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美文 > 「我們為什麼要依賴小貝?」——CCTV英語頻道播音組組長的外刊閱讀秘笈

「我們為什麼要依賴小貝?」——CCTV英語頻道播音組組長的外刊閱讀秘笈

鄒悅,CCTV英語頻道播音組組長、主持人

我本人因為從事工作就是新聞工作,每天要花大量的時間閱讀外刊和外文書。我如何選擇書籍呢?主要依賴我看重的同行和專家的推薦,比如我會參考FareedZakaria的GPS裡面Book of the Week, Politico里的書籍專欄,手機應用《得到》里的《每天一本書》,紐約時報、經濟學家、衛報、金融時報的書評等等。我發現,我感到新鮮和有衝擊力的文章,往往貝小戎在他的專欄中都會談及。到後來,我會先看他的專欄,按圖索驥去找外刊里的原文。這不僅僅省掉了很多時間,而且他的評論本身也會對原作者的內容引發新的思考和拷問。

知道貝小戎(我就叫他小貝好了),是從《三聯生活周刊》開始。我曾經是這本雜誌的重度讀者,因為它深度的封面話題、及時的要刊縱覽和豐富的生活信息等等。不過我最愛的卻是《三聯》的新書介紹,小貝就是這個板塊的操盤手。小貝的旨趣是高明的,雖然學哲學,他介紹的書卻是五花八門,無所不包。他有著深厚的文學和哲學的底子,認真探討思想史上的重大話題。既有對人性的嚴肅拷問,也不乏文壇趣事的諧謔調侃。

後來我知道他是華東師範大學學哲學畢業的,老實說學哲學的可不好找工作,不過小貝看來找到了一個最適合他的工作。一方面,做雜誌做媒體可以保持對新鮮事物的敏感;另一方面,寫書評作介紹又可以探究思想的來歷和社會的變遷。既滿足了知識的新銳,也不缺思辨的老道,但這一切的基礎就是小貝十幾年的豐富積累和不懈追求。想來,他的外文閱讀量一定是驚人的。

那我們為什麼要依賴小貝呢?因為他是看門人,是品酒師,是知識中介。他用他的知識儲備、思維判斷和藝術品格為我們探路,我們因此不僅享受到了效率的提升,也體會到了精神同行者的樂趣。在三聯的手機應用中,小貝還嘗試了提取原文中的金句,這種提取也是個高超的本領,編輯者不僅要通讀全文,還需要找到文章的核心和重點,比如最近《大西洋月刊》這期講述婚姻和婚外戀這篇短文,小貝引用了Esther Perel的這句: When we select a partner, we commit to a story. 所以我們之所以不忠,因為我們總是愛找尋新的故事。從某種角度來講,所有的知識和制度都是一個story,其實人類的本質就是相信老故事,質疑老故事,提出新故事,相信新故事,質疑新故事的循環。而小貝是個最適合講故事的人,因為他的故事越講越精彩,他的眼光越看越犀利

(圖片來自網路)

「和小貝一起讀外刊」中讀推出的年度訂閱專欄,每周更新兩次

適宜人群

所有關注新思潮、新風潮的人、熱愛生活的人,有品味、有趣味的人,英語學習愛好者。

訂閱本專欄你將獲得

主講人介紹

薛巍,筆名貝小戎。華東師範大學哲學學士、外國哲學碩士,《三聯生活周刊》主筆。著有《假裝讀過》、《西風不識字》等書,譯有《生活的哲學:尋找人生意義的12堂哲學課》、《真理》、《耶魯大學公開課:死亡》、《遇見蘇格拉底,我的人生睡醒了》等。

「135編輯器」提供技支

點此下載中讀寫讀感

or識別圖中二維碼,下載『中讀』APP

溫馨提示:

中讀APP已升級至5.2.3版本

請各位用戶及時更新APP

"中讀"現已全面上線,請到各大應用商店下載!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三聯生活周刊 的精彩文章:

2017諾貝爾獎:改變世界的人
早上那杯紅茶,勝過多少甜言蜜語
別讓藥丸綁架了你的中年
建築師李虎:古典者的現代信仰
一座沒有書店的城市,是沒有靈魂的

TAG:三聯生活周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