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禧為什麼要利用義和團來抵抗列強侵略
1
自從光緒二十四年(1898年)百日維新失敗以後,光緒就被軟禁在中南海的瀛台上。
光緒對慈禧的抵制和不合作讓慈禧也頗為不滿,因此她動了廢帝的念頭。由於光緒已經成年,不便控制,慈禧打算故伎重施,再次找一個小孩子作為傀儡。
慈禧決定不直接廢黜光緒,而是先行為光緒立嗣,然後再伺機擁立新君即位。慈禧選中的皇儲,是端郡王載漪的次子,十五歲的溥俊。
2
光緒二十六年(1900年)初,年僅15歲的溥俊受詔入宮,被封為大阿哥,實際上就是立其為儲。為了給大阿哥繼位鋪墊,慈禧對外界宣布光緒病得很重。
各國公使不相信,要求派法國醫生進宮探病,沒想到,這位醫生看完病以後對人們說:「皇帝血脈正常,根本沒有什麼病。」
因此,冊封大阿哥的決定遭到了所有外國公使的強烈反對,他們當然知道如此一來,光緒的帝位自然岌岌可危。
3
於是眾口一詞,全部不承認這位大阿哥的身份,致使慈禧非常不高興。以這一事件為契機,中外關係重新趨於緊張。
這時候,山東義和團的反洋教鬥爭已經發展得如火如荼。在大阿哥事件前不久,英國聖公會傳教士卜克斯剛剛在山東肥城被朱紅燈所殺。
在西方列強的壓力下,毓賢被免職。然而他進京覲見慈禧太后的時候,卻向慈禧太后和王公大臣們詳述了義和團的好處,認為可以招安義和團收為己用。
4
由於毓賢的「引見」,原本將義和團視作叛亂賊寇的清廷拿不定主意了。從來也沒見過打著「扶清滅洋」旗號的叛賊啊!而且更重要的是,滅洋這個口號也很合朝中一部分群臣的口味。
端郡王載漪原本就因為兒子沒有當成皇帝,對西方列強耿耿於懷。聞聽義和團之事,自然喜出望外。和他一鼻孔出氣的還有庄親王載勛,載漪的弟弟載瀾等滿族親貴。
慈禧被這弟兄幾個說的連連頷首,於是隨即下了一道諭旨,要求各省巡撫停止鎮壓義和團,並獎勵其反對洋教的行為。
5
受到清政府鼓勵的義和團,把反洋教的範圍擴大到了反對一切外來事物。他們四處焚燒教會,搶掠財產,甚至肆意殺人。
殺紅了眼的義和團讓清政府也看不下去了。五月份,駐紮在淶水縣的清軍同義和團發生了幾次衝突,但是清軍居然不是義和團的對手。
得勝的義和團從此氣焰更為囂張,他們佔領了涿州,控制了從盧溝橋到保定的鐵路,扒鐵軌,燒車站,毀橋樑,弄斷電話線。清廷只好調來堅決反對義和團的聶士成的武衛軍來控制局勢。
6
雖然清廷對外做出了鎮壓義和團的姿態,但私底下卻派出了軍機大臣、協辦大學士剛毅和順天府尹趙舒翹到涿州考察義和團是否能夠為我所用。
就在清廷得出義和團可用這一結論差不多同時,駐京各國公使開始擔心日益混亂的局勢有可能對北京的使館造成危險。
英國全權公使竇納樂作為代表,要求外國軍隊進行支援。5月31日,337名外國水手與陸戰隊員從停泊在大沽附近的十數艘軍艦上登路,並於當晚抵京保衛使館區。
7
稍後,又有89名德國與奧匈帝國的陸戰隊員抵京。「洋鬼子」調集軍隊進京的消息讓清廷大為不滿,也激起了義和團更大的怒火。
清廷和義和團終於取得了一致。6月9日,慈禧從頤和園返回紫禁城,開始研究如何指揮義和團之事,並調來董福祥的甘軍進入北京城駐紮在永定門內。
這時候的北京城幾乎已經失去了控制。6月13日,義和團進入北京內城,當天燒毀了11所教堂,數以千計的教徒逃入西什庫教堂和東交民巷使館區。
8
不久,義和團燒毀了前門的老德記西藥房,附近數千家商鋪也化為廢墟,甚至前門城樓也被燒毀。此外義和團大開殺戒,將教民全部拉到庄王府前的大院集體屠殺,死者中不乏婦女和兒童。
沉浸在恐懼和悲痛中的北京居民為慈禧的決策失誤付出了代價。不過這還沒有結束,再過不久,這樣的苦難還要再來一次,甚至比這一次還要慘烈。


※太平天國,一場虛幻的大同夢
※是誰斷送了北洋水師
※和珅跌倒,吃飽的不僅僅是嘉慶
※四庫全書,編書還是毀書
※乾隆真的是漢人血統嗎?
TAG:憶城千年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