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推陳出新變成嘩眾取寵,觀眾們會買單嗎?
GIF/29K
四大時裝周相繼落幕,主編們都各回各家開始用文字教大家如何適應新一季的新趨勢了……今天的文章較為深入,不過對於時刻關注時尚動向的小仙女們,這篇文章能幫你擦亮眼睛。
「變化」 「年輕感」 「運動元素」 「千禧一代」 已經成為近年來的老生常談。我們也越來越難從剪裁和輪廓來判斷說,哦,它一看就是這個牌子的——即使它曾經的品牌個性鮮明到極致。
今天我們不問社交媒體時代的秀場,也不談各位設計師的表現你滿不滿意,我們只聊品牌該如何連接過去與未來,如何把握好這個過渡的尺度,使得創新的意義是給品牌注入新鮮活力,而不要變成媒體膨脹時代的嘩眾取寵。
GIF/1.1M
設計師主宰品牌的大時代
Dior 實在很不 Dior
Maria Grazia Chiuri強調女性權利的平等,她用兩根運動感的帶子加胸衣完成力與美的結合,用4cm以下的鏤空靴子替代令人搖搖欲墜的高跟鞋,用Choker貫穿全場,即使是修長薄紗的仙氣也要酷酷的扎進Choker里,利落收聲。
秀的意義討論來去,如果來賓都是幫你宣傳的名義,那背後必定藏了千萬次甄選過的主推單品。講真完全affordable的Choker的貫穿始終,除了跟緊這股運動風,無非是看準了年輕市場,給千禧一代大面積接觸Dior的機會。
所以我們看到了印在皮裙上的愛心,我們看到了愛心下面的動物形象——蜘蛛,我們看到了面露凶光卻吐著舌頭竟然有點萌的翠綠恐龍。
要不是標誌性貝雷帽,恐怕這一身Look很難讓人信服是在Dior runway上面看到的吧。
品牌的新設計當然是保持活力的方法,而target到年輕群體,也並沒有什麼值得詬病的地方。馬賽克、塔羅牌、薄紗、百褶、波點、漁網......Dior用了很多新鮮元素,來抓那些輕易就換了焦點的眼球。美還是美的,Maria Grazia Chiuri也有在詮釋她理解的Dior,但是對那些想為Dior的傳統品牌氣質買單的人是不是有些不公平?
現下正直Dior 70周年紀念展覽,(70年風華 半個時尚圈都被巴黎Dior展刷屏了)在巴黎高定周期間開展,幾個月過去,排隊看展覽的人只增不減,在初具寒意的巴黎排上兩個小時的隊伍也算是家常便飯。所以縱向看過幾個設計師手下的Dior,每個人心中也一定對Chiuri有自己的分數。
CHRISTIAN DIOR, COUTURIER DU RêVE——迪奧,夢之設計師。當稚氣的女孩終於蛻變成了該穿Dior的女人,看著這些為了吸引千禧一代的滿目毛衣瑪麗珍鞋,她們會不會突然從夢裡醒了呢。
展覽:迪奧,夢之設計師
Givenchy 又太 Givenchy
首秀的Clare Weight Keller秀場表現立即被各路編輯歸為保守派的行列,BOF評論她「是否在把個人特性特意收斂」。
比起Chiuri的大刀闊斧,Clare Weight Keller顯得好像沒有滿足戲台下面人的期待。甚至比起前任設計師Tisci,她更靠向了品牌原始的都市摩登感,也靠向了Hubert de Givenchy先生對黑色的迷戀,有幾套造型甚至你會覺得Givenchy先生的摯友——奧黛麗赫本如果能夠穿上,那利落中恰好的女性優雅感,也會是她應該有的樣子。
Clare Weight Keller對於前東家Chloé的貢獻有目共睹,可是18春夏的紀梵希若是說到對品牌的「創新」,單就這場秀來看,恐怕實在不如上一任設計師Riccardo Tisci 的表現。
從瀕臨破產的泥潭裡拯救出紀梵希,再烙上刺激性的個人標籤,Tisci對於紀梵希功不可沒,而對於Keller的期待,可能更多希望她帶著品牌走向另一個市場數據的高峰吧。
Givenchy / 2015 / FW BY Riccardo Tisci
Givenchy / 2017 / SS BY Riccardo Tisci
Keller的心思雖然保守,但也不至於很難窺見。她保留都市摩登感的同時,要在黑色的各色面料上做滿文章,要在高質感中加入烈焰紅,把波西米亞用一種柔軟的方式嵌入無聊的黑白都市。然而對於習慣了被刺激腦神經的時尚界,這樣的改變依然不夠。
不夠給品牌注入長久的活力,不夠話題,所以不夠滿足我們對Keller的期待。
Chanel 從來都很 Chanel
那麼難道一定要一場秀之內把Givenchy改成Chloé?這可能才是更糟糕的情況吧。而給品牌注入新鮮感的度,似乎老佛爺就把握的很好。和瀑布背景合襯的香奈兒「下雨周邊」秀,不管老佛爺給它冠上的——「我一直以來都很喜歡水的質感」 、「讓PVC變得高級」 這種理由是否冠冕堂皇,但結果確實讓人眼前一亮。
於是我們再也不用討論突然下雨是要用包包擋著頭髮,還是用衣服裹著包包,因為這場秀的意義是讓女人在雨中也優雅,甚至可以站在雨中點上一支煙和好友閑聊。而老佛爺也很好的完成了普通成衣材料和塑料材質的拼接,給品牌風格以連貫性和與未來感接壤。於是我們在感嘆創意的同時,又恍然大悟道,這依然是Chanel啊。
巴黎世家還記得自己曾姓巴黎世家嗎
設計師的更新換代當然在一定程度上決定了品牌的命運,「I wanted it to be more Demna, less Cristóbal this time」 這是Demna Gvasalia的狠話。然而可能很大一部分年輕人甚至都不清楚Cristóbal 時代的Balenciaga其實是這個樣子的。
精於剪裁,尤其是斜裁,是Cristóbal的風格。
Balenciaga選擇了Demna,Demna也的確給了品牌以市場和脫胎換骨般的重生。然而越來越多的單品似乎是只能服務於時裝周外等著被街拍的潮人。我們不能詬病它缺乏創造力——穿在襪靴上的日落和雛菊、不同花色格紋的三塊拼接、對於外套整面的解構、滿身的印花美元……但它們搭配在一起無從可找的和諧感讓人們不得不思考,所以什麼才是Demna?這到底是可以給品牌的注入新鮮血液、會被後人頌為經典,還是只是為了Be Demna?
Demna Gvasalia無論是以Vetements還是Balenciaga的名義抑或是Maison Margiela的名義,都無疑為時尚界做出了可圈可點的貢獻,他的一舉一動總會引起不小的爭議。Demna這個名字到底代表了什麼,時間可以檢驗。
當然即使這一季發布了這麼多無法描述的單品,今年巴黎世家的答卷似乎又要以尖鉚釘高跟鞋的大火開始了。
走下秀場神壇,之後的路怎麼辦?
所以那些無法描述的秀場單品哪裡去了?看上去很醜的單品不說,因為總有潮人來買單,但是那些看起來就無法給普通人穿的秀款,又在辦過他們的周年大趴體之後,流向了哪裡呢?
首先,秀場之後就是訂貨會,給各大零售或者買手近距離展示,然後訂購新一季的產品。畢竟品牌還是要指向市場,設計師需要麵包才能完成接下來一個又一個天馬行空的夢想。老佛爺把Verdon的瀑布搬到大皇宮,也是需要錢的。
一部分會保留下來,等著各大時尚雜誌拍攝,尤其是誇張一點的單品,雜誌硬照造型可使用。
一部分留下來作為品牌庫存,贊助明星街拍。
至於那些實在無法穿上身的高定系列,大部分給特定場合。比如高科技時尚定位的高定品牌Iris Van Herpen,致力於運用3D列印技術製作成衣幾部分,最後整合拼接。它就曾經與Lady Gaga和Beyoncé合作過。
當然,這種一看就很適合Ga姐。
誇張一些的面料,也會給明星演唱會做造型用。
鹿晗穿Calvin Klein Collection 2016秋冬系列
或者作為代表作收藏起來,留著周年展覽。
18春夏時裝周,Dolce&Gabbana 把橄欖枝拋向了迪麗熱巴,Dior以中國地區品牌形象大使的身份邀請了微博粉絲550w的趙麗穎。Valentino用起了短褲,LV的T-shirt印上了《奇怪物語》的海報,拋棄了去年的中靴,運動鞋撐起了整場秀。橫向看下來,年輕一代依然在被品牌討好,社交媒體的光環只會越來越大。
在運動品牌也向帶貨KOL認輸的今天,「話題」好像已經成為了超越一切的存在。但是推陳出新不應變成嘩眾取寵,不顧品牌形象的營銷成為趨勢也並不是一個長遠的考量。社交媒體帶來的市場該如何和品牌形象兼容,用實力加營銷說話,將成為每個品牌要繼續努力的方向。
——————END——————
編輯:匡匡
原創文章 部分圖片來源於網路
更多內容敬請關注Twippo法國時尚
GIF/97K


※G?潮 緊跟潮流也不忘跟上溫度,這些搭配讓你入冬也不再寒冷!
※說句實話吧,洞洞鞋到底丑不醜?
※老爹風太爆了,我想嘗試一些小眾的「復古風格」
※你們只吐槽關曉彤穿衣服丑,鹿晗就很好了?
※陳翔上節目痛哭 網友猜測其9月已與毛曉彤分手
TAG:太平洋時尚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