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雪!了!全國大範圍降溫,應急取暖養生手冊奉上!
「北京沒有秋,從夏跳到冬」。
實際上,全國都一樣!
這幾天,
北方人內心OS:能穿多少穿多少
南方人內心OS:能穿多少穿多少
昨天被#北京下雪#刷了屏↓↓↓
今天部分地區繼續降雪↓↓↓(北京並不暖日融融!小編已恨不得穿羽絨服啦)
南方將現「斷崖」降溫,局地超10℃!杭州、長沙、重慶、成都陸續迎接下半年來最冷一天,一秒入冬!再放張圖感受一下↓↓↓
冷!冷!冷!氣溫驟降,小編哆哆嗦嗦奉上應急取暖養生手冊,幫你平安度過這段冷空氣!
1熱敷一穴暖全身
關元穴有「一穴暖全身」的功效,經常會感覺手腳冰涼、比一般人畏寒怕冷的人,在家可以藉助暖寶寶、吹風筒等工具熱敷關元穴。
怎麼找到它呢?關元穴在肚臍正下面三寸的位置,用手指來量,將食指、中指、無名指、小指併攏,肚臍以下大概四個橫指的距離就是關元穴。①
圖自@程氏針灸_程凱
2防寒別忘泡泡腳
樹枯根先衰,防寒先暖腳。推薦一個不錯的泡腳方:
桂枝10g
砂仁6g
吳茱萸6g
白豆蔻10g
淫羊藿30g
生薑10片
仙茅10g
這幾服中藥都是非常常見的藥材,普通藥店都可以買到。水溫不要太高,用水量一定要淹沒過腳腕以上。泡完腳還可適當按摩足底,可消除疲勞,幫助睡眠。②
3外出護好頸動脈
氣溫驟降,頸動脈是容易被大家忽視的保護部位。
因為頸動脈是將血液由心臟輸送至頭、面、頸部的大血管,而隨著氣溫走低,血管收縮,血壓升高,易發頸動脈狹窄,導致患者發生短暫性腦缺血發作和缺血性腦卒中。
所以要更應注意護頸,宜穿高領上衣,外出時加帶圍巾。③
4禦寒沒事搓一搓
「沒事就搓搓」,這可是暖冬利器。所謂「神仙也怕腦後風」,可以先用手指找到大腦中線,再散開十指大面積抓梳整個頭部,順、逆時針各36次,可以疏通頭部經絡,氣血暢通,增強頭部禦寒功能。
5護鼻拇指搓鼻翼
冷空氣來襲,就會對鼻黏膜造成刺激,鼻腔發癢、噴嚏不斷,感冒風寒接踵而來。
每天早晨和睡前,可用雙手拇指外側沿鼻樑、鼻翼兩側上下按摩30次左右,接著按摩鼻翼兩側的迎香穴15~20次,促進氣血流通,增強鼻的耐寒能力。
6手腳冰涼用桂枝
手腳冰涼的人,大多氣血虧,陽氣不足。通過一些中藥材來幫助身體回暖也是極好的,比如桂枝、當歸和一些簡單藥物食物,如大棗、炙甘草等組合在一起,再加點紅糖煮一煮,就可以起到養血溫經的作用。
7開胃喝碗熱醪糟
天氣寒冷,吃得多、動得少,很容易出現不消化、胃口不好的情況。回到家可以喝碗溫熱的枸杞醪糟湯,有開胃促消化的作用。
醪糟是由糯米加酒麴發酵而來,除了碳水化合物外,必需氨基酸種類齊全,還含有多種維生素、礦物質、蛋白質及有機酸,易被人體消化吸收,營養價值較高。適量食用醪糟除了有助於提高免疫力外,還具有促進消化、活血通絡的食療功效。
8受寒喝碗薑糖水
如果你是因為吹風或吃了生冷的食物,讓脾胃受了寒而出現胃痛、胃脹,就可用紅糖、陳皮、蘇梗、生薑熬水飲用。
如果生薑放多了,很容易引起口乾辛辣的感覺,紅糖放多了比較滋膩,建議比例可以是一小手指的生薑,半塊紅糖,兩片陳皮就可以了。
9腹瀉三葯敷肚臍
如果是體質脾腎陽虛、容易腹痛、腹瀉的人,不妨用乾薑、丁香、豆蔻三種藥材研成粉末往肚臍上一敷。三種藥材按照1:1:1比例,用溫水調和,在肚臍上敷上2個小時,一天2到3次就好了。
趕緊暖起來~
本文參考資料:健康時報①2017年02月14日《體寒怕冷?熱敷一穴暖全身!》②2016年10月28日 《過好這一段冷天氣》③2016-11-01《天冷了護好頸動脈》
版權聲明:歡迎分享!未經授權,禁止轉載。
值班主任:楊小明 本期編輯:賈慧慧


※最近你累嗎?這些病都離不開「疲勞」二字!符合幾項就要注意了!
※小心!皮膚出現這5個信號,說明你血脂高了!
※這樣用鍋會吃進毒!家中最常用的鍋,很多人都用錯了!
※這麼做菜營養全丟了,99%的人都做錯了!快轉給家裡掌勺的人!
TAG:健康時報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