憶苦思甜:舊社會西藏農奴生活有多悲慘,一組照片帶你了解下
文史
10-11
西藏農奴制度始於10世紀,到13世紀普遍確立,一直延續到新中國建立初期。
農奴制社會的生產力水平低下,農業生產工具簡陋,主要農業區仍用木犁、木鋤,間或有鐵鏵木犁。收穫量僅為種子的4~5倍。
農奴主階級佔西藏人口5%,包括三大領主(地方封建政府、貴族和寺院)及其代理人,他們佔有西藏全部土地、山林和大部分牲畜、農具、房屋、其他生產資料。
農奴階級佔西藏人口90%,人身依附於農奴主。可劃分為富裕農奴、中等農奴、貧苦農奴等階層。
其中「差巴」和「堆窮」是農奴階級的主要組成部分。差巴意為支差者,是領種地方政府的差地為地方政府和所屬農奴主支差的人,地位高於堆窮 。
堆窮意為小戶,主要指耕種農奴主及其代理人分給的少量份地,並為其支差的農奴。
在階級分化中差巴可下降為堆窮,堆窮也可上升為差巴,差巴和堆窮破產後還會下降為奴隸。
奴隸佔西藏人口5%,多半來自破產的貧苦農奴 。他們既無生產資料又無人身權利,完全被農奴主佔有,用於家內勞役.
這組照片真實反映了農奴制度下西藏普通百姓的悲慘生活。


※百餘年前袁世凱天壇祭天的老照片:中國歷史上最後一次祭天典禮
※看一場驚艷絕倫的芭蕾舞劇《紅色娘子軍》,就連周總理都稱讚!
※徐志摩梁思成金岳霖都為之痴迷的林徽因究竟有多美,帶你去看看!
※清末年間那場北京到巴黎浩浩蕩蕩的汽車拉力賽
※猶太人為何對中國有特殊感情?二戰時猶太人在華生活照給了答案
TAG:張溥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