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鹹水沽故事之和平戲院

鹹水沽故事之和平戲院

鹹水沽過去是有戲院的,這標誌著鹹水沽在海下地區的地位,雖然沒有葛沽歷史文化悠久,沒有小站譜寫了中國近代史第一章那麼輝煌。卻也說明,這個當年天津衛最大的水旱碼頭,集貿中心,不僅有的是富商巨賈,也有人文進步的一面。

和平戲院坐落在廟前頭,也就是老爺廟前的廣場南,王三奶奶廟後。到老爺廟和王三奶奶廟都是八十步,我小時候量過。我印象中知道和平戲院,還是唐山大地震時期,和平戲院已經改區成了文化館。那時孩子們都在家裡呆著,人家上學的停課,我這幼兒園的也歇班。還是跟著大一些的孩子,從窗戶里跳進了總覺得有些歪扭的和平戲院。等到了戲院裡面才知道,原來外面看著破破爛爛的,裡面還是很講究的,都是木頭的四壁和門窗,漆著紫紅色的油漆。尤其是那種略帶霉氣的味道,讓我現在還可以感覺出來。帶紫色絨布的舞台,還有一排排的像電影院里的座椅,空間高大寬敞,上下兩排窗戶,窗間架設著小喇叭。借著透過窗縫隙間照射進來的明媚陽光,還可以看見木製的屋頂上掛著一個吊扇。我坐在最前排最當中的椅子上,看著打孩子們在舞台上耍鬧,只覺得恍恍惚惚的,滿戲院里透著一種夢幻般的色彩。

第二次進入和平戲院,是看人家中學生的文藝演出。我和同學從後門擠了進去,溜到最後排找了空座,大大咧咧美滋滋地看了全場。最後一次去是我們少年宮的文藝宣傳隊彙報演出,慶幸的是我的搭檔因故沒來,我以為可以落個清靜,省的到台上現眼了。結果,少年宮的老師好像成心跟我作對,把我們少年宮最漂亮的一枝花派出來,跟我臨時搭檔。本來一直糊弄的我,沒想到那次竟然表演的非常出色,把幾個普及小科學的實驗做得有聲有色,贏得了滿場經久不息的掌聲。下台來,老師給我抱在懷了使勁親,不小心把人家戲台後面的一面鏡子打破了。好在是人不知鬼不覺,我們腳底抹油跑了。

老人們回憶時常講述有關和平戲院的一些故事,比如當年某某名角曾經蒞臨演出過,誰誰還露過怯。尤其是當年鹹水沽著名的風箏李,大李四李九如的後人,一直就住在和平戲院後身。我經常看見他們眾多的兄弟閑了沒事,就在那裡耍耍。每到夏天,那塊地方,曾經的廟前頭還是最熱鬧。

老街改造,好多我記憶中美好的事物都消失了。只有津南影院,因為其地位的原因,還在那裡孤零零獨處著。小時候,幾乎閉著眼睛都能走回家的那些小衚衕,那些沒事就跑到裡面玩耍的老房子、大院子,還有那些夏天裡最喜歡攀爬的參天大樹,都已經不在視線範圍內了。隨之的是一座座高樓大廈,一個個新的名字。

和平戲院在我記憶里,就是那紫紅色,從裡到外的紫紅色。在周圍青灰色的民居包圍中,顯得格外與眾不同。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家在津南 的精彩文章:

鹹水沽故事之童男童女

TAG:家在津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