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聚集了100萬兵力的長平之戰,古代規模最大的戰爭

聚集了100萬兵力的長平之戰,古代規模最大的戰爭

秦趙實力對比

雙方大軍近百萬,這對後勤和糧草物資是極大的壓力。因此這場戰爭也是雙方綜合國力的比拼。對比戰前雙方的經濟實力,秦地處《禹貢》之雍州,土地屬上上等。秦孝公繼位後,任用商鞅主持變法,從經濟基礎到上層建築進行了全面深入的改革,秦國迅速富強起來。之後幾世經營,兵強國富。長平之戰將發生時,秦北有胡宛之利,南有巴蜀之饒,東控潼關之險,獎勵耕戰,故戰爭經濟十分雄厚,各種戰略物資的儲備非常充足。且水利發達,常以水道運送軍需。趙國地處《禹貢》之冀州,農業資源不如秦、齊、魏等國。趙「地薄人眾」,地處北方,雖疆域廣闊而耕地有限,歷來又農商並重,且其「民俗懁急,仰利機而食」、「好氣,任俠為奸,不事農桑」,因此農業經濟在六國中較為落後。

雖然戰國中期經趙武靈王改革,一度國力大盛,然而比之秦國商鞅變法,趙國改革局限于軍事領域,政治經濟改革則相對薄弱,之後又發生了沙丘宮變,趙國內亂,實力再度下滑,而趙惠文王繼位後一直沒有時機推行趙國的二次變法,於是趙國在戰國後期「農業發展相對滯後,不再適應連年大規模爭雄戰爭的需要」,戰爭儲備並不充足,無力支持大規模的長期戰爭。再比較兩國軍事實力,秦軍有「虎賁之士百餘萬,車千乘,騎萬匹」。地近西北,民風兇悍尚武,秦馬優良,秦車迅猛,稱得上是超級軍事大國。且秦軍被稱為虎狼之師,在戰場上的秦軍士兵所向披靡。趙國有「帶甲之士數十萬,車千乘、騎萬匹」。以弩弓騎兵見長,趙組建騎兵部隊較早,故趙騎兵訓練有素,軍事素養較高,經驗豐富。如此看來,趙國軍事實力略弱於秦,至多與秦持平。綜上所述,趙國之綜合國力要劣於秦國。

兩國損失人數

近來學術界對秦坑殺趙軍40萬的數字持懷疑態度。因長平之戰趙投入人數為四十五萬,而秦軍數量不少於此。

近年不少為趙括翻案之文章引用《史記·白起王翦列傳》:「秦卒死者過半,國內空」,主張趙括突圍時也重創秦軍,不失為驍勇善戰。然而長平之戰前後由一連串的軍事衝突和大小會戰組成,秦軍和廉頗對峙消耗,後王陵兵敗,秦軍折損五位大將。直到秦王與白起談論時,白起所言「秦卒死者過半,國內空」當指多年來秦國擴張戰爭中累計的兵力傷亡的結果。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古代歷史迷 的精彩文章:

楚雖三戶,亡秦必楚,怎麼可以說中國無人呢!
西楚霸王項羽與范增分道揚鑣後走向衰落
衛青霍去病北擊匈奴,匈奴西區橫掃歐洲
他沒有雙手雙腳,可他的人生依舊精彩

TAG:古代歷史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