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熙鳳那兩個一點都不好笑的笑話,揭開了賈府衰敗的序幕
王熙鳳可以算的是《紅樓夢》中最為善於戲謔的人物了,賈母經常被她逗得開懷不已,甚至說她:明兒叫你日夜跟著我,我到常笑笑,覺得開心,不許回家去。
所以,當《紅樓夢》第五十四回,賈府慶元宵要「傳紅梅」講笑話之時,地下伏侍的老小人等無不歡喜,小丫頭們也趕忙找姐喚妹,告訴她們:快來聽!二奶奶又說笑話了。一會兒工夫,小丫頭們便擠了一屋子。為了聽到璉二奶奶的笑話,小丫頭們還偷偷的和負責打鼓的女先兒約好,以咳嗽為號,要「拿住」王熙鳳,給大家講笑話。
紅梅如眾人所願,傳到了王熙鳳手裡,王熙鳳講了她在《紅樓夢》中的最後兩個笑話。
其一:一家子,也是過正月半,合家賞燈吃酒,真真的熱鬧非常。祖婆婆,太婆婆,婆婆,媳婦,孫子媳婦,重孫子媳婦,親孫子,侄孫子,重孫子,灰孫子,滴滴答答的孫子,孫女兒,外孫女兒,姨表孫女兒,姑表孫女兒,噯喲喲!真好熱鬧。底下就團團的坐了一屋子,吃了一夜酒,就散了。
其二:再說一個過正月半的。幾個人抬著個房子大的炮仗,往城外去放,引了上萬的人跟著瞧去。有一個性急的人,等不得,便偷著拿香點著了,只聽「噗嗤」一聲,眾人哄然一笑,都散了。這抬炮仗的人抱怨賣炮仗的捍的不結實,沒等放就散了……原來這人是個聾子。
不得不說,這兩個笑話,大失王熙鳳的水準。頭一個,眾人聽了怔怔的,只覺得冰冷無味;第二個眾人雖然笑了,其實也並不是王熙鳳以前的水平。
有學者考證,《紅樓夢》並非是通行本的一百二十回,而應該是一百零八回。三順是認可這個結論的。王熙鳳講笑話的這第五十四回,正好是整部《紅樓夢》的一半。從整部書的結構上來說,前五十四回,是賈府的興盛,後五十四回,是賈府的衰敗。
第五十五回一開始,就是宮中的老太妃欠安,王熙鳳小月,黛玉、湘雲染病,大觀園亂成了一鍋粥,老太妃薨逝……寶玉的生日,略略的提升了一下喜氣,但是緊接著就是賈敬賓天;劍刎尤三姐;冷遁柳二郎;金逝尤二姐;抄檢大觀園……後半部的《紅樓夢》中,整體都籠罩在一片愁雲慘霧之中,與上半部《紅樓夢》的歡欣明快,趣事不斷,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我們再拐回來看一下王熙鳳的這兩個笑話。參加慶元宵的賈府諸人,都能在頭一個笑話中找到自己:孫女是迎春、探春、惜春;外孫女是黛玉、姨表孫女兒是薛寶釵;姑表孫女兒是史湘雲……所以,這個笑話,基本上就是對賈府的鼎盛的一個總結。
而第二個笑話,不知道有沒有讀者聯想到了上一個元宵節,元春省親之後做的那個「炮仗」的燈謎。當時的賈政,看了這個笑話之後,心內沉思道:娘娘所作爆竹,此乃一響而散之物……今乃上元佳節,如何皆作此不祥之物為戲耶?
所以,這第二個笑話,也是作者通過王熙鳳之口,告訴讀者:該散了。
王熙鳳講了這兩個一點都不好笑的笑話,再也沒有了上半部的詼諧不斷,戲謔連天。其實,這兩個笑話,並不是笑話,一個是對上半部《紅樓夢》的總結,一個乃是下半部《紅樓夢》的開端。
所以,它們一點都不好笑。


※作者寫劉姥姥在瀟湘館門口摔了一跤,想表達什麼意思?
※《紅樓夢》中,趙姨娘唯一的一句明白話,道盡了一個女兒的辛酸
※史湘雲作為紅樓群芳中年齡較小的,為何最早訂婚?原因讓人心疼
※賈母雖然精明睿智,卻被這個丫頭蒙蔽了雙眼
※《紅樓夢》中那麼多男人,真正的爺們兒只有他一個
TAG:三順說名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