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國比日本還狂妄,派幾十個兵就想瓜分中國,結果自己反倒被瓜分
義和團運動席捲全國,慈禧卻不憂反喜,給予前所未有地包容與支持。按說,任何一個統治者,都不會容忍王朝出現一股足以與朝廷分庭抗禮的勢力,這是動搖國家根基的重大隱患,慈禧為何給予支持呢?
其實,一開始慈禧也想過剿滅義和團,但朝廷軍隊實在不給力,反倒給義和團攆得滿世界跑。慈禧一看朝廷打不過義和團,又見義和團打出「扶清滅洋」的旗號,於是退而求其次,決定利用義和團。恰好,這時慈禧和洋人不對付,她於是想利用義和團對付洋人。
義和團告訴慈禧,打洋人,他們最拿手,專業「擒洋幾十年」,早就練就一身銅皮鐵骨,洋人的槍炮奈何不了他們。而且,他們天上有人,請個神仙當滅洋先鋒,不在話下。
慈禧不知是真糊塗,還是揣著明白當糊塗,對義和團說:「好,朝廷正需要你們這樣的人才,你們可要時刻準備著!」
從接下來發生的事情分析,慈禧很可能是「留一半清醒,留一半醉」,不太相信義和團的各種神通,卻認為義和團才堪一用。她不斷慫恿義和團給洋人下絆子,讓洋人不堪其擾,損失慘重,對義和團越來越痛恨,進而對清政府也越來越不滿。
洋人要求清政府取締義和團,但慈禧正沉浸在義和團的偉大勝利中,對洋人的要求視若罔聞,連一句話敷衍的話也懶得說。洋人氣急敗壞,卻又興奮之至,既然清廷不處理,他們便以替清廷鎮壓義和團為名,出兵侵犯中國。於是,一支以英國為首的八國聯軍隊伍殺入北京。
這就是八國聯軍侵華,這八個國家分別是:英國、美國、法國、德國、俄國、日本、奧匈帝國、義大利。八國聯軍的軍隊人數並不多,總共只有兩萬人,出兵最多的是日本,也不過八千人。值得一提的是,這八國中,還有個國家只象徵性地出了50人,它就是奧匈帝國。
奧匈帝國是當時的歐洲強國,國土面積在歐洲位居第三,機械與軍工業世界第四,其斯柯達兵工廠生產的重炮武器的工藝之先進更是遙遙領先,雄踞世界第一。這麼一強國,為何只出兵50人呢?50人就想參與瓜分中國,奧匈帝國也未免太狂妄了吧?
其實,奧匈帝國對這次入侵中國,興趣並不大,出兵更多的是看在德國的面子上。當時,德國、奧匈帝國、義大利已組成三國同盟,既然好兄弟德國出兵,看在盟約的份上,奧匈帝國沒理由無動於衷。同樣,義大利也或許因為這個原因,象徵性地出了54人。
人數雖然不多,但好歹也是一支軍隊,好歹也代表一個國家,也可以以國家的名義分享勝利果實。後來,清朝戰敗,賠款4.5億兩白銀,奧匈帝國自然分到了不少的油水。這使奧匈帝國產生錯覺,跟著好兄弟德國混,果然有前途。所以,奧匈帝國後來又跟著德國蹚入一戰的渾水。
這一次,奧匈帝國就沒有那麼幸運,他們的對手不是積貧積弱的清政府,而是實力旗鼓相當的歐洲協約國。結果,同盟國戰敗,不可一世的奧匈帝國,走向了不見容於世的窮途末路。
戰敗後的奧匈帝國開始鬧獨立,曾經不可一世的世界八強,最後被大卸八塊,分裂為十四個國家,部分國土被他國瓜分。
奧匈帝國的事迹告訴我們,不管你有多強大,都得找個靠譜的隊友。正所謂,不怕神一樣的對手,就怕豬一樣的隊友。


※專家挖開雷峰塔,發現一樣比白蛇更寶貴的東西,如今成為鎮館之寶
※他比張作霖名聲更臭,但和老百姓打成一片,見到日本人就破口大罵
※慈禧六十歲大壽,正逢日本入侵,一人說了兩句話,準確預示清朝滅亡
※日軍真的不怕死?被抓到後也很慫:痛哭求饒,雙腿發抖,大小便失禁
※作為一名吃貨,豬八戒為何不願當凈壇使者?原來如來在忽悠他?
TAG:周知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