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書畫 > 溯源「大雅之堂」前世今生 《千古一夢大雅堂》出版發行

溯源「大雅之堂」前世今生 《千古一夢大雅堂》出版發行

四川在線消息(記者 吳夢琳 文銘權 文/圖)「雅者,正也。」從古至今,「登大雅之堂」一詞,廣為流傳,世人皆知。被大家所熟知的是成都杜甫草堂中的「大雅堂」,但實際上,此詞的源起,是位於眉山市丹棱縣的大雅堂。10月11日,《千古一夢大雅堂》一書首發式暨讀書分享會在大雅堂舉行,追溯這座傳奇大雅堂近千年來的前世今生。

「雅」,源於《詩經》,歷來為文人墨客所推崇。北宋元符三年(公元1100年),丹棱名士楊素,將其財產田地捐獻,在丹棱城南建詩書堂,用以珍藏黃庭堅手書的杜甫兩川夔峽詩碑300餘方,由黃庭堅為之親手書寫匾額並命名為「大雅堂」,並創作《大雅堂記》以記載之。大雅堂不僅集杜甫詩之「雅」、黃庭堅書法之「意」、楊素捐資修建之「義」於一堂,更成為中華傳統文化中一個重要的精神象徵,自此「大雅之堂」一詞開始廣為流傳。

由於歷史原因,在近千年歲月中,大雅堂屢建屢毀、屢毀屢建,2014年,在丹棱縣強力推進下,大雅堂再次重建落成,大氣磅礴又古樸厚重。落成後,著名作家、書法家馬識途等,都親自登上大雅堂,並為之題詞。在大雅精神的感召下,丹棱縣先後湧現出了著名史學家李燾等「七李」和著名教育家彭端淑等「三彭」,這也也被「收錄」進大雅堂之中。

《千古一夢大雅堂》由高級編輯、中國作家協會會員伍松喬創作,是一部非虛構紀實作品。伍松喬長期關注大雅堂史事,多年來一直在搜尋文獻、考察田野、探訪民間。據了解,此書的創作歷經了兩年鉤沉、爬梳、拼圖,採用非虛構、研究型、考察型方式,以翔實的描述、確切的解讀,圍繞大雅堂來龍去脈,通過對既有文獻、資料的梳理、研究、發現,對歷史遺存、民間傳說與當下狀態的考察、考辯、描述、解讀,書中追溯了大雅堂從醞釀、問世、屢毀屢建,直至2014年再建的前世今生,也深入再現三位唐宋主角杜甫、黃庭堅、楊素的其人其事,解構大雅精神的文化內涵。「第一次全方位呈現出千年風雲壯闊的大雅堂長卷,第一次多側面破解了充滿神秘與傳奇的大雅堂之謎。」

首發儀式上,來自全省的文化學者、作家等匯聚一堂,再論大雅文化對於當今的時代意義。「大雅堂堪稱中國歷史上知名度最高的建築之一,又是非物質意義上的一座中華文化標杆。儘管九百多年屢毀屢建,但生生不息,即使在『不存在』的歲月里,也從來屹立人心,不曾消失。」伍松喬說。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黃庭堅 的精彩文章:

「原創」從「書到今生讀已遲」,談宋朝黃庭堅轉世軼事
黃庭堅《寄岳雲帖》,落筆隨心之作!
詩詞欣賞:每人一首代表作之朱熹、秦觀、趙長卿、賀鑄、黃庭堅
趣聞 | 工作第一天,一起雲吸貓:古人筆下的貓咪也是萌得不可方物
黃庭堅尤為敬服的顏真卿法帖,疏淡脫俗,珍藏版難得一見高清刻本

TAG:黃庭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