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小米MIX2上手:沒想到你是這樣的全面屏!

小米MIX2上手:沒想到你是這樣的全面屏!

小米MIX2算是全面屏里性價比比較高的一款,下面就由【@森林大帝】給大家分享一下他眼裡的小米MIX2。

小米MIX 2的外包裝採用了和MIX一代類似的黑色啞光紙質包裝盒,不但不同於其它大多數小米手機的白色主體包裝,而且正面的形狀也從長方形改為扁平的正方形,整體外觀顯得與眾不同。▼

包裝盒的材質為硬卡紙,有羊皮紙的視覺感和接觸感,紙面紋路細膩不反光,手感纖維堅韌結實,顯得很有檔次。盒子的正面只印刷了「MIX」三個金色字母,簡潔大氣,又略微帶有一絲神秘感,使人不禁想要一探究竟。▼

包裝盒的背面也同樣簡潔乾淨,僅在下沿的左側印刷有通用說明,下沿的右側則粘貼著出廠條碼標識。▼

左側的通用說明中除兩維碼以外,文字採用了和正面一樣的金色,有前後呼應的效果,但弱光環境下文字辨識率不高。通用說明包含了 「 包裝清單、執行標準、商品名稱/型號、製造商、進網許可標誌 」 等內容。其中,我們可以看到,小米MIX 2的型號為MDE5,CMIIT ID 為 2017CP3741。此外,在文字的右側還印刷了 「 3C和檢驗合格 」 標誌。▼

右側的黑色出廠標識貼中,標明了產品具體的版本、型號、串號、進網許可證號、生產地址、出廠日期。從圖中可以看到,筆者手中這台手機是由富士康工廠生產,產品的生產品質應該是有一定保障的。▼

打開包裝盒上蓋,一張印有金色文字的黑卡紙映入眼帘。▼

原來,這是一張印有雷總親筆簽名的寄語卡片。「 在探索的路上…… 」 這段寄語,不但表明了小米團隊 「 執著前行、勇於探索、尋求突破 」 做產品的態度,和小米MIX 2 的產品定位也很是契合。▼

卡片下方的 「 探索黑科技,小米為發燒而生 」,當然就是小米最新的宣傳語啦,這句話也同樣會出現在新手機出廠附帶的保護膜上。▼

掀開卡紙,小米MIX 2 終於出現在眼前。手機、數據線和充電頭分列左右,受益於包裝盒整體的寬大尺寸,部件的擺放整齊有序,沒有絲毫的局促感,比較符合旗艦手機的定位。▼

小米MIX 2的出廠保護膜為前後整體包絡式,想必這樣設計是為了更好地保護高貴的陶瓷後蓋。後置攝像頭部分貼有一張銀色的保護貼,在其周圍還標註了NFC的感應區域。同時,在後蓋保護膜上還有 「 為保障您的消費權益,請妥善保管以下標籤 」 的提示,因此筆者建議大家在新手機拆封時不要將保護膜隨意丟棄。▼

再來看看隨機配件中的數據線和電源適配器/充電頭。電源適配器也和手機一樣,外包了一個整體式的保護套,拆封時從側面撕開即可,不要將充電頭推出保護套,以免劃傷塑料充電頭的光滑表面。▼

電源適配器底部標註有型號、執行標準、認證標誌、輸入輸出的壓和電流強度等信息。從輸出端的標稱值上來看,是支持18W快充3.0標準的。

筆者手中的這個充電頭的製造商是 「 賽爾康技術(深圳)有限公司 」,可能大家對這個製造商不太熟悉,筆者就在這裡和大家介紹一下:賽爾康技術有限公司是芬蘭獨資的公司,成立於1975年,1983年被諾基亞集團收為麾下的一個子公司,並於1999年自其分離出來,發展成為獨立的通訊工業公司,專業製造手機充電器。公司的客戶主要有:蘋果、三星、NOKIA、MOTO、索尼、LG、HTC等。據相關報道,其產品測試不良率是同行當中最低的,單條生產線的產能在同行當中也是最高的。由此看來小米MIX 2所選擇配件的質量還是相當不錯的。▼

小米MIX 2附送的數據線,線徑還是比較粗的,而且數據線接頭和線材的連接部分也較以往有所增長,相信這根數據線在實際使用中不但會比較耐用、耐彎折,而且能最大限度地提升數據傳輸效率。▼

將手機取出後,發現在左側手機托盤的下面還有一個黑色的紙盒,這裡面裝的是什麼呢?▼

打開後發現裡面是三包憑證、入門指南、極簡手機保護殼、插針和Type-C To Audio轉接線。▼

入門指南採用了覆膜印刷工藝,手感類似光麵皮質,結合金色的字體顏色,提升了檔次。值得一提的是,指南中有一段文字,貌似是前文卡紙上雷總寄語的原文完整版,有興趣大家可以看一看。▼

再來一張插針和轉接線的特寫,轉接線的亮麵塑料部分也用貼膜細緻地保護起來了。▼

附贈的極簡手機保護殼雖為硬塑料材質,但外表面採用了仿皮工藝,手感如天鵝絨般絲滑。外表面和手機背面一樣印刷著 「 MIX DESIGNED BY XIAOMI 」 ,表明了其原廠保護殼的身份。▼

需要提醒大家注意的是,由於附贈的保護殼屬於硬殼,因此在按鍵部分採用的是翹板連接方式,大家在使用過程中要避免鉤掛和用力過猛造成斷裂。▼

第二部分,外觀概述

在這部分,筆者將和大家一起感受下小米MIX 2的外觀設計和一些細節特點。

將手機背面向上扣放,從背部上方箭頭指示處撕開保護膜,宛如墨玉的MIX 2機背就呈現在了我們眼前。和一代的MIX全面屏手機一樣,背部上方從上至下分別排列著攝像頭、補光燈和指紋識別感測器。陶瓷背板光滑如鏡面,映照出別樣的風情。▼

後置攝像頭及指紋識別模塊居中設計在後殼中軸線上,感覺中規中矩,偏向商務。背部的指紋識別區域與後置攝像頭之間的距離相對不是很大,比較緊湊。

攝像頭保護玻璃的周圈使用了18K鍍金裝飾,頗有畫龍點睛之感;指紋識別感測器則以與機身同色的灰黑色電鍍圈裝飾,如果能像MIX一代的尊享版一樣兩者都使用鍍金裝飾,效果應該會更好。此外,從圖中可以看到,攝像頭鍍金裝飾部分的覆蓋範圍只佔其凸出背板總高度的一半左右。由於攝像頭凸出背殼較高----筆者目測約為一毫米左右,建議大家在實際使用中注意保護,避免磕碰和磨損,畢竟攝像頭是現在手機日常使用中比較常用到的部件。▼

後置攝像頭、雙色溫閃光燈、指紋識別感測器特寫。後置攝像頭保護鏡片的外觀設計沒有應用任何紋理元素,僅以黑色襯托,與整機的亮面設計保持一致,陽光掩映下,魅力十足。但後置攝像頭的保護鏡片使用的是何種玻璃和工藝,官網並未明確介紹。▼

機身正面的息屏鏡面效果也是一流,一體感很強,只能隱約中能感覺到下巴部分和前置攝像頭的存在。▼

機身正面上部特寫。由於取消了3.5mm耳機插口和紅外遙控功能,小米MIX 2頂部邊框部分很乾凈,僅有一個小小的降噪麥克風開孔。納米注塑天線隔離帶與鋁合金邊框結合部分的過度也很平整。▼

小米MIX 2採用了創新的導管式微型聽筒設計,相較MIX一代大幅提升了通話話質。仔細觀察在屏幕玻璃上邊沿處的倒梯形開孔,可以看到發聲孔內部加裝的黑色防塵網,以防止外界異物通過開孔進入機器內部,這樣的設計還是很人性化的。此外,從下圖還我們可以看到,MIX 2周圈的7系鋁合金中框的基層,應該是採用了高速噴砂工藝,從而實現了金屬啞光效果,很好地增加了握持和操作手機時的摩擦力。▼

機身正面下部特寫。小米MIX 2的前面板玻璃採用了2.5D工藝,玻璃的邊沿與鋁合金邊框的銜接實現了平滑過渡。然而,這種設計工藝也使得玻璃面板高於金屬中框的邊緣,即屏幕玻璃懸浮於邊框之上,大家在日常使用中就要特別留意,避免手機屏幕朝下水平 「 拍 」 在地面或桌面的情況發生。▼

機身左側SIM卡槽特寫。小米MIX 2的插卡方式為卡針+卡槽,卡托表面也採用了和側邊框一致的噴砂處理,嵌入卡槽後沒有絲毫的鬆動或凹陷,表面與側邊框齊平,外表面的縫隙也很小。這說明小米MIX 2的金屬機加工水平還是很高的。▼

機身右側實體按鍵特寫。延續小米一貫的設計思路,音量鍵和電源鍵兩個實體按鍵全部集中在機身右側邊框上半部分,按鍵在邊框截面上的位置居中。兩個實體鍵均不存在鬆動現象,而且鍵程都比較適中,按鍵的反饋力度也不錯,手感清晰準確。同時,兩個實體鍵與手指接觸的邊緣均採用了倒角工藝,避免了割手現象的發生。▼

機身底部邊框左右對稱分布著各4個圓形開孔,開孔採用了對稱設計,有一種平衡的美感。從下圖中還可以清楚地看到,得益於圓潤輕薄的外觀設計,2.5D的屏幕玻璃面板和四曲面陶瓷後蓋的表面均懸浮於邊框之外,所以在筆者看來,購買意外險或者用貼膜保護套加持小米MIX 2還是很有必要的。另外,再次強調,要盡量避免手機正面或背面水平 「 平拍 」 到硬物啊,大家生氣時拍拍桌子就好了,拍手機還是不要了吧。▼

底部邊框特寫。USB Type-C 的介面與邊框結合處過渡平整光滑,沒有出現論壇中部分同學反映的割手情況。通話麥克風和外放揚聲器的開孔內清晰可見防塵網。▼

好了,小米MIX 2外觀概述部分到此就告一段落了。筆者在評測拍攝過程中對四曲面陶瓷後蓋的印象最為深刻,再上一張圖,大家一起感受下流光溢彩的光影效果。▼

第三部分,黑邊對比與淺析

小米MIX 2發布會後,媒體評測紛紛見諸報端,溢美之詞撲面而來,但其中也有部分評測提到真機的邊框/黑邊相較於官方的渲染圖要略顯粗大。筆者在拿到首發的真機後,也注意到了這一情況。

眾所周知,受制於現有的技術發展水平,傳統的液晶屏黑邊即BM區,作為防止屏幕漏光的重要手段是無法取消的。

鑒於大家都比較關注小米MIX 2的黑邊到底有多寬,筆者決定決定一探究竟。一開始本想用測量工具直接得出具體數值,但覺得不夠直觀,後決定改用比較法,把小米MIX 2和與它同門的兩款小米經典機型(小米5和紅米Note3)放在一起對比展示,讓大家能夠通過圖片獲得更形象的感受。話不多說,直接上圖。▼

首先出場的是小米5,作為2016年度的小米首發旗艦機型,至今寶刀未老。雖然小米5採用的是平面玻璃屏幕面板的設計,但中框和小米MIX 2一樣都採用了鋁合金材質。兩者的比較還是有一定意義的。▼

再來張局部的大圖,對比的結果一目了然。如果想更準確些,大家可以拿直尺子量下局部放大圖中兩者黑邊的數值,然後再比較一下數值的大小即可。▼

接下來,是與曾是最暢銷千元級手機的紅米Note3做對比,先來張全身合影。▼

看不清楚?沒關係,再來張大頭照。▼

通過上面這些直觀形象的照片,想必大家對於小米MIX 2和其它機型的對比結果已經心中有數了吧。

本來寫到這裡筆者計劃就要結束本部分的評測了,但筆者的好奇心卻在此時突然爆發,究竟是什麼原因讓小米MIX 2這樣定位於高端旗艦機型的黑邊看上去卻不盡如人意呢?

拋開屏幕內置的用來遮擋電容觸屏BM區的黑邊不談,筆者試著從幾台手機的中框設計構型上找到了部分原因,下面就藉助兩張圖片為大家分析一下。如有不足之處,歡迎大家指正。▼

上圖是小米5和小米MIX 2頂部視角的比較圖。小米5的鋁合金中框採用了切邊倒角工藝,其左右邊框的剖面應該是類似梯形的;小米MIX 2的中框為照顧用戶手感採用了圓潤的設計,其左右邊框的剖面應該是類似圓弧形的。這就導致了當從正面直視手機屏幕時,兩個手機的中框厚度在視覺上有明顯的差異。

與此類似的是,紅米Note3左右兩側中框連同後蓋為一體鋁合金成型(上下兩端為塑料),從頂部視角看其邊框剖面應為下圖所示,相對於小米MIX 2接近半圓弧的剖面,視覺上也要略窄一些。▼

因此,筆者認為,小米MIX 2粗壯的圓弧形鋁合金中框是導致其視覺效果不佳的重要原因之一。

那麼,為什麼小米MIX 2在使用了強度更高的7系鋁合金材質後,不能把中框做的薄一些、弧度小一些呢?要知道,這是由鋁合金的材料特性所決定的:相較於鋼材,更柔軟的鋁合金要達到相同的強度,必然要依靠更厚的厚度或更複雜的剖面構型。此外,不知大家注意到沒有,小米MIX 2的屏幕和鋁合金中框之間,並未像iPhone X一樣加入塑料材質的前框組件,在屏幕玻璃邊緣直接與金屬中框接觸的情況下,無疑對中框的強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因此,我們有理由相信,小米MIX 2目前的中框形式是在綜合考慮了材料特性、結構強度、生產成本、加工工藝和量產效率等諸多因素後,反覆平衡的結果。

最後,筆者再用一張小米5 和 MIX 2數據線介面的特寫圖(請自行忽略保護套)推測下小米MIX 2的邊框厚度。眾所周知,USB Type-C 介面一般要固定於手機線路板上,從 USB Type-C 介面深入邊框的距離來看,MIX 2機身內部線路板的位置要深於小米5,這是否也能從另一個側面反映出小米MIX 2的邊框厚度要大於小米5呢? ▼

第四部分,跑個分吧

雖說智能機高速發展到現在,很多人認為「跑個分」說明不了什麼,甚至還給某款軟體起了個「娛樂兔」的綽號。但筆者認為,對於廣大普通消費者來說,跑分和評測軟體多少還是有一定的借鑒和參考價值的。畢竟,普通用戶既不熟悉手機的軟硬體知識,又沒有專業的評測技能和工具,想判斷一個手機的性能和水平,下個APP跑個測試還是很方便的。而跑分的結果,也會或多或少地影響他們的選擇傾向,這是不容爭辯的事實。

首先是兩次安兔兔V6.3.6評測的結果和排行。▼

其次是魯大師V8.4.5.17.0921的性能評測結果。▼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小米 的精彩文章:

小米對於更年期的女性有什麼好處
力懟小米!千元全面屏榮耀7X發布,不承認小米開拓了全面屏
全面屏+概念機「噱頭」鋪墊已久 小米潛移默化完成品牌形象轉變
他們都選了年度最強小米MIX2,你呢?
不耍猴!小米新旗艦即將發布:驍龍835+4GB,售價更良心

TAG:小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