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巴巴死亡後,要給世界留下的達摩院是什麼鬼?
【Technews科技新報】10月11日消息,馬雲在今日召開的阿里巴巴雲棲大會上講到,任何一家公司都有生命期限的,如果阿里巴巴沒了,希望能給世界留下三樣東西,分別是:
研究院,把技術留下;阿里湖畔大學,把商業智慧留下來;公益基金會,把社會責任留下來。
作為阿里未來寶貴遺產之一的研究院——達摩院正式登上歷史舞台。10月11日,阿里巴巴集團宣布成立阿里達摩院,它將作為承載「NASA計劃」的實體組織,進行基礎科學和顛覆式技術創新研究。
從阿里巴巴官方賬號@阿里科技 放出「圖說」達摩院中,我們可以基本總結出這家研究院的Slogan:探索科技未知,以人類願景為驅動力的研究院。
達摩院的叫法也很有意思,金庸小說中,達摩院是代表武學的最高研究機構,阿里達摩院取名立意深遠,旨在「家國情懷」,「世界擔當」,「俠之大者,利國利民」。
達摩院首任院長是阿里首席技術官張建峰,另有10位全球科技大拿擔任學術諮詢委員會成員。其中一些頂尖科學家,在昨日已經和馬雲同框,暢聊了兩個多小時。
阿里巴巴公布的圖片中,「貼心」標明了每位科學家的信息。目的不言而喻,是想接受來自「吃瓜群眾」的膜拜。
如何承載「NASA計劃」,為服務近20億人的新經濟體儲備核心科技?達摩院披露的首批研究領域包括量子計算、機器學習、基礎演算法、網路安全、視覺計算、自然語言處理、人機自然交互、晶元技術、感測器技術等,涵蓋數據智能、智聯網、金融科技多個領域。
阿里透露,未來三年將投入超千億元人民幣用於研發,阿里達摩院的成立標誌阿里在成為科技創新引領者的路上,踏出了決定性的一步。
更大的驚喜是,馬雲表示達摩院未來需具備盈利能力,可以自己養活自己。黑科技如何應用於實際,並創造財富與價值,我們且看阿里達摩院未來的發展。
人工智慧是阿里「NASA計劃」與達摩院當前關注的重點,這與豪賭AI的百度不謀而合。不過兩家互聯網巨頭的處境略有不同,百度在移動互聯網時代掉隊,試圖通過人工智慧翻身;而阿里則是在如魚得水的條件下,自然而然布局新業務。
未來,是百度逆襲還是阿里繼續得意,也是一場好戲。
如需獲取更多資訊,請關注微信公眾賬號:Technews科技新報


※蘋果研究可自動調整 Apple Watch 錶帶
※道瓊通訊社技術失誤,誤發 Google 購併蘋果的假新聞
※王者榮耀團隊年終獎是100個月工資?放心,騰訊再財大氣粗也不會這麼離譜
※開源軟體界興起的新平台 GitLab,宣布獲得 Google Ventures 領投 2 千萬美元
※股市非理性繁榮?最新諾貝爾獎得主:正面臨危險時刻
TAG:TechNew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