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世昌真的撞沉了日本軍艦有沒有可能扭轉黃海海戰的失敗?
大清王朝征服了整個華夏,但是它的最終命運確是由東亞海上小國日本來書寫的。由於大清王朝晚年的腐敗無能導致苦心經營多年的海軍艦隊一個接著一個覆滅。南洋水師6艘主力艦在黃海開戰以後作壁上觀眼看著北洋水師全軍覆沒,而廣東福建水師早在北洋水師還未建成之時就被法國人摧毀了。短短几十年的海軍夢讓國人追憶痛悔又讓我們難以忘懷。二戰勝利後國民黨當局還不忘從日本奪回當年被日本俘獲的"鎮遠"號的遺物(有一部分被美軍當做藏品拿走),關於這段屈辱的歷史有很多錯誤的訊息,關於當時中日軍力的對比已經是老生常談,有基礎歷史認識的錯誤已經被證實。
教科書中都把日落的勝利歸結到他們的最強戰艦"吉野"號上,原因不僅僅是它是當時最大最新的鋼甲巡洋艦(北洋水師大東溝戰沉的軍艦大多都是它的戰果),還因為外界認為這艘軍艦差點成為北洋水師的主力艦。吉野噸位達到4150噸超過北洋水師最大的鎮遠和定遠的2300噸排水量,裝備四門200毫米主炮和16門140多毫米的副炮,此外還有多達22門的47毫米哈乞開斯速射炮,最大活力雖然比不上定遠級的210毫米主炮,但是火力密度和開花彈威力遠超清朝任何一艘軍艦。但是這艘強大的軍艦卻不是李鴻章差點購買給北洋水師的軍艦,那艘因為軍費不足沒能入住我國的是智利買走的白朗古?恩卡拉達號。它是吉野號的升級版本,噸位達到4568噸,有兩門203mm主炮、10門152mm副炮、還有47mm噸哈乞開斯十二門。火力更能的代價就是跑的慢,僅有航速22.8節少于吉野的23節。
今天的很多教科書都把清朝的腐敗無能說的體無完膚,比如剋扣北洋水師軍費導致軍艦不能更新、海軍為了省錢使用劣質煤炭等等。其實當時的清政府是特別重視海防建設的,這是受到鴉片戰爭英法經過海洋直取天津教訓後的教訓。但是清朝多次對外賠款,加上國內的天災人禍、農民起義等,已經沒有太多經濟實力用于海軍建設,左宗棠被調任陝甘總督之前創建的馬尾船廠也是進展緩慢,說到底還是沒錢,船政都這麼艱難拿走足夠的經費用于海軍建設。而且在海防建設開始之前,左宗棠的西征又消耗大量軍費(李鴻章正是看到西征會影響海防建設才反對)這都是靠貸款,可見清政府砍掉北洋水師每年400萬兩的白銀也不算是沒道理。開戰前三年都沒有更新一發炮彈的北洋水師想要買下這種先進戰艦是不可能的。即使李鴻章在開戰後從智利成功買下比吉野更強的白朗古?恩卡拉達號,沒有炮彈也很難扭轉戰局。
此外鄧世昌拚命要撞沉的也不是教科書里說的吉野號,而是另一艘實力不弱的"松島"號。鄧世昌認為日本如此膽大妄為依靠的就是吉野號,只要撞沉它就可以嚇退日落間接等於贏得了海戰,這就是北洋水師的頂樑柱和小蝦米的區別,沒有炮彈的方伯謙就知道撤退。但是如果當時能夠撞沉松島號也一定可以扭轉戰局,因為開戰前日本多少還是有一點膽怯的,他不確定自己的實力能不能和大清對抗,如果一支戰隊的旗艦(松島號)被撞沉肯定可以打擊它的侵略氣焰。也為後來李鴻章調用南洋水師的6艘主力巡洋艦北上和購買智利的白朗古?恩卡拉達號鋪平道路。不過小編還是想讓鄧大人好好活著。


※為什麼小人劉邦成功了,英雄項羽失敗了?
※二戰期間的法國的傀儡政權是如何覆滅的?
※白富美的呂雉,為什麼會嫁給當時一窮二白的劉邦?
※大清滅亡後,那些宮女最後都怎麼樣了?
TAG:夢回中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