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千年風沙洗禮,上萬無價之寶,走進驚艷世界的千年敦煌!

千年風沙洗禮,上萬無價之寶,走進驚艷世界的千年敦煌!

點擊「金台唱晚」關注

全文共1989字,閱讀大約需要5分鐘。

上世紀八九十年代,我曾隨中國新聞代表團和政府代表團兩次訪問尼泊爾,參觀過首都加德滿都和外省的皇宮與許多古迹,還乘旅遊專線沿著喜馬拉雅山,高空觀賞包括珠穆朗瑪峰在內的8座8000米以上高峰,堪稱「喜馬拉雅山逍遙遊」。但遺憾因交通不便,未能訪問佛陀釋迦牟尼誕生地——藍毗尼。不過,次年我常駐印度當記者,有幸去比哈爾邦菩提伽耶及北方邦的鹿野苑採訪考察,這是釋迦牟尼悟道成佛和初轉法輪講道的兩個聖地。

應該說,印度是佛教的發祥地。但是從公元3世紀至13世紀,隨著印度教興起和後來伊斯蘭教的入侵,佛教在印度逐漸衰落與消亡。與此同時,佛教在漢唐時期通過絲綢之路傳入中國,特別是玄奘西域取經,帶回佛舍利、佛經至長安(今西安),武則天又領朝中所有文臣武將迎至法門寺,使佛教弘揚中原大地達到了頂峰,而敦煌則是絲綢之路商貿與佛教文化傳播的咽喉要地。

早在2100年前,雄才大略的漢武帝打敗匈奴人,在三危山、疏勒河、鳴沙山和月牙泉等地設立敦煌郡,並在此建成邊陲軍事要塞。敦煌——大也,盛也,也即大光明之城。它有4條通道分別去中亞至歐洲,或南下阿富汗去印度。

敦煌月牙泉

公元366年,一個名叫樂僔的和尚途經敦煌鳴沙山時,看到前方萬道霞光中顯現千佛的真容,不由高呼:「我見到佛祖的靈光了,這裡應是西方的極樂世界啊!」於是,他決定留下不走,開鑿了敦煌第一座洞窟,即類似今編號為268窟的單人禪窟。若干年後,又有個叫法良的禪僧,雲遊到莫高窟斷崖,仿效樂僔開了第2個佛窟。以後,到這裡的香客、僧侶絡繹不絕,中原工匠及西域雕刻繪畫師也紛紛在這裡開窟、造像、建寺。到唐代時,莫高窟已有「窟龕千餘」「前流長河,波映重閣」「層軒九空,復道一帶」。

鳴沙山

莫高窟

敦煌石窟藝術,是以莫高窟為主體,包括敦煌西千佛洞和安西榆林窟的佛教石窟群,現存洞窟570多個。而莫高窟的佛教文化遺存,年代橫跨北魏、北周、隋、唐、五代、宋元,至今還存有洞窟492個,共有壁畫45000平方米,彩塑2400餘身,唐宋木構窟檐5座。其中,第96窟最大彩塑大佛高達35.5米,僅次於71米高的樂山大佛;第254窟的北魏壁畫——薩埵捨身伺虎圖;第158窟的釋迦牟尼涅槃像;第156窟的張議潮出行圖;第61窟的五台山圖及其他洞窟的飛天、反彈琵琶等壁畫都是經典傳世的名作。

捨身伺虎圖

釋迦牟尼涅槃像

飛天圖

明朝時隨著以嘉峪關作為國門,拒敦煌於戈壁大漠,加上鄭和下西洋開闢海上絲綢之路後,敦煌這座燦爛的佛宮,就讓瀰漫的風沙湮沒了整整900年之久。到了20世紀初,即1900年,那個在莫高窟傳道募化的王圓籙道士,發現藏經洞數萬卷遺書,重新引起了世人的關注。藏經洞至今編號為第17窟,是在一個唐代大窟編號為第16窟的甬道西壁壁畫後藏著的一個暗窟,內藏有從十六國到北宋時期的經卷、文書、織綉和畫像等約5萬餘件,其中不僅有眾多的宗教典籍,還涉及歷史地理、語言文學、科學技術、文化藝術、民俗生活等眾多方面內容;除有漢文,還有西域多種古代民族文字,故成為研究各個領域極為珍貴的資料。

莫高窟第17窟入口

莫高窟第17窟內洪辯像

面對這一發現,王道士雖愚昧無知,不懂這批千古歷史文物的價值,但也上報過敦煌縣以上官員,可惜那時中國國運衰敗,滿清政府在八國聯軍火燒圓明園後,又被迫簽訂一系列喪權辱國的條約,而下屬各級官員又貪腐不負責任,結果王道士拿不到想要修繕莫高窟的錢,最後用藏經洞的遺書,同外國探險者進行交易,以致被後人斥之為賣國的「千古罪人」!

據記載,1907年春,英籍匈牙利探險家斯坦因用200兩銀子,從王道士手中騙得各種經文24箱共9000多卷,以及500幅精美佛像、絹畫。1914年斯坦因又用白銀500兩,騙得8000餘卷敦煌遺書。

斯坦因拍攝的堆著經卷的第16窟

而1908年懂漢語的法國探險家伯希和在藏經洞花3個星期時間翻閱經卷,最後用500兩銀子,挑選出比斯坦福手中還有價值的7000餘卷敦煌遺書。1909年9月4日,在北京六國飯店眾多的學界名人參加招待伯希和的宴會,自鳴得意的伯希和將他隨身攜帶的一箱敦煌寫本精品公開展示,並說出其來源,震驚了包括著名學者羅振玉在內的中國學者。他們知道當時中國的宋版書已很稀少,而伯希和竟從敦煌帶來極其罕見的六朝隋唐古寫本。後來,羅振玉從伯希和口中知道敦煌還留有部分遺書,便急不可待告知北京學部,請學部發電給陝甘總督毛實君,托他將剩餘的敦煌經卷購送學部。但運送途中,一些腐敗的滿清官員又從中竊取很多殘卷。

1908年,伯希和考察隊在427窟前。

1908年,伯希和在被他稱為「至聖所」的藏經洞中翻撿經卷。

到了1924年,美國人華爾納來到敦煌,更是喪心病狂地盜走壁畫26塊,帶走唐代彩塑一尊;俄國人奧登堡,拿走敦煌文物300件,日本大谷光瑞考察隊也拿到數百件敦煌文物。至此,敦煌藏經洞的文物散落世界10多個國家。有人說,藏經洞文物藏於英國最多,藏於法國最精,藏於俄國最雜,藏於日本最隱秘,藏於中國最散最亂。

1924年,華爾納拍攝的莫高窟佛像,當時佛殿上層已經塌毀。

自敦煌遺書流落海外,在上世紀三四十年代起,全世界興起了一門專門以藏經洞文獻和莫高窟內容及藝術為研究對象的國際顯學——「敦煌學」。但那時,因敦煌文獻大都在國外,所以日本、歐洲學者一度揚言:「敦煌在中國,但敦煌學在國外。」難怪國學大師陳寅恪當年面對敦煌國寶流失海外,不禁對天長嘆:「敦煌者,吾國學術之傷心史也。」

隋代三世佛

陳寅恪題字石刻碑

註:文中圖片由劉正學提供,部分圖片來源於網路。

史海鉤沉

細述人民日報社史社聞、報人風骨

見賢思齊

分享新聞老記寫作經驗、人生感悟

如有投稿,請發送郵件至:

如有問題,請致電: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金台唱晚 的精彩文章:

海外政壇風雲變幻,且看人民日報老將出馬,精彩呈現!
16年前他全程報道美國「9·11」事件,還是第一位走進白宮採訪布希的中國記者!

TAG:金台唱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