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忍了18年一出手就千億,馬雲新寵今日亮相

忍了18年一出手就千億,馬雲新寵今日亮相

馬雲不想再被人講不懂技術了,阿里也不想做只會賺錢卻沒出息的公司。

還記得去年雲棲大會上,馬雲首次提出「五新」戰略,認為新零售、新製造、新金融、新技術、新能源將成為引發未來社會變革的挑戰和機遇。一年以來,這一「預言」逐步應驗。今天,身著白襯衣的馬雲,再次現身雲棲大會,在台上侃侃而談,給我們帶來了又一個驚喜,成立阿里全球研究院——達摩院(DAMO),這無疑是此次大會最為重磅的消息。

在金庸的武俠小說里,達摩院是少林寺最高等級的武學研究機構,阿里將全球研究院命名為達摩院,其意已十分明顯。

作為一家承載著研究基礎科學和顛覆式技術創新的機構,達摩院分三部分,第一在全球建實驗室,第二跟高校建實驗室,第三是創新研究計劃。最後一個計劃就是把阿里巴巴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公開出來,邀請全球研究人員參與解決。

馬雲認為,在過去的18年中,阿里巴巴每天都過得非常艱難,一直想著如何活下去。尤其是前10年,絕對不允許阿里人提「建立研究院」一事。而如今的阿里,已經有了足夠的影響力,有了成熟的商業模式和盈利能力,有了25000多名技術人才,有了超過5億的用戶,如果再只想著賺錢,那麼就是一家「沒出息的公司」。

作為馬雲「新寵」的達摩院,也將承擔起重要使命。在2036年前,達摩院要為世界第五大經濟體服務,解決1億人口的就業,服務20億消費者,為1000萬企業賦能使其盈利。阿里計劃投入1000億啟動資金,而未來達摩院必須自己能夠賺錢。

達摩院還建立了一個學術委員會,邀請10名科學家加入,其中包括高文、黃如、李凱、梅宏、周以真等科學家。

達摩院首批公布的研究領域包括:量子計算、機器學習、基礎演算法、網路安全、視覺計算、自然語言處理、人機自然交互、晶元技術、感測器技術、嵌入式系統等,涵蓋機器智能、智聯網、金融科技等。

目前,阿里巴巴達摩院已經開始在全球各地組建前沿科技自主研究中心,包括亞洲達摩院、美洲達摩院、歐洲達摩院。

以下為馬雲演講全文(稍加整理):

GIF/86K

承認不懂技術不丟人,不懂裝懂才丟人

我昨天下午跟13位科學家進行了交流。

中國互聯網界,阿里巴巴被認為是技術實力最弱的公司。我確實不懂技術,承認不懂技術不丟人,不懂裝懂才丟人。

我們內部不允許吹兩個牛,第一是技術強大,第二是服務做得好。但是18年來,我們從來沒有停下對技術的投入。

王堅說由於我們的商業做的太好,掩蓋了背後的技術。我認同。阿里巴巴如果沒有強大的技術,就沒有今天的成就。我為阿里巴巴擁有2.5萬工程師和科學家而驕傲。

阿里巴巴成立前十年,我不允許內部提成立研究院。因為大部分公司研而不發。我們要做,就跟微軟研究院不一樣的研究院,做一個阿里巴巴想清楚的研究院。因為前十年我們太艱難,沒有資金和精力來做研究院。我們要先活下來。

後來經過很多年的思考,我們準備做這件事,我說就叫達摩院(DAMO),這個名字叫著叫著就習慣了。

阿里巴巴已經18歲了,我們的資源和影響力已經到了,今天的阿里巴巴已經不是普通的商業公司。我們擁有的資源是社會和時代給與的,我們要回饋社會,而不是只想著賺更多錢。阿里巴巴要對世界和未來有擔當。

我們要什麼模式?微軟、IBM?我也思考和探索了很多。阿里的達摩院,應該解決問題,同時帶來快樂和利潤。想要成為偉大的企業,就需要解決偉大的問題。阿里巴巴希望跟偉大的實驗室學習,單要走出自己的模式。

GIF/86K

達摩院要超越Intel、微軟、IBM的研究院

我給達摩院三個原則:第一,達摩院要活的比阿里巴巴長。阿里巴巴要活102年,每天度日如年,非常艱難。阿里巴巴沒了之後,我們要留下一個研究院。另外,我們希望把阿里巴巴的商業留下來,所以建立了湖畔大學;我們希望留下阿里巴巴的責任與擔當,所以成立了公益基金會。

第二,達摩院要服務全世界。要解決世界經濟未來普惠共享、可持續發展、快樂健康的問題。第三,達摩院要面向未來,解決人類的問題。

至於資金,達摩院必須具備盈利能力。未來,阿里巴巴會對達摩院投入1000億元作為啟動資金,但未來要靠自己掙錢。

未來阿里巴巴的利潤來自技術,而不是規模。未來市場規模不是靠預算,而是靠創新。

阿里巴巴有很多爭議,似乎無處不在,我還真想不出有什麼東西是我們不做的。互聯網是一種思想,是一種技術革命,不應該有界限。跨界樂趣無窮。我覺得阿里巴巴的跨界還不錯。

有人說阿里巴巴是外資企業,其實我們是利用外資最好的公司,服務於中國市場。我們絕大部分是外資,用了美國、日本的錢服務中國市場,我們也要服務全世界。

我們可能是商業和科技結合的最好的公司。很多學者可能看不起企業家,中國商人可能看不起學者。中國學者和企業家之間的矛盾讓人悲哀。但是美國不一樣,美國的企業家和商人結合的非常好。我覺得企業家和科學家在很多地方是一致的:1、對未來樂觀,相信才看見,而不是看見才相信 2、強大的擔當,家國情懷 3、創意創新創造。

未來十年,企業家不能跟科學家結合、沒有科學意識,是走不久的。所有的科學家要有企業家的意識,以結果、效率、公平為導向。

GIF/86K

未來所有的小企業必須是跨國企業

很多人來參觀阿里巴巴,參觀阿里巴巴有什麼?一個桌子擺著一個電腦。但是來雲棲大會看什麼?未來和想像力。

上個世紀講道路汽車石油,其實講的是能源。現在講大數據、雲計算,講的其實是數據。人類正步入一個新的數據時代,計算是生產力,數據是生產資料,互聯網是生產關係。

未來的三十年,各行各業將會發生天翻地覆的變化,未來不屬於互聯網公司,而屬於利用好互聯網的公司。

大家擔心技術會帶來失業、貧富差距等擔心,我覺得這是空擔心,技術革命會對傳統行業帶來衝擊,但是也會帶來新的就業,IT時代是28理論,而DT時代是82理論,必須強調可持續、個性化。未來所有的小企業必須是跨國企業。

希望達摩院讓技術普惠,讓更多人享受技術紅利。

我認為人類永遠會超過機器,人類有智慧、機器有智能、動物有本能。人相信菩薩、上帝,機器不相信,這不能產生智慧。過去兩三百年,人變成機器,以後機器變成人。

我以前說AlphaGo,so what?發明汽車的時候,人就不要跟汽車比速度。

人工智慧或者機器智能,出現之後,製造業將會發生很大的變化。未來的工作崗位,將主要來自服務行業。未來三十年會看到一天工作三個小時,一周工作三天,一定會到來。不過屆時人類比現在還忙。

汽車未來絕對不是無人駕駛那麼簡單,一定也是天翻地覆。

能夠被清楚定義的都不是未來,我們對未來所有的想像都是幼稚的。我從來沒想到阿里巴巴能做到今天真么大,沒想到互聯網能這麼快的發展。大家要記住,阿里巴巴18年付出的努力,可能是傳統企業的50年。

我們最近總講擔心未來。孩子和年輕人並不擔心。我們今天解決不了的問題,留給孩子和年輕人,相信孩子,相信30歲以下的年輕人。對於下一次技術革命,如果沒有想像、沒有擔當、沒有學習,人類是悲哀的。

希望未來能誕生更多的達摩院,只有跨出去,敢唱歌、敢做小丑才有未來。

文章內容系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億歐對觀點贊同或支持;轉載請註明作者姓名和來源。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億歐網 的精彩文章:

俞敏洪發起成立築夢教育文化產業投資聯盟
阿里巴巴在全球7地成立研究中心「達摩院」
重磅!阿里成立達摩院,計劃投資1000億研究前沿技術
攜程改進機票購買流程;阿里巴巴市值升破4700億美元
把手機回收做成一門生意,回收寶完成3億元B輪融資

TAG:億歐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