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靈雞湯:改變雖難,確實為了更好的自己
1
一次,跟朋友出去溜噠,走到一片草坪前,那片草坪的草長得非常好,嫩綠嫩綠的,但中間有一條路非常扎眼。
這條路不是砌出來的路,而是人們從草坪上踩過,硬生生地踩出了一條路。朋友說,現在的人呀,什麼都貪方便,這麼好的草也下得了腳。
英子想起魯迅先生說的一句話:世上本沒有路,走的人多了,也就成了路。這個草坪裡面本來是沒有路的,但走的人多了,就踏出一條路。
雖然踐踏草坪是不對的,但這個事實告訴我們,路,真的是走出來的。草坪上的這條路,是很多人長時間不斷踐踏的結果,假如讓一個人去踏出這條路,需要長時間反反覆復地去踩。
2
如果本來就沒有路,要開一條全新的路,還比較容易些,如果之前有一條錯誤的路,要出一條新路出來,會更難。
平時早上送完孩子回來,走到叉路口,我轉個彎直接回去了,今天要去買點東西,不能轉彎,得直走。但我當時腦子裡面在想其他的東西,沒留意路,走到叉路口,又直接轉彎了,走過好久才反應過來。
這就是紫雨老師講的慣性動能,走到那裡轉彎,是我原有的慣性動能。就是走到那邊,不用經過大腦,就能做出一系列跟平時一樣的反應。
這就是改變難的地方,你一直以來對一件事情的看法就是這樣的,每次碰到類似的事情,都會傾向於這樣想,不需要經過意識,但如果你要改變對這件事情的看法,一開始是需要意識干預的。
就好像上面的那個例子,對於小三的問題,你每次一想到,都會傾向於逼他承認,逼他們分手,現在呢,要讓自己每當想到小三事件時,會想到這件事情還不算太壞,這個不容易,一開始的時候,你得時時提醒自己,一個不小心,就又掉回以前的想法了。
這個過程,就是練習的過程。當你要改變一個習慣,穩定地改變對一件事情長久以來的看法,都需要經歷這個過程。
建立一個新的習慣,就是開創一條新路的過程。世上本沒有路,走的人多了,也就成了路;習慣本不存在,重複得多了,就成了習慣。
改變的過程,固然不容易,但改變之後,你就能成為那個更好的自己。
3
當我們認定要走出一條路,要反反覆復地實踐,當這條路成形之後,還得去維護,要不然很快雜草叢生。
改變,就是在走一條新的路。當一條路走不通,我們就要換個方向,換條路走了。很多女人說,我的婚姻已經走投無路了,不管我怎麼做,結果沒有改變,反而越來越糟。
既然怎麼做都沒有改變,反而越來越糟糕,只能說明一個問題,做錯了。所謂做錯,不是道理,道德上的錯,而是錯開了你要的結果。
本來應該往北走的,你卻往南走了,不管在這條路上,你做得多對,都不會到達你要的目的地。何不換一條路試試呢?
在碰到小三這個問題上,很多女人的第一反應就是找證據,逼他承認,用罪惡感逼他回歸,找小三理論,用罪惡感逼她離開。
如果罪惡感管用的話,這個世界上就沒有那麼多的出軌了。他剛出軌的時候有罪惡感嗎?肯定有,如果罪惡感管用,剛踏出去或正準備要踏出去,他就已經回頭了。
一個女人當了小三之後,她有罪惡感嗎?也有,她知道她在破壞別人的家庭,除非她沒有一點的廉恥之心,才會完全沒有罪惡感。如果罪惡感有用,她就不會跟你老公勾搭了。
他們都知道,這件事情一旦被揭穿,會死得很難看,但他們不照樣去做了嗎?所以,用罪惡感來逼迫他改變,是無效的,而且會反彈。
既然直接讓他改變是無效的,那就來改變自己。改變自己對這件事情的想法和看法,怎麼想,自己的心裡會好受一點,就怎麼想。
比如有位學員在做練習的時候寫道:還好他出軌這件事情是我發現的,而不是等到他跟我提離婚了,我還蒙在鼓裡,沒有任何心理準備,連一點挽回的餘地都沒有,現在我早早地發現了這件事情,我可以早做打算,說不定可以反敗為勝。
這樣一想,感覺就會好很多,感覺好了,就有可能做出正確的決定。這就是開始在走一條新的路子了,之前你都是在老路上來回晃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