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拯救坡地聚落,台灣學子拒絕做自然的獨裁者!

拯救坡地聚落,台灣學子拒絕做自然的獨裁者!

台灣的景觀設計專業到底是什麼樣?

今年LA先鋒獎評選中,來自台灣中原大學景觀學系的林京賢,姚冠宇同學一舉斬獲景觀規劃獎,並在景觀中國微信群中分享了他們的設計思路!

可以近距離和台灣同學溝通,開心~~~

他們低調、實用的理念打動了一大批評審老師——

通過研究地表徑流對地塊重新分配,致力於改善當地生活並維持生態平衡,不過度進行人為的設計,而是通過順其自然的方式解決場地問題,設計思路有新意。

——AECOM 梁欽東

從脆弱到強韌-消逝的泉源之地

From Inelastic To Resilient - vanish of water origin

台灣位處季風氣候範圍,是四面環海的島嶼,每年的季風鋒面從海洋為台灣帶來豐沛的降雨。但矛盾的是,這豐沛的雨量似乎並沒有反映在台灣的人均用水上,水庫缺水限水的情況依然經常發生。這歸因於台灣獨特的多山地形特徵造成山多平原少,平原腹地狹窄,地表徑流快速流失,難以有效保水,而這些充沛降雨反而成為了山坡地水土保持的威脅。在全球氣候變遷的影響下,極端澇旱逐年加劇,台灣的坡地居住及產業的永續面臨越來越高的風險,其中威脅含括土砂災害及民生用水的缺乏與污染。

我們的規劃策略著重於以GIS地理分析手法及水文數據,探究坡地水文中的地表徑流如何影響坡地水土保持,並以自然環境參數為依據改變坡地地形地貌,增長地表徑流流長及徑流時間,讓徑流水能有效下滲地表涵養水源,且達到分流滯洪之效。另外也以流速作為徑流路徑的干擾參數,改變徑流流速來降低對土砂的沖蝕力道,降低崩塌的發生機率。在供應民生產業用水需求外,達到坡地產業生態之永續。期盼這樣的設計方法與模式能作為準則被廣泛的應用於條件相似且面臨同樣危機的坡地聚落。

Slaq-水田

水田部落地理位置 林京賢,姚冠宇

場地位於台灣新竹縣尖石鄉的水田原住民保留區。部落名稱:Slaq,在泰雅族原住民語當中,既有水田,也有混濁、泥濘之意,充分反映出當地的產業歷史及地理環境特色。

場地周邊使用肌理 林京賢,姚冠宇

台灣原住民族,是面臨坡地風險首當其衝的族群,因原住民保留區大多被劃設於法定山坡地範圍內,他們的生命安全以及居住的基本權利都逐漸暴露於風險之中;另外台灣相關坡地法規對於原住民族的限制使得他們懷疑自身土地的價值,開始賤價將土地轉租、拍賣給平地漢人開發露營地及觀光農園等觀光休閑產業;然而這樣的土地轉移模式導致的是台灣山坡地表的裸露,再加上氣候變遷加劇的影響,台灣的坡地水土保持面臨越來越險峻的危機。

GIS地理分析選區 林京賢,姚冠宇

透過GIS地理疊圖分析我們可以得知,場地位處於地質敏感區域,屬於高崩塌潛勢區,起伏不大的斜面地形,一旦崩塌很有機會造成大規模的地滑現象,進而掩埋坡地下方的河谷聚落。我們透過當地降雨強度數據,模擬十年期距洪峰雨量,作為規劃分析的參考流量,最後將逕流集水區域與原住民族保留區、地質敏感區域套疊後,得到約104公頃的初步規劃實驗區域。

徑流可用比例及歷年颱風路徑 林京賢,姚冠宇

如同前述提到,台灣位處季風帶,季風氣候及每年夏秋之際的颱風帶來了豐沛的降雨,對於坡地水土的保持造成威脅。而這些降雨經過徑流蒸散等作用後,真正能夠為產業民生所用的水資源相比降雨實所剩無幾,如何將豐沛的雨量,從威脅轉為資源、化敵為友,將是需要面對的課題。

地表開發裸露歷程 林京賢,姚冠宇

水田部落地表裸露面積逐年擴大,主因是大量種植生薑、高麗菜等淺根系經濟作物,以及大規模的觀光露營地開發。至2013年,因當地民眾舉報及媒體報導,地面裸露面積擴散逐漸減緩。但減緩只是暫時的,隨著輿論漸消,原始林帶再次被大肆砍伐移平。

田地賤賣及大規模露營地開發 林京賢,姚冠宇

水田部落產業歷史 林京賢,姚冠宇

日本統治時期留下了許多水梯田,但在農業轉型耕作型態改變後,人們開闢了更多新形態的農田。甚至於後來的林業開發,及近代的觀光產業發展,都隨著時間在原始坡地山林刻划下一道道的傷疤印記。

現況閑置開發地 林京賢,姚冠宇

場地開發現況 林京賢,姚冠宇

參數化地形控制

GIS參數操作策略 林京賢,姚冠宇

我們的目標是透過參數化的地形控制,改變水流長度,在相同的高程差下有效地減緩流路坡度,進而降低流速;增加徑流時間。一方面增加下滲機會,涵養地下水資源;另一方面減低水流衝擊強度,防止地表土壤的大量流失及造成水源混濁。透過大量水利論文的閱讀,我們找到計算坡地流速的合適公式,公式中涵蓋了流量、坡度、地表及摩擦力等參數,這些都與土壤及植被狀況有關,能真實反映地表現況。我們將場地參數進行柵格化的GIS交叉運算,最後透過十年洪峰平均流速及安全流速,得到超出安全流速及超出值的參數,做為下一階段的參考變因。

操作區域流速參數變因 林京賢,姚冠宇

從104公頃的實驗研究範圍,我們最後選擇了沒有原始山林保護的已開發區域中,流速參數樣本最豐富的2.5公頃場地進行下一階段的設計深化。

拓撲形變原型發展 林京賢,姚冠宇

拓撲原型的型態發展反映了我們對於徑流方式的想法,自然界中的水流是從較小的支流不斷地匯聚壯大的,隨著流量增加,速度越來越快,衝擊力道也就越大。我們希望徑流除了匯聚也能再次分散,不斷地分散與匯聚在坡地範圍內確保一定的流量及安全流速。原型網格擴張的越大,兩點間路徑增長,在相同高程差下就使得坡度更緩,對於流速減緩的影響也就越大,在實際場地操作中將以前面得到得流速參數對於網格擴張程度進行控制。另外在垂直方向上的變化也產生了對於水不同的處理,網格兩側下凹的話能夠將徑流分流;而內部下凹的話則能匯水滯洪,我們將GIS分析中徑流匯聚的區域用於暫時的滯洪。

地形變因及原型置入 林京賢,姚冠宇

將原型網格及流速參數套入場地時,我們考量了原使用、合適的活動坡度以及未來的基本露營地和耕種面積,制定了合理的直徑擴張區間以及高程落差,以確保塑造出的地形能夠符合人性尺度及使用需求。

規劃前後比較 林京賢,姚冠宇

匯水盆域分析圖 林京賢,姚冠宇

地形生成後,我們將新的地形再次回到GIS進行水流模擬,依流向及匯水盆域範圍重新劃分土地使用,以避免污染水源交互影響。

設計深化

植被及農作策略 林京賢,姚冠宇

在設計單元模組中,我們將其區分為邊緣過渡及核心使用區域,分別應具有不同的空間穿越性,涵蓋人的活動、動物的廊道等,將這兩個層次搭配上場地上的活動使用,包含農業、露營(小家庭)、露營(大家庭)、農業露營混和以及滯洪池等,決定了植栽配置的方式與種類,不同的種類配置在「邊緣」以及「核心」達到不同的通透性及空間效果,並同時達到水土保持的最佳效益。

坡度植被種植分區 林京賢,姚冠宇

以場地內原栽植作物的根系體積,農作物種植密度調查結果為依據,推算農作物於地表下的根系體積並做出等級劃分,後按照場地上坡度配置相應固土能力的作物,來達到坡地固坡的效果。

露營型態分析發展 林京賢,姚冠宇

露營地出租作為當地原住民族重要收入來源有其存在之必要性,我們批判現有砍伐原始山林整平土地的營地開發模式,提出應」適地適露」的營地策略,因應不同的坡度及原始林相環境,置入合適的露營活動型態,避免大規模開發持續擴張。

場地內流動類型 林京賢,姚冠宇

考慮到場地中無論是人,動物或水等所有種類的流動形式,我們希望無論是在模組與模組間的路徑亦或者是模組之間的穿越,都不會互相干擾影響,也不會切割原有生態廊道,因此以路徑的抬升與錯層等手法確保路徑有效串連,同時分隔出活動的私密性層級。之後將場地路網進行參數化的可及性演算,區分出路徑的使用強度層級,以此邏輯為基礎將路徑的形式套入場地當中,成為有效且層次分明的路網系統。

路徑系統原型及參數化置入 林京賢,姚冠宇

設計表達

規劃總平面圖 林京賢,姚冠宇

效果圖 林京賢,姚冠宇

我認為,我們的設計規劃對於這塊山坡地只是新的開始,自然環境瞬息萬變難以預料,隨著時間的過去,地形會繼續產生新的侵蝕與堆積,自然環境氣候如同石匠的雕刻刀不斷在為大地刻劃新的風貌,而人的生活與產業型態也隨著時代持續演進。我們盼望的是,人類能夠始終扮演溝通者的角色,而不是霸道的獨裁者,不斷嘗試與自然環境協商,找尋兩者能共生共存的途徑,方才是長久之道。

規劃地形模 林京賢,姚冠宇

歡迎關注我們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景觀中國 的精彩文章:

操碎了心!西雅圖專門為三文魚修了一條路

TAG:景觀中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