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目前特別像危機爆發前的樣子!

目前特別像危機爆發前的樣子!

對話框回復「趙丹陽」,查看「私募教父」最新演講

「你永遠無法叫醒一個裝睡的人」,在眾人一致提醒風險時,股市卻睡著了。

萬物生長靠銀行,全球央行已經向市場注入了數萬億資金,全球低利率與各國高債務的局面一旦更改,世界經濟復甦的步伐會「脫軌」嗎?

根據以往的經驗來看:每次金融危機發生前,會經歷這件事。

1

目前特別像危機爆發前的樣子

周一,荷蘭央行行長Klaas Knot在記者會上表示,目前的市場和金融危機前夕很像,並呼籲歐央行逐步退出刺激措施:

市場的低波動性,以及全球經濟面臨的風險,都令我更為不安。近幾個月的經濟增長有較大潛力,通縮的威脅已經消失,是時候退出刺激措施了。」

荷蘭央行近期發布的金融穩定報告提及,美國貨幣政策正常化的來臨比預期要快,這會很快改變投資者的情緒,令市場迅速回調的風險真實存在。

目前歐洲央行內部並未開始討論升息的問題,利率仍將在長期維持低位。

2

全球央行正在製造「新的泡沫」

歐元區最強硬鷹派——德國聯邦議長朔伊布勒表示,全球央行注入市場的數萬億資金,正在製造「新的泡沫」,螺旋上升的各國債務對於全球經濟將構成巨大風險。

面對積壓膨脹的公共和私人債務,全球央行不斷對市場注入流動性,結構性風險也不斷攀升,全球各國的經濟學家都對此表示擔憂,而自己也概莫能外。

國際清算銀行和IMF主席拉加德也持類似觀點,他認為,各國央行激進的寬鬆貨幣政策對全球資產價格泡沫起到了推波助瀾的作用

全球市場已經習慣了低成本的信貸供應,一旦全球利率上揚,將令世界經濟復甦的步伐迅速「脫軌」。

各國處於高位的債務水平、中國信貸的大幅擴張以及金融市場當中過度樂觀的風險偏好,都構成對全球經濟的潛在威脅。

3

我們處在一生中風險最大時刻,股市卻睡著了

新科諾貝爾經濟學獎的查德·塞勒(Richard H. Thaler)認為,股市瘋漲、低波動性和投資者持續的樂觀情緒令他擔憂。

「我們似乎處在一生當中風險最大的時刻,但股市卻好像仍在酣睡,目前好像沒什麼能夠嚇到市場。我承認,對此我不理解。」

2013年諾貝爾經濟學獎獲得者羅伯特·席勒也持相同觀點:目前美股處於一個極高的估值上。

美股市場的估值已經過高,人們過分樂觀了,就歷史經驗來看,市場會出現轉向。危機在某種意義上來說,是可以預測的,但它們不會馬上發生。

CAPE在2007年的時候很高,當時的股指達到峰值,而現在的數值卻更高。歷史上,當CAPE很高的時候,市場會出現崩盤,比如中國2007年的股市,這對很多國家來說都是一樣的。

CAPE= 通脹調整後的實際股價/ (過去十年通脹調整後的實際盈利的平均值)

現在主要的問題在於市場沒有在做正確的決策。人們不應該對美國市場過度投資,投資應該更多樣化,他們會犯錯的。

4

每次金融危機發生前,會經歷這件事

從盈利模式來看,銀行業天生具有增加槓桿的動機。

海通證券首席經濟學家姜超認為,美國在互聯網泡沫和08年金融危機爆發前,均經歷了銀行業槓桿率大幅上升的過程。

如果扣除存款以後,增加的槓桿往往是金融泡沫的體現,因為如果銀行體系的資金流入了實體經濟,最終又會以存款的形式迴流到銀行系統,而如果銀行的資金只在金融體系中打轉往往形成泡沫。

國際清算銀行首席經濟學家Claudio Borio認為,當前美聯儲將低通脹被錯誤地理解為貨幣政策應更為寬鬆。這將導致債務過度累積,金融系統過度加槓桿,並在最終收緊貨幣政策時對實體經濟造成損害。

8月2日,美國聯邦儲備委員會、聯邦儲蓄保險公司和貨幣監理局發布的《全國信貸評估報告》顯示,2017年,美國銀行業和非銀行業機構高風險貸款共計4176億美元,較2016年的4214億美元有所下降,佔整體貸款的比重也從去年的10.3%降至9.7%,但是槓桿貸款占高風險貸款的比例高達64.9%。報告指出:

槓桿貸款比例較高給美國金融業帶來高風險,一旦經濟出現衰退,槓桿貸款風險將繼續攀升。

中銀國際證券首席宏觀分析師提到,金融去槓桿的觀察指標,可以參考「金融業名義GDP/名義GDP」的比例。從該比值近五年的變化趨勢看,中國的金融業名義GDP佔比從2013年的6.92%快速走高至2016年的8.35%。

從增速方面看,2008年金融危機之後,金融業GDP增速一度高於GDP整體增速20個百分點。經濟發展脫實入虛的趨勢較為顯著。

我國金融業GDP增速持續高於GDP整體增速

金融業名義GDP佔比快速走高,2013年為6.92%、2014年為7.25%、2015年達到8.4%、2016年略回落至8.35%。

發達經濟體的金融業GDP佔比未曾超過8%。

社科院在《中國去槓桿進程報告(2017年第二季度)》中提到,當前我國總槓桿率趨穩,槓桿率的內部結構有所改善,槓桿率風險下降。

摩根士丹利認為,隨著金融監管的收緊,將會有更多資金流入包括A股和港股在內的中國股市,在未來一兩年內創造新的牛市。

5

與十年前類似,消費者再度「加槓桿」

當美聯儲提出降低槓桿率,維持金融穩定性時,美國消費者卻在「加槓桿」。

摩根士丹利統計,今年二季度,美國私人信用卡未償付債務已經達到近9400億美元,同2008年金融危機前美國信用卡債務創造的歷史最高值已經非常接近。

雖然就業向好,但信用卡違約卻日漸增多,最重要的原因莫過於過高的房租、醫療保險費用,以及停滯不前的工資收入:

美國消費者呈現出兩種面貌。那些消費能力較弱的人群再一次給市場帶來風險,信用卡違約率開始出現上升,但經濟卻在穩步增長,失業率也維持低位。

為了解釋這種弔詭的現象,我們用了八月整個月來進行調研,最終發現,大多數消費者的信用記錄良好,真正的危險再次出現在消費能力較低的人群。

而2007年次貸危機,是由於大批次貸的借款人不能按期償還貸款,銀行收回房屋,卻賣不到高價,得到的資金不能彌補當時的貸款+利息,甚至都無法彌補貸款額本身引發的。

美國各家銀行的壞賬率也開始出現上升

目前美國信用卡發行量、家庭債務、銀行壞賬率同時出現上升。

消費者如今再度「加槓桿」 ,與十年前的次貸危機何其類似。

轉載請回復授權查看須知

新媒體總監 位宇祥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華爾街見聞 的精彩文章:

需求大漲 印度開足馬力大鍊鋼
步入熊市 鐵礦石跌破60美元
蘋果進軍影視界「第一槍」:大手筆投10億美元 聯手好萊塢頂級導演挑戰Netflix
避免「樂視危機」重演 監管層已經開始關注「共享生態」
人工智慧何時能完全取代人類工作?科學家的預言是120年

TAG:華爾街見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