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印里的「朱記」非彼「朱記」
學篆刻看教程,關註:篆刻微刻,免費領取55G篆刻教程。
唐宋官印中還有末尾不用「印」,而用「記」或「朱記」的,後人謂之「朱記」。當然,這個「朱記」與泛指唐宋以後印章蘸紅色印泥,鈐於紙帛上,顯得殷紅醒目的那個「朱記」是兩回事,可以說這兩個「朱記」的概念是完全不同的。
唐宋朱記,具有特定的格式,它的主要特徵為:不全用篆書入印,而出現以隸書或楷書入印;印文較少盤曲摺疊,章法結構拙樸自然,不作刻意安排;四面多是長方形狀的;最後一條,也是最顯著的一條,印文最末均有「記」或「朱記"的字樣。這類官印是中下級官印的專利品,其文字樸實、稚拙,自然真率,絕無一般官印排疊裝飾、基本布滿的特徵,給人以滿不在乎、不經意而為之的感覺,甚而影響北方的遼、金。但正是這種不事雕飾的風貌,傾倒了後世無數篆刻家。結構隨意恣肆,筆畫欹斜參差,體勢屈伸,無所顧忌,字字體現出童稚之趣,給人以憨態可掬、忍俊不禁的詼諧感。它既不同於官印的整肅,也與文入印的典雅相去甚遠,而與下層百姓的質樸之風一脈相承,是傳統民間藝術在印章上的反映。
朱記的獨特趣味和意境,為豐富印章藝術做出了貢獻,其與眾不同的形制,在洋洋大觀的篆書印林中獨樹一幟,開了隸、楷書入印的先河,啟發了後世篆刻家不拘成法,勇於創新的思路。
五代.右策寧州留後朱記
五代.通遠軍遮生堡銅朱記
宋.都亭新驛朱記
宋.壽光鎮記
宋.馳防指揮使記
宋.拱聖下七都虞侯朱記
宋.都檢點兼牢城朱記
宋.州南渡稅場記
宋.樂安逢堯私記
宋.義振左第一軍使記
南宋.建炎宿州州院朱記
遼.開龍寺記
遼.安州綾錦院記
金.北京樓店巡記
圖文編輯:篆刻微刻
版權信息:文章來源於網路,無法查證或聯繫上原作者,如涉及版權事宜請聯繫我們以便及時處理,感謝原作者。


※學篆刻費錢怎麼辦?
※引首章的講究
※書法中的腕法、身法、筆法
※當代九位篆書家
※「印宗秦漢」的篤行者
TAG:篆刻微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