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今年的經濟學諾獎:你從中看到自己的影子了么?

今年的經濟學諾獎:你從中看到自己的影子了么?

以下為原創文章,歡迎大家分享到朋友圈。

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處!

報上的新聞說,2017年的諾貝爾經濟學獎頒給了一位叫做理查德·塞勒的美國人。

瑞典皇家科學院諾貝爾獎評審委員會給出的頒獎詞是這麼說的:塞勒將心理上的現實假設納入到經濟決策分析中,通過探索有限理性、社會偏好和缺乏自製的種種後果,揭示了上述人格特質如何系統地影響了個人決策以及市場前景,「令經濟學更有人性」。

我幾乎不懂經濟學。我甚至不懂什麼「有限理性」和「社會偏好」之類。但我知道,塞勒的經濟學本質上其實就是「人學」。他極其聰明的把人性的弱點,用在了他的經濟學上。比如他在有限理性方面,提出了經典的「心理賬戶」理論,即人的頭腦中存在有關消費的心理賬戶。

舉個簡單的例子:從經濟學的角度而言,1000塊錢的工資和1000塊錢的中獎彩票並無任何區別,但是由於存在心理賬戶,個體在做消費決策時卻做出了不同的選擇。如對於工資,一個消費者有可能會精打細算其用途,但是卻會大手大腳花掉中獎的意外之財。一個平時很小氣的人,牌桌上贏了錢,還是可以很「大方」的請客的。同樣數量的錢,辛苦掙來的和不勞而獲的,用起來就是不一樣。這就是「心理賬戶」

這種所謂的「心理賬戶」,其實不止存在於一般的消費方面。在其他生活中,不都有我們的影子么?

兩個人談戀愛,一方倘若太容易「到手」,另一方一定不會太珍惜——因為他的「心理賬戶」上已經儲存了對方的「貶值」。他「花」起來就會大手大腳,不把對方當回事。其實,不管如何得到對方,對方還是對方,沒有變化。

一個家庭里,一方付出多了,久而久之,就成了「應該」付出,另一方的享受也就覺得「理所當然」了——因為他的「心理賬戶」上,已經儲存了自己的「高貴」。他享受起來,自然就「理直氣壯」。其實,每個家庭成員都需要同等的付出。一方多付出,不是他(她)必須多付出。

一個團隊,幹活最多的,一定是被大家抨擊的最多的。因為大伙兒已經在「心理賬戶」上對他儲存了太多的「希望」和「預期」。只要那個人有一點乾的不好,都會被大家覺得「不該如此」。其實,活是大家的,他不幹,其他人就必須干。

有人跟你借錢,如果你很爽快的答應了,他只會覺得你有錢,而不是去感恩。

有人向你求助,如果你一個電話就搞定了,他就不會覺得欠著你什麼,而是認為只是你的舉手之勞。

你給了一位饑渴難耐的乞丐一杯水,他會千恩萬謝。但如果你請一位官員,吃山珍海味你還覺得欠著他。因為官員會覺得,吃個頓飯算什麼?請我的人有的是。

這就是人性的弱點。輕易得到的東西,我們都不會去珍惜,更不會感恩,儘管它可能價值連城;費了心思得到的,我們便恩寵有加,哪怕它其實微不足道。

其實,得到的,他們的價值都是一樣的,與如何得到沒有太大的關係。我們對他們的價值判斷之所以出現了不一樣,是我們的心理在作怪。

好好珍惜自己已經有的,不管它的得到是輕而易舉還是千辛萬苦。

好好感恩別人給予的,不管人家是基於「應該」還是出於真誠。

-- END --

關於作者

胡富

Fu Hu

廣東雷州人士

畢業於中國人民大學;

從事新聞工作近20年,曾擔任北京多家報社總編輯;

2007年棄文從商,於國內知名企業擔任高管;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胡有此理 的精彩文章:

看懂了堵車,就看懂了中國
不要通過解釋來證明自己
世界再大,也不過人心的距離;天地再寬,也不過方寸之間
「哀心」感謝?這樣的領導怎能不讓人悲哀?
傳授知識不是老師的最大價值,這個才是

TAG:胡有此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