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中國歷史上被吹得最猛的三大名將,各個名不副實

中國歷史上被吹得最猛的三大名將,各個名不副實

縱觀中國歷史,從來不缺乏名將。然而,有的名將確實是軍事才能極其突出,有的則是平庸之才,堪稱名不副實。基於此,今天小編就來盤點一下中國歷史上名不副實的名將們。

說起名不副實的名將,有三位絕對是典型中的典型。以下是具體介紹:

第三位:袁崇煥

字元素,明朝末年薊遼督師。在中國歷史上,他是一位頂著「明末長城」頭銜,卻迷霧重重的「名將」。

1630年,明朝崇禎皇帝以「袁崇煥咐托不效,專恃欺隱,以市米則資盜,以謀款則斬帥」等罪名於三年八月碟刑處死於西市,棄屍於市。「不明真相」的京城百姓對袁崇煥恨之入骨,「劊子手割一塊肉,百姓付錢,取之生食。頃間肉已沽清。再開膛出五臟,截寸而沽。百姓買得,和燒酒生吞,血流齒頰」。

1772年,清朝乾隆皇帝著手為袁崇煥翻案,認定是大忠臣;佘姓義士為袁守墓370多年;梁啟超則寫了《袁督師傳》,給了袁崇煥非常高的評價,同時認為明朝皇帝殺害袁崇煥,所以才會亡國。

那麼,袁崇煥究竟是明末被北京民眾生啖其肉的「漢奸」?還是清廷包裝推出的「大英雄」?

在小編看來,恐怕都不是。仔細分析袁崇煥的一生,他確實是「剛正、孤迂、清廉和忠耿」,但同樣「性格暴躁,攘臂談天下事,多大言不慚,而終日夢夢」,好為大言,劍走偏鋒,可以說是優秀但不夠傑出。

袁崇煥的死,在我看來是他自己造成的。而促成這樣結果的原因一方面是他的性格,另一方面是權力。性格方面前面已經說了,殺毛文龍就是很好的證明。而權力對他的腐蝕我們從他殺毛文龍和放任皇太極就能看出來。在他看來崇禎是完全信任他的,這就意味著他做任何的事情都是對的。這種膨脹當然是要不得的,但是沒辦法,他意識不到。

客觀地說,他是一個出色的軍事家,政治家。可是和優秀還是差了很多。他比不了他的老師孫承宗,比不了之前的于謙,王守仁,甚至比戚繼光都低。所以說,袁崇煥沒有滿清吹捧的那麼厲害,他並不是嚴格意義上的名將。

第二位:陳慶之

一位頂著「白袍戰神」頭銜而誇大其詞的將領。

此人字子云,南北朝時期南朝梁將領。其一生最受後人吹捧的戰績便是「以3000人將20萬敵軍打得人仰馬翻」。這乍一看簡直是駭人聽聞,其實細究一下,謊言不戳自破。

陳慶之護送元顥,千里挺進,直至攻佔了洛陽城,這是無可爭辯的事實。但陳慶之之所以能夠這麼輕易千里殺入洛陽城,這跟北魏朝廷的應敵策略有關。

當時北魏國內可謂烽煙遍地,各類起義事件層出不窮,就在陳慶之護送著外逃的北魏宗室元顥殺回奪權的同時,山東一帶也崛起了一支以邢果為首、人數逾10萬的起義軍。要先對付哪個呢?經過延議之後,北魏朝臣們一致認為元顥、陳慶之這邊「孤弱不足慮(因為才7000人)」,而邢果那邊「眾強盛,宜以為先」,所以他們作出決定:「(先)定齊地(即先打邢杲),還師擊(元)顥。」

這便是陳慶之得以暢通無阻千里直殺洛陽城的最大原因,魏軍主力傾巢而出,朝廷一號人物爾朱榮征討流民未歸(等他回來後便將陳慶之殺回南梁),二號人物元天穆又出征東邊的邢杲,於是主要的精兵猛將全部調出,一路空虛,才給了南邊的陳慶之機會,所以在《魏書·元天穆傳》裡面也記載,陳慶之其實是「乘虛陷滎陽」。因此,陳慶之北伐奇蹟的產生,是建立在對手實力空虛的基礎上的。

因此,陳慶之可謂也是徒有虛名!

第一位:李廣

一位頂著「飛將軍」頭銜的常敗之將。

李廣是西漢時期的一位軍事將領,歷經文帝、景帝和武帝三朝。

縱觀李廣一生,客觀地說,此人有名將之稱而無良將之實。更準確地說,李廣是一個懷有精湛武功與異常勇敢的衝鋒陷陣的個體性的勇士,而並沒有指揮千軍萬馬、攻城破敵的大將之才。

儘管人們常常讚頌李廣率百騎從匈奴數千騎眼皮底下脫險的急智,而事實上,李廣身為一軍之將,竟然置大軍於不顧,率百騎為追殺三名匈奴軍而遭大敵,險些被擒殺,本身就是大不智。而「大軍不知廣所之,故弗從」,則更可見李廣帶兵治軍的疏怠。

更重要的是,縱觀李廣一生,不能說他是生不逢時,懷才不遇。他也有許建功立業的機會,而且李廣曾有與衛青等人各領萬騎,獨任一面,受到武帝信重,充分展示將才的重大機會。可是李廣卻被打得大敗,而且被生擒,只是憑一時之急智,才得逃回。

李廣自言「廣結髮與匈奴大小七十餘戰」,可謂久經沙場之老將。而且李廣親歷了漢匈戰爭中最為重要的三大戰役,但實在是建功不多,值得稱道的重大軍事成就幾乎沒有。最後還因違反軍紀,延誤戰機,而落得「引刀自剄」的悲慘結局。

其實,李廣確實是名不副實,本身並沒有大將之材,卻因為司馬遷對他的同情,而被後世吹上了天。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文化寶典 的精彩文章:

古代最雞肋的幾種冷兵器,名字很武俠,用起來死的是自己

TAG:文化寶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