下面我發些圖片供大家參考一下。
五號作品玉石毛料是典型熱烤出來的皮子,有些不法商家為了牟取暴利,將配好的染料塗在玉石的表面,或將棉布把玉石包裹起來,在用配好的藥水倒入棉布上面,然後把玉石放入烤箱中慢烤加熱,加熱到一定程度玉石結構自然就變得疏鬆,藥水很容易就浸入玉石裡面,這種做假的方法,我們行里稱為烤皮。
六號作品皮色沒有過度不自然顏色也過於鮮艷,仔細觀察很容易鑒別。
七號作品,黃色部分是做的假皮色,因為這種這塊白玉質地細膩縝密,天然的的沁色也只能浸入有裂縫的部分,但不會輕易浸入縝密的白玉肉質部分,所以我們只要稍作分析,就可以認定皮色部分有做過。
八號作品是高仿的和田籽料,一些奸商往往選用一些油性好、密度好的和田山料,老坑俄料,老坑青海料來仿冒籽料,往往是把這類料子放進滾桶里去滾圓,然後做點皮色,甚至能做出籽玉的「汗毛孔」,遇上這類貨品我們得仔細分辨才行,從細節處找破綻,尋找作偽的痕迹,有懷疑就直接pass掉。
那麼市場常見的青海白玉,我們又怎麼去鑒別呢?
青海格爾木昆崙山區的地理環境與條件,決定了青海白玉只產山料與水料,青海白玉的從硬度、比重與和田白玉大致相同,顏色上青海白玉白中偏灰甚至有些白中偏暗,因為青海白玉都是山料與水料,結構往往不如和田白玉籽料那樣縝密,顯得比較疏鬆,玉中也常有「水線」「筋」「棉綹」等雜質,比和田白玉料子要乾澀與粗糙。
而且青海白玉的料子顯得「透」,看起來比較輕飄,缺乏和田玉凝重之感。
青海崑崙白玉總體上給人的感覺是「淡雅清爽,質感水嫩,透而過靈,白而偏灰,白而不潤」,與優質的和田白玉相比相差甚遠,當然,也有一些優質的老坑崑崙白玉與翠青玉,在一定程度上超越了和田山料白玉。
九號作品,崑崙白玉如意觀音是正宗的老坑青海料,典型的揚州雕工,十年前的價位也就是在兩三萬左右,現在至少得加個零,我記得零六年像這類精品白玉擺件至少出手了幾十件,當時出手的價格都很低,等我回過神來的時候再出三倍的價錢也買不回來了。
那幾年青海白玉的價格一路上漲,尤其是零八年奧運金銀銅牌都採用了青海崑崙玉製作,崑崙玉一下子名聲鵲起,很多有實力的玉石商人開始大量屯購崑崙白玉,一些敏銳的藏家也爭相購買。
在這件事情上,我總結出收藏者一定要了解市場的動向,要有超前的眼光。
十號作品素牌是典型的青海白玉,料子顯得「白而偏灰,白而不潤,透而不靈,質感水嫩,淡雅清爽」,像一塊冰糖一樣。
十一號作品與十二號作品都是青海白玉家族中的一個特色品種,我們行里稱為「翠青玉」,翠青玉是指崑崙玉或崑崙白玉底子上分布著綠色的條帶軟玉,這種料子,既有白玉凝重感又有翡翠綠色的鮮活,綠色附著在白底上就像春天枝頭的嫩芽,給人生機盎然之感。
青海翠青白玉屬於軟玉的高檔品種,市場價格遠遠超過了普通的白玉,可在翠青玉發現之初,因其顏色超出了和田玉所含顏色的範疇,當時並不被市場認同,理由是和田玉沒有這種顏色,一些玉石商人為了賣掉手中的翠青料,往往把帶翠色的部分當作毛病挖掉,造成了極大的資源浪費。
但當翠青玉銷往港澳台時,港澳台同胞非常喜愛,據說台灣人發現了它的美以後,大肆收購這種帶翠的白玉,價格一路水漲船高,隨著我們內地開始逐步接受了這種帶有翠色的白玉,並開始真正的去欣賞它。當然最懊悔的莫過於那些當初沒有遠見的玉石商人。
其實美的東西,我們也要善於去發現,任何事物的興起都會有一個過程。
關於俄羅斯白玉我想著重的講一講,這種白玉最接近和田白玉了,油性好、密度好的俄羅斯白玉往往拿來充當和田白玉。
俄羅斯白玉通常最大的特點就是白色純度高,非常純凈,甚至超過了和田玉的白度,但他白而不潤,呈現的是一種干白或者說死白!也就是說白的有點過頭了,反而不如和田玉的潤白,有些品質差的俄料往往比較梗,容易崩,油性也大。
俄羅斯白玉也有籽料,質地細膩,皮色豐富,但往往皮色比和田籽玉皮色要厚,有些俄白玉籽料,乍看就像人工染色的一樣,不像和田籽料的單層色看起來那麼自然。
從十三號十四號作品對比圖中,我們可以看到俄籽玉的肉質白度過白,缺少和田籽玉的溫潤油性,皮色也略顯厚實。
但像這類俄白籽料目前的價格也不便宜,優質的俄籽料,也要幾十萬一公斤,已經遠遠超過了一般和田籽料的價格。
由於俄羅斯白玉與和田白玉的特徵非常的接近,現在和田白玉,尤其是和田白玉籽料越來越稀少,俄料將很有可能成為和田玉的替代料。
雖然俄料的油潤度次於和田玉,但優質的俄白玉的白度更勝於一般的和田白玉,況且俄料與和田料一樣,也有籽料、山料、山流水料、戈壁料之分,隨著未來經濟的復甦,和田白玉的收藏會再度升溫,加之目前俄羅斯提出了免玉石關稅政策,相信俄羅斯白玉必然會迎來又一個春天。
十五號作品是典型的俄白玉,料子潔白無瑕屬於優質的俄白玉,十六號的黑皮俄白玉與十七號的灰皮俄白玉也都是俄料的典型品種。
十八號十九號作品都是老坑俄料,密度油性一流,外觀上很接近和田玉,因此,很多玉石商人喜歡拿這類料子來冒充,大家購買時要注意分辨。
關於俄料中的黑皮料,我想重點的講一下,黑皮料是俄料中的一匹黑馬,算是俄料家族中的貴族,高檔玉料,好的黑皮俄白玉往往玉質細膩緊密。黑白顏色也很符合國人的審美觀,這種料子一開採出來就有很多藏家的追捧和喜愛,加之玉石商肆機屯貨,料子一個月翻一倍,從兩萬一公斤不到一年的功夫,竟然炒到了二十多萬一公斤,上演了瘋狂的石頭。
這兩年價格有所回落,也回歸理性。早些年我也收購過黑皮俄料,後期因為價格炒的太高,我就果斷退出了。轉而關注了俄料中的另一個優質品種,俄羅斯七號礦出的老坑碧玉。
2010年的時候,俄羅斯碧玉的價格還處在一個低位上,因為當時很多玉石玩家都爭先購買白玉去了,白玉的價格是一路高歌猛進,而市場上的碧玉很少有人問津。
去產地的時候我就發現了俄羅斯七號礦出的這種老坑碧玉,質地細膩,料子乾淨。既不像新疆碧玉水線多,也不像加拿大碧玉黑點多,更不像青海碧玉顏色淡。我感覺這種優質的碧玉,一旦被市場認可,價格肯定會攀升,所以我當機立斷,一次性收購了兩百多條老坑碧玉手鐲,還有將近一百多塊老坑碧玉牌。事實證明我當時的決策是對的,像這類老坑碧玉在市場已不多見了,我基本也銷售的所剩無幾。
當然,這是我講的收藏中的一個比較成功的案例,但原來打眼的時候也有。
大家看圖中的青海玉小山子,我當時買的時候看不出綹裂,因為他浸了蠟!剛入玉石這一行並不知道玉石還有浸蠟這回事,當時買這塊小山子花了一萬多塊,現在時間長了蠟一干就原形畢露。
這麼多年,我一直沒賣,放在店裡最顯眼的位置,目的是時刻給自己提個醒。借用王立軍老師的一句話「收藏大家都是從吃藥成長起來的,收藏不打眼,除非是神仙。」收藏打眼正常,重在吸取經驗教訓。
二十三號二十四號作品都是韓國春川玉,業內人士稱為韓料。韓料在顏色上與和田玉差異很大,韓料大都是白中偏黃綠或白中偏灰黃,透明度也沒有和田玉好。
由於韓料密度比和田玉小,質地略顯疏鬆,顆粒感強。韓料拋光後呈蠟樣光澤,沒有和田玉的那種油脂光澤,打燈看內部結構常有霧狀玉化,鑒別起來比較容易區分。
二十五號二十六號作品都是貴州產的羅甸玉。羅甸玉多為山料,結構雖細密,但多數玉料發悶,顯得僵,顯得干,缺少了和田玉的油脂光澤,顏色白的獃滯,缺乏了靈氣,就像瓷器一樣,缺少了玉的溫潤,所以也非常好區分。
韓料與羅甸玉,目前市場認可度不高,大家簡單的了解一下就可以了,希望大家對市場流行的三大主流白玉,要有所了解與研究。下面我講一講白玉的收藏,給大家發幾件玉雕的作品,供大家欣賞與參考。
一件白玉作品值不值得收藏,我們一般會從質地、顏色、雕工、主題、品相等五個方面綜合來評價。
一件玉雕作品,首先,會先考慮質地如何,比如這塊料子是否縝密細膩,是否乾淨無雜質。其次,是白玉的顏色,白度有沒有偏灰,有沒有偏暗。當然,以羊脂白玉為最佳。然後看雕工是否精美,是否雕出了神韻來 ,是否雕出來了美感來,是否雕出了藝術來。還有就是主題是否符合吉祥文雅,符合國人的審美特點。
有些玉雕作品,低俗,往往購進就難以流通。最後,儘可能要求玉雕作品品相完美。有瑕疵、綹裂都會給作品價值大大打折扣。
最後給大家說一說當下白玉收藏的五個誤區:
一:只重產地,不看玉料。有些玩家只玩新疆和田白玉,其他白玉一律忽視。孰不知新疆和田白玉也有玉質差的,俄料與青海料也有優質的白玉,同樣具備收藏價值。
二:只追名氣,不識工藝。有些玩家喜歡大師的作品,只要有大師的落款必買,孰不知大師的落款也有仿款,即便款是大師的,但也不一定就是大師本人做的,很多都是出自大師的工作室而已,業內人士都知道大師一年也做不了幾件作品。
三:只求細工,不識機工。有些玩家一味追求細工,殊不知電腦繪圖比手工精細的多,要多精細,就有多精細,我們俗稱為電腦工。
四:只重皮色,不查玉質。有些玩家喜歡有皮色的白玉,只要有皮色就認為是籽料的特徵。孰不知市場沒有皮色的白玉也有籽料,行內俗稱為光白籽。
五:只買普品,不藏精品。有些玩家認為,普品便宜,精品價格高,孰不知一百件普品抵不上一件精品,往往到最後你當年認為貴的都升了值,你認為便宜的隔了這麼多年還是便宜。


※達芬奇曠世名作重現!《救世主》將領銜佳士得戰後及當代藝術拍賣
※聯拍講堂——骨哥劉越話香港秋拍:各大拍場瓷器亮點綜評
※一塊40萬!故宮的磚為何這麼貴?
※先睹為快!佳士得倫敦「中國瓷器及工藝品」拍賣精選拍品
TAG:聯拍在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