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達摩院的前生今世和傑克馬的意味深長

達摩院的前生今世和傑克馬的意味深長

「Research for solving the problem with profit and fun!」

10月11日上午,在2017杭州·雲棲大會上,阿里巴巴集團正式宣布成立承載「NASA計劃」的實體組織——「達摩院」,進行基礎科學和顛覆式技術創新研究。未來3年內,阿里巴巴在技術研發上的投入將超過1000億人民幣,並且必須超過IBM、微軟、谷歌等公司的研究院。

達摩院的前生今世

成立實驗室、設立研究院,在互聯網公司中早已司空見慣。不談百度和騰訊、今日頭條這樣的大型公司,就算是在中小公司里,現在成立一個科研中心,設立個首席科學家,也難以吸引眼球。

但在阿里的18年歷史中,尤其是前10年里,馬雲是絕對不允許公司內部提出成立研發部門、研究院的事情。在前10年里,阿里每天想的事都是「如何活下來」而絕大部分研究院其實研而不發,沒有資金、沒有盈利、研究院無從談起。雖然阿里有「阿里研究院」,但並不是研發部門,而且設在政府關係的業務線下。

而18年後,阿里擁有了豐富的資源,有了全球5億消費者的支持,早已不是一家普通的商業公司。馬雲想做的也不是一家普通的研究院,而是一家集合阿里的資源、技術、能力、人才來為未來擔當的研究院。

早在今年3月起,馬雲在公司首屆技術大會上動員全球兩萬多名科學家和工程師投身「新技術戰略」,啟動了「NASA」計劃,要面向未來20年組建強大的獨立研發部門,建立新的機制體制,阿里自建世界級研究院的決心初露端倪。

在「達摩院(DAMO)」公布的前日,十三位頂級科學家齊聚阿里巴巴總部,包括中國唯一的圖靈獎獲得者姚期智院士、中國量子力學第一人潘建偉院士、定義了「計算思維」的哥倫比亞大學教授周以真、全球人臉識別技術「開拓者」和「探路者」湯曉鷗教授等。「文科生」馬雲邀請他們做客阿里,引發了不少猜測。但今天,謎底揭曉,他們是為阿里的「達摩院」出謀劃策的。

「達摩院」首批公布的研究領域包括:量子計算、機器學習、基礎演算法、網路安全、視覺計算、自然語言處理、人機自然交互、晶元技術、感測器技術、嵌入式系統等,涵蓋機器智能、智聯網、金融科技等多個產業領域。

「達摩院」將實行院長負責制,由阿里巴巴集團CTO張建鋒(花名行癲)擔任首任院長。張建鋒表示:「今天的阿里巴巴,有能力更有責任為驅動人類科技和生活進步,做出更大貢獻。在金庸小說中,達摩院代表最高武學機構。我們也希望阿里巴巴達摩院真正做到『俠之大者、利國利民』。我們期望,下一個類似電和計算機的顛覆性技術創新,誕生在阿里巴巴達摩院。」

達摩院的三個原則

對達摩院未來的發展,馬雲提出三個原則:

一是,必須活的比阿里巴巴長。此前,馬雲說阿里要做一家102年的企業,他認為企業是有周期的,但能留下來的,是阿里巴巴的技術、經驗以及對社會的擔當。阿里巴巴已經18年,還有84年要走,達摩院至少要活85年。

第二,達摩院要影響至少20億人。現在阿里巴巴已經是全球第21經濟體,并力圖在2036年前成為第五大經濟體,所以達摩院也需要解決20億消費者未來要面對的問題。

第三,研究院要學會自營自利,但不是不給錢,那就是——達摩院必須要有自己盈利的能力,要靠自己賺錢。這是達摩院跟微軟研究院、IBM研究院等最大不同之一。阿里巴巴達摩院不是阿里體系內的達摩院,而是獨立的經濟體。未來3年內,阿里巴巴會投入1000億給達摩院,但未來,還是要自己掙錢。

基於這些原則,馬雲對「達摩院」的定位只有一個——解決問題。「21世紀的公司,只有解決社會問題才能活下來。」而對於大企業而言,就在於它能解決多大的社會問題,「解決的社會問題越大,責任就越大,利益也就來得更多」。而一家研究院,為快樂研究太遠,為利潤研究太近,馬雲對此的解釋意味深長:「Research for solving the problem with profit and fun!」

馬雲將「達摩院」視為阿里巴巴將留給世界最好的禮物之一。他說:有一天即使阿里巴巴不在了,希望「達摩院」還能繼續存在。

馬雲的意味深長

阿里在去年雲棲大會裡面提出五個新:新零售、新製造、新金融、新技術、新能源。而在這一年內,我們看到了大型商超和零售線下門店的關店潮、與之遙相呼應是電商平台的線下開店熱,以及各種無人零售解決方案的出現、傳統餐飲零售與線上的結合與轉型。

整個新零售行業都在發生著迅速且巨大的變革。即使是個十八線縣城的零售點用戶也可以在線下訂和支付,大型電商和物流企業的物流體系已經覆蓋到鄉村,而這一切,都將被納入電商霸主們的大數據體系和分析系統。

而這也許只是個開始,現在已經不是能脫離科技賺錢的時代了。

在馬雲看來,將來的中小企業都是跨國企業,將來沒有中國製造、美國製造,只有Made in Internet。物聯網、計算能力、AI,都在倒逼著各個行業,從基礎上進行變革。未來衡量經濟發展的指數,或許不是電力,或者通了多少道路,而是要看算力、看數據是否打通、看互聯網的覆蓋能力。

從這個角度來看,基於科技和數據的現代服務業,將深度影響未來經濟走向。正如馬雲在2017世界物聯網博覽會上說:「我們(阿里、Facebook、亞馬遜等)才是真正的現代服務製造業。我們背後有強大的製造能力、設計能力,把服務當成產品的能力,它不是網路上走來走去的一些Program。現代服務業本身就是真正的製造業。」

這樣的「製造業」所比拼的就是技術實力和數據積累,人工智慧等新興技術是其第一生產力。技術和創新帶來的行業變革,讓很多以前的崗位不斷消失,同時創造出新的崗位。或許AI、VR等科技創業的一波波泡沫會在某個寒冬破裂,但技術為服務體驗帶來的提高,以及商業效率的提升,一旦被人體驗到,就不會倒退回去。

DT時代,強調的是普惠、可持久發展。達摩院要做的,就是真正的普惠以人工智慧為首的高新技術。普惠了底層技術,消費者也享受到科技帶來的服務提升,在這樣一個時代又怎會「研而不發」需要一味「輸血」呢?

「未來的三十年,各行各業將會發生天翻地覆的變化,未來將不屬於互聯網公司,未來將屬於利用好互聯網公司最好的公司。」傑克馬在雲棲大會上如是說。

馬雲2017雲棲大會演講,智東西提供

文章部分內容來自智東西、黑智的一手報道

特此致謝!

烏鎮智庫 資訊盤點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烏鎮智庫 的精彩文章:

AI:「周杰倫請安心帶孩子,大家聽的都是我寫的歌」
20年後機器人不如貓?;AI用於金融監管;工業機器人的發展機遇

TAG:烏鎮智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