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天下 > 南極旅遊:探索世界盡頭,請帶上責任

南極旅遊:探索世界盡頭,請帶上責任

中外對話:張春

從2010年至今中國每年登陸南極的遊客數量增長了8.6倍。圖片來源: HN CTS

一去近三周,花費至少十萬,踏上目的地之前,還得踩在浸滿消毒液的海綿墊上把專門用於登陸的靴子消毒。儘管昂貴、繁瑣,但每年依然有數千中國遊客毅然踏上通往南極的旅程。

從2007年中國第一條官方認可的南極游路線成行至今,已有大約13000個中國人把旅遊的目的地定在了南極,其中僅2016到2017年旅遊季,就有超過5200人登陸南極半島。這年同樣奔赴南極的其他國家遊客,還有近4萬之多,其中以美國為最。

隨著飛機游輪的普及,現在去往南極要方便很多。中國遊客去往南極最通常的路線,就是飛往阿根廷烏斯懷亞,從那裡搭乘郵輪踏上一周到兩周不等的南極半島或三島(南極半島,福克蘭群島,南喬治亞島)之旅。

上海中旅的僑務總經理高傑表示,中國現在去南極的旅遊的人群要多元化得多。「中國旅行者從最初由少部分企業創始人、攝影師涉足南極旅行(2008)開始,到現在更多中小型企業家、藝術家,攝影愛好者、教師、退休人員、學生,南極旅行在中國已經不像以前那樣高不可攀。」

高傑的旅客中,最小的一位在出發前一天剛滿六歲,正好符合南北極遊客最小年齡的規定。旅行社還因此為他申請了吉尼斯紀錄。

南極遊客數量一直在波動上升,近幾年增長特別快,其中又以中國遊客增長最快——早在1992年南極就有超過6700名訪客,2007年才迎來第一位正式旅遊線路的中國遊客,不過十年時間,中國遊客數量已經躍居第二位,僅次於美國,超過離南極近得多的澳大利亞。從2010年至今,中國每年登陸南極的遊客數量從614人增長到5286人,增長了8.6倍,而同期全球南極遊客數量也增長了2.3倍。(這其中約九成遊客只是在南極半島登陸,並未到達南極圈以內。)

遊客是否影響南極環境?

有人開始擔憂,南極脆弱的環境,能否承受日漸增多的遊客的影響。中國外交部官員也曾在公開場合表示因環境脆弱不宜推廣南極旅遊。

幾乎全部中國遊客都是通過參加南極郵輪進行南極游(目前只有一對夫婦採取自駕游),需要嚴格遵守游輪的要求。南極游輪都是在南極旅遊協會(IAATO)註冊的,按照南極條約來管理。南極旅遊協會的遊客指南中對如何避免干擾南極野生生物、保護區和科研活動等做出了指導。

南極旅遊協會的傳播與環境官員Amanda Lynnes也向中外對話確認,如果游輪上的乘客違法行為嚴重,郵輪負責人需要接受營運證書頒發機構的問詢。「一個遊客在旅行過程中違法規定而不被船員制止的可能性非常小。如果IAATO秘書處知曉了違規情況,會根據需求做相應的個案調查,並啟動一個爭端處理程序來解決這個問題。」

除了遵守南極條約,一些南極旅遊發展較久的國家還特別為南極遊客制定規則。美國就直接在美國法典中規定了不得向南極帶垃圾和生物等,如有違反,將按照民法或刑法進行處理。日本也有要求,遊客去往南極,需向環境省報批。中國官方目前還沒有為南極旅遊專門立法。

按照高傑的說法,遊客對南極的影響主要在三個方面,即油輪燃油污染排放、郵輪產生的廢水以及噪音。對於遊客自身而言,除了盡量減少噪音、用電、垃圾等環境負擔,嚴格遵守遊客指南,其他能做的並不多。

南極和南大洋聯盟(ASOC)副秘書長克萊爾·克里斯蒂安(Claire Christian)告訴中外對話,南極條約框架下對是否需要制定戰略規劃以避免遊客增加帶來的負面影響進行過討論,但是目前這些討論都還在早期階段,並未形成實際的條款。她說,ASOC認為堅持預防原則很有必要,因為如果一些郵輪不加入IAATO,那他們就不在南極條約的直接約束下,需要有相關規定來限制他們的行為。「可行的辦法可能包括限制一些旅遊點的訪客人數等。」

最大的隱患

目前而言,南極最大的隱患還不是人,而是氣候變化。

就在7月上旬,相當於瑞士國土面積大小的一塊冰川與南極半島的拉森C冰架脫離,有報道認為這是氣候變化的結果,也有研究者認為這次事件不能直接和氣候變暖掛鉤。但與拉森C毗鄰的拉森A和拉森B冰架分別在1995年和2002年的崩塌,則與區域氣候變暖相關。

南極是全球升溫最快的地區之一。過去28年,南極的冰雪覆蓋減少了四成。在南極半島的企鵝因為繁殖地冰雪融化,不得不遷徙到新的地方築巢安家。

全球首個負責任極地游聯盟

去往南極的遊客,除了遵守南極條約對遊客的約束規定,盡量減少對南極的影響,還可以通過碳中和機制來間接幫助減緩南極面臨的氣候變化威脅。

儘管中國國內尚未有專門得公共政策來約束極地游遊客行為,推廣負責任的南極游似乎正在逐漸成為旅遊業界的共識:今年5月南極條約協約國會議在京召開期間,包括高傑所在的上海中旅在內的10個中國旅行社和一家國際游輪公司的中國代理聯合發起了「負責任極地旅行行動」的倡議。加入的11個企業覆蓋了中國超過五成的南極遊客人數,按照倡議,他們將協助遊客為其極地旅行產生的碳排放購買足夠的減排配額,以中和其碳足跡。這是全球範圍內第一個由民間旅行社發起的極地旅遊碳中和聯盟。

每個人每次南極旅行的碳排量大約在5噸左右。高傑最早在北極旅行中推廣碳中和,當時中國地區碳市場尚未建立,旅行社先在上海環境能源交易所一次性購買1000噸的碳配額,然後按照遊客的旅行足跡計算碳排量並累積扣除。現在有了碳市場和協助開戶以及核准碳排放的碳資產公司,碳交易比以前相對容易。

但目前要大規模推廣也有困難。「要為每位旅客計算(行程)碳排量,制定低碳證書,這個工作量是很大的。」奇蹟旅行副總經理王建梅告訴中外對話。定位高端旅遊的奇蹟旅行也加入了「負責任極地旅行行動」倡議。王建梅說,目前他們還沒有能力把這樣的旅行行為推廣到更多的普通旅遊路線,但她相信在此次倡議發起之後,負責任的旅遊行為會很快在行業內建立起來。

克萊爾·克里斯蒂安認為用碳中和來抵消極地碳排放的方式,雖然是最基礎的控制排放的方式,但是可以很好地幫助遊客意識到他們來南極旅遊產生的生態影響。

「極地地區遭受氣候變化的影響尤其明顯,因此旅遊行業減少排放的做法是非常恰當的。」克萊爾·克里斯蒂安告訴中外對話。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自然使者 的精彩文章:

美得讓人發暈的蘑菇,你見過嗎?
你家的木地板,曾是我的生命線
一隻受重傷的燕隼,我們多想快速救治你!
昂貴的花膠,最後的鼠海豚
中國特有的山雀有多少種?

TAG:自然使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