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後小戲骨又逆天了!簡直花式吊打流量明星
說到翻拍,中國有太多經典故事或經典影視劇被不斷重塑。但經典之所以被稱為經典,就是因為難以超越。
大多翻拍都以口水戰收場,或毀經典或毀形象,以一種「過街老鼠」的狀態被不停挑戰。
看過那麼多版《西遊記》,但提到孫悟空絕對是六小齡童版的;
再看看《紅樓夢》,87版想必是難以超越的門檻。
人物的高度還原,一顰一笑全都是紅樓夢的招牌。
印象最深的一次翻拍,還是09年的《新紅樓夢》,
大手筆製作,場面服飾極度精良,
儘管這樣,卻少了觸動人心的精髓。
作為中國古代四大名著之首的《紅樓夢》,將中國封建社會的各個方面融入到紅樓這個縮影里,四大家族的榮辱興衰和少男少女們的愛恨情仇,結構宏大,人物形象栩栩如生。
一曲紅樓夢,繁華已成過往;
滿紙荒唐言,一把辛酸淚。
令熱妹萬萬沒想到的是,00後竟然也翻拍了這樣的深閨怨念。
本來抱著對於小朋友演技的擔憂和只是拍著玩玩這樣的心態,沒想到完全被震驚了!
看這劇照就是高度神還原。
其實「小戲骨」一詞也是出自這裡,是湖南廣播電視台的品牌欄目,在全國首創「小孩演大劇」,「演經典、學經典」的節目模式。所有的演員都是6-12歲的少年兒童。
第一個念頭就會有小孩裝大人的不適感,但是製作團隊並沒有要刻意打造童星之路,而是盡量找尋適合小孩的經典之路。
在去年潘禮平執導的《小戲骨:白蛇傳》,在朋友圈就颳起一股風潮,紛紛誇讚小朋友渾身都是戲。從15年籌拍開始,小戲骨系列劇也已經有十部了。
原班人馬打造的,
《小戲骨:紅樓夢之劉姥姥進大觀園》
十月一日開播,一經問世,大家又被這些小演員們征服了。
在豆瓣評分9.3分,並還在直線上升。
這部小戲骨版就是87版的高仿mini版,也是抓住了87版開播30周年這個契機,不管是人物還是劇情還是神韻,簡直是神還原。
周漾玥版的黛玉,和當年陳曉旭的感覺如出一轍。
鍾寶兒飾演的薛寶釵,出場就太驚艷了!
一舉一動,一眉一蹙都是87版張莉的翻版。
釋小松飾演的寶玉,和林妹妹在一起的畫面著實讓人動容。
更精彩的在於人物的塑造,性格特色鮮明的王熙鳳,這犀利的眼神里全都是戲。
還有相比來說沒那麼美的角色,劉姥姥的演繹簡直到位。
一共九集的內容,每集30分鐘左右,時長的限制無法呈現太多內容。
這部以劉姥姥三進大觀園為主線,呈現了共讀西廂、黛玉葬花、黛玉焚稿、寶釵撲蝶等精彩片段。
最令人驚喜的是,選用的演員都是根據原著中真實年紀挑選的,寶釵進賈府時14歲,寶黛11歲左右。劇組也專門請了專業的禮儀老師來指導孩子們的站位、走姿。
只選對的,不選貴的,要選形象氣質跟劇中角色比較吻合的小朋友。演技是可以培養的,但是氣質是天生的。
這是導演潘禮平的理念。
對於本身就是超級IP的《紅樓夢》,面對這樣的特殊設定,弱化了情愛的部分,以人性美為主線,最核心的是宣揚知恩圖報、知恩必報的傳統精神文化。
書香門第的林黛玉因喪母投靠賈府,
進京路上在船上的這幕立馬呈現林妹妹的嬌弱。
黛玉進府的不安和局促,都是讓寶玉心生憐愛的病美人的樣子。
寶玉是外表俊俏卻最能打的少林弟子,
為了研究到貴族寶玉公子哥的氣質,
動作流線間下了不少功夫。
一開口「這個妹妹我見過」,回憶殺立馬浮現。
黛玉在外祖母賈母的呵護下長大,
本來一路小心翼翼的黛玉,
在見到賈母的那一刻傾如雨下。
精明能幹的王熙鳳就是這個大觀園中機靈的代言人。
很多人坦言,在眾多小姑娘中最愛的還是薛寶釵,
溫婉甜美、端莊大氣。
鄉下的庄稼人劉姥姥帶著孫子來賈府攀親戚,
賈府並沒有拒之千里,
帶她游大觀園,
體驗一把神仙般的日子。
在劉姥姥走之前,
賈府也贈與足夠的銀兩。
這樣的舉動,
在日後賈府衰敗後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
其他的配角也都是用心至極的,
原著中的三春姐妹,
「第一個肌膚微豐,合中身材,腮凝新荔,鼻膩鵝脂,溫柔沉默,觀之可親。第二個削肩細腰,長挑身材,鴨蛋臉面,俊眼修眉,顧盼神飛,文彩精華,見之忘俗。第三個身量未足,形容尚小。其釵環裙襖,三人皆是一樣的妝飾。」
黛玉葬花的情景,總有種我見猶憐的自然感。
對於經典的還原可謂是高度的,
戲份之餘,會讓你忘記他們的年齡。
這些小演員們經常在拍戲之餘,頂著自己的妝容寫著作業,這樣子真是讓人忍俊不禁。
這一場寫盡人情冷暖、世間悲涼的夢,在這批00後的眼睛裡表現了未經世事的純真,無法替代。
或許這才盡顯紅樓夢的世事無常。
都說00後的時代到來了,不過在沒看這部劇之前我是不承認的。
—— END ——
你 的 轉 發 和 留 言,是 對 我 們 最 大 的 支 持
院線電影丨熱播電視劇丨網劇丨影人專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