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頸椎椎板成形術:單開門和雙開門(上)

頸椎椎板成形術:單開門和雙開門(上)

定 義

頸椎椎板成形術是從後路進行脊髓減壓的手術方式。頸椎椎管重塑可以使脊髓有更大的空間,同時保留頸椎的活動度和正常序列。

脊髓型頸椎病是由於脊髓受壓導致功能障礙的病理改變。脊髓受壓導致神經功能障礙的程度可輕可重。頸椎椎板成形術最常用於治療多節段頸椎管狹窄所致的頸椎病。

多節段脊髓受壓通常是由於頸椎關節增生、狹窄所致。這是一個導致脊髓有效空間減少的退變過程,並可能伴有椎節不穩和頸椎生理弧度消失。先天性椎管狹窄者常伴有不同程度的脊髓型頸椎病的癥狀。

?其他情況,如頸椎後縱韌帶骨化症、創傷、感染以及腫瘤所致的椎管狹窄,也能用椎板成形術來治療。

治療的關鍵點在於獲得多節段減壓,緩解脊髓前後受壓情況,並使脊髓漂浮離開腹側壓迫源。

解 剖

頸椎共有7個椎體,正常排列為前凸形狀。枕頸關節承擔頸椎50%的屈伸功能。寰樞關節承擔頸椎50%的旋轉功能。C2-3以下的側屈和旋轉功能是由於頸椎小關節面有45°傾斜角而形成的。

C3?C7各個椎體都類似,但卻不同於C1(寰椎)和C2(樞椎)。下頸椎之間通過後方的關節突關節和側方的鉤椎關節(Luschka關節)相連接。

椎間盤位於C2?C7的相鄰椎體之間。椎間盤由內層的髓核和外層的纖維環組成。

椎管的前方由椎體、椎間盤和後縱韌帶組成,側後方由椎弓組成,後側由黃韌帶組成,黃韌帶起於上位椎板的前表面,止於下位椎板的後表面(圖1)。

切開和分離

取後正中切口,沿C2棘突至T1棘突縱向切開。

用電刀在正中線內分離皮下脂肪至棘突頂端。

一旦到了棘突頂端,沿骨膜下分離顯露C3?C7椎板,注意切口要沿正中無血管區以減少出血。

?向外側分離,充分暴露側塊與椎板的交界點。

?顯露不應超過側塊的中點以外。

位於C2棘突的伸肌附著點應小心予以保留。C2椎板下緣通常較寬,應予暴露,有助於顯露C2?C3間隙。

在棘突的基底部將其切斷,棘突可用於植骨(可用於支撐打開的椎板,也可用於鉸鏈側局部植骨)。

?切除棘突有助於更加充分地顯露,並且減少椎旁肌肉向後方不對稱移位(技術圖1A)。

切除C2-3和C7-T1椎板間黃韌帶。首先用咬骨鉗在椎板間黃韌帶處咬一小口,然後結合刮匙和槍鉗切除剩下的黃韌帶(技術圖1B)。

技術圖1A.沿棘突進行骨膜下剝離後切除棘突,顯露椎板。向外要分離到側塊和椎板的交界處。盡量避免破壞關節突處的關節囊,這樣可以減少術後長期頸部疼痛。用電刀和記號筆在開門側和鉸鏈側要開槽處畫上標記。B.用槍鉗咬開椎板間黃韌帶。

開槽準備

單開門開槽

用3.0mm或4.0mm圓形或橢圓形高速磨鑽開槽。

開槽位於椎板和側塊的交界處。

在開門側,按順序逐層切除骨質:表層的骨皮質、中間的骨松質、腹側的骨皮質(技術圖2A)。

開槽深度不應超過4mm,一旦到此深度,磨鑽應偏向內側以免損傷關節突。先用4.0mm磨鑽確定開槽線後,再換用3.0mm磨鑽可使開槽更精確。

當骨質被磨薄後,術者可用精細的器械,如微型刮匙或神經剝離子探查並確認椎板和側塊之間還有骨橋連接。為了完全切斷該骨橋,可用微型刮匙、1.0mm槍鉗或金剛石磨鑽(技術圖2B)。

這時應仔細操作避免損傷硬膜外靜脈,產生大出血。 硬膜外靜脈出血可用雙極電凝止血。

雙開門術(後正中劈開)

雙開門技術包括後正中開槽及雙側鉸鏈開槽。

椎弓後正中可有多種方法劈開。其中一種方法是如上所述切除棘突,用4.0mm磨鑽開出一個完全正中的槽。使用磨鑽時應小心操作,在後正中由淺到深磨除骨質(技術圖3)。

開好槽後,接下來的操作如前所述,參照技術圖2B。

下期再續......

原文摘自《Wiesel骨科手術學(第四卷)》

主編:SamW.Wiesel(美);主譯:張長青

由MediCool醫庫軟體 余娟 整理

想和更多骨科專家進行交流嗎?

想了解更多專業資訊嗎?

長按並識別下方二維碼,即可加入醫庫骨科微信群:

醫庫群—骨科醫生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頸椎 的精彩文章:

預防頸椎病的4個小妙招,親測有效!
頸椎病朋友一定要看一看 學會這幾點就可以自我治療
頸椎病的危害有哪些,介紹3種治頸椎病的方法
頸椎病很痛苦?骨科專家教你如何護理,嚴重病情一個古方,七天治癒
頸椎病反覆不愈,腹針顯奇效

TAG:頸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