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中國成為全球最重要的彩電品牌強國

中國成為全球最重要的彩電品牌強國

彩電是消費電子中的「大件產品」,也是我國電子信息產業的重頭品類。過去的五年,是中國彩電產品向智能化、聯網化發展的五年,也是中國彩電行業向自主化、多元化、國際化成功轉型的五年。砥礪奮進,中國從製造大國向品牌強國邁進,彩電業功不可沒。

從彩電製造大國

到品牌強國

在CRT向液晶轉型的早期,我國曾一度落後於日韓,經過近十年的技術追趕和國產化進程,我國重新成為全球最重要的彩電品牌強國。過去五年間,我國液晶電視年產量從1.28億台增加到1.58億台,佔全球的份額也從54%攀升至70%。國內彩電零售量從4200萬台發展到超過5000萬台,增長了20%。國內銷售的每十台彩電中有八台是自主品牌產品。

彩電出口量從6200萬台增加到8100萬台,增長了31%。海外市場每售出兩台彩電中就有一台產自中國大陸。全球彩電十強,中國品牌已經佔據五席。其中,TCL超越了索尼,排名世界第三,出貨量突破2000萬台,逼近排名第二的韓國LG。近五年來,海信和創維在自主品牌出口方面也取得不俗的成績,不僅銷量增長迅猛,在東歐、非洲、東南亞、南美等地區逐步建立起品牌知名度和美譽度。此外,傳統彩電品牌長虹、康佳、海爾也逐漸取代日系品牌,成為液晶電視時代的佼佼者。

從拿來主義

到核心部件國產化

彩電的核心部件主要是顯示面板、集成電路和系統軟體。其中液晶面板佔到整機硬體成本的50%以上。隨著我國在顯示面板領域的戰略布局加快,中國大陸已規模化生產的高世代液晶面板線(8.5代及以上)從五年前的兩條,增加至目前的八條。累計已完成投資額從五年前的530億元,增加至超過2000億元。目前尚有七條高世代線在投資建設中,預計後續還將投資2200億元。彩電面板的年產量也從五年前不足2000萬片增加到接近9000萬片。國內彩電面板自給率從14%躍升至55%,在全球彩電面板出貨量中的份額也從7%躍升至34%。今年,中國大陸彩電面板出貨量將超越韓國和中國台灣,排名全球第一。預計2020年,中國大陸15條高世代線全部滿產後,產量將佔到全球液晶電視面板出貨量的一半。

彩電的另一個關鍵技術晶元和系統軟體也在快速實現國產化。在國家對半導體產業的大力扶持下,以華為海思為代表的國產晶元開始嶄露頭角。在智能電視晶元中,華為海思自主研發的SoC逐步成為4K高端機型的標配。在操作系統中,阿里巴巴的阿里雲操作系統、科大訊飛的人工智慧語音交互系統已成為主流配置。在音視頻編解碼系統中,國產的AVS、DRA也已成為MPEG和DOLBY的有力競爭者。隨著國產化進程的推進,中國自主品牌彩電的全球化競爭力得到全面的提升。

知識產權和標準化

布局加快

智能顯示產業的競爭,關鍵是知識產權和標準的競爭。為了提高自主知識產權的競爭力,中國電子視像行業協會組織彩電企業共建專利池,以專利交叉許可等方式防範專利風險。而面板企業則加大發明專利的布局。過去五年間,國內面板廠共申請發明專利接近5萬件;其中,獲得發明專利授權量超過1.5萬件。面板專利受制於人的局面已經基本打破,我國在顯示技術領域與日韓的差距逐漸縮小。

同時,為提高產業整體標準化水平,在工業和信息化部的指導下,中國電子視像行業協會組織國內外彩電及相關產業鏈企業制定了一系列的社會團體標準,成為國家標準和行業標準的有力補充。過去五年間,視像協會共組織制定和發布社團標準70餘項,參與國家標準和國際標準超過10項。隨著標準化流程的不斷完善,標準制定的效率也不斷提升,標準制定周期從過去的兩年縮短至半年,更好地滿足技術快速應用普及的需求。在這些社團標準中,既有幫助企業降低製造成本的介面兼容性規範,也有規範市場的產品性能要求,還有保護消費者利益的視覺健康規範和售後服務規範。

技術進步

惠及廣大消費者

在國產品牌、外資品牌和互聯網品牌的充分競爭下,國內彩電市場的新技術普及速度明顯快于海外市場。過去五年間,國內累計售出帶操作系統、互聯網點播和智能交互功能的智能電視超過1.5億台,智能電視在銷售中的滲透率從27%增長到85%。在七大互聯網電視播控平台的競爭下,互聯網電視節目的豐富程度越來越接近手機,而且畫質體驗更為優越。智能電視的開機率、付費率和廣告收入都在不斷攀升,年輕用戶正從低頭族向客廳大屏回歸,帶動信息消費的增量前景可期。此外,在國內4K電視台尚未開播的情況下,4K電視的銷售滲透率已從零躍升至58%。國內銷售的產品中,每十台電視有六台支持4K節目播放。此外,我國在HDR、量子點、OLED、激光電視等新型顯示產品的普及方面也是領先於全球市場。

在彩電不斷升級的同時,產品價格卻變得越來越親民。以入門級的40~43英寸液晶電視為例,平均價格從4000元降到2400元,降幅達到40%。因此,在相同預算下,消費者可以購買到畫質音質更好、更智能、尺寸更大的產品。五年前,國內銷售的彩電平均尺寸為37英寸,如今已增大為47英寸,屏幕顯示面積增大了61%。其中,55英寸已經取代32英寸,成為銷量最大的產品。55英寸以上超大尺寸電視在零售中的佔比從5%增至40%。總體來說,由於競爭激烈,彩電行業一直處於薄利狀態,技術進步帶來的紅利絕大部分都造福於消費者。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千龍網 的精彩文章:

中國綜合格鬥隊MMA世錦賽實現金牌零突破
北京新機場周邊高速年底完成拓寬
中國金茂前9月簽約銷售同比增長49% 完成年度目標65%
北京醫生在西藏援建了家三甲醫院

TAG:千龍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