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的諾貝爾獎得主告訴你,你存不下錢是有原因的!
夸克聚合——一家專門為投資者服務的公司
昨天說到,美國經濟學家、芝加哥大學布思商業學院教授,現年72歲的理查德?H塞勒(Richard H.Thaler)因創建了行為經濟學理論而獲得今年的經濟學獎項。
他不僅是個經濟學家,而且還是個演員,演員就算了,演的片子還得了奧斯卡獎。可以說是人生贏家了。
諾貝爾現場頒獎詞:
理查德?H塞勒的發現為經濟學領域的新領域鋪平了道路。
此次諾獎得主塞勒的研究,主要集中於心理學、經濟學等交叉學科,被認為是「現代行為經濟學和行為金融學領域的先鋒科學家」。
塞勒的三大貢獻
關於理查德·塞勒在經濟學方面的貢獻,瑞典皇家科學院列出了三個重點:
1
有限理性:
塞勒提出了心理賬戶(mental accounting)的概念。
藉助這一概念,人們在做決定時,會在心裡創造出幾個不同的賬戶。
由於消費者心理賬戶的存在,個體在做決策時往往會違背一些簡單的經濟運演算法則,從而做出許多非理性的消費行為。
比如,當個人一旦擁有某件物品,那麼他對該物品價值的評價要比未擁有之前大大增加,這一現象也被稱作稟賦效應(endowment effect)。
因此,人們在決策過程中對利害的權衡是不均衡的,對「避害」的考慮遠大於對「趨利」的考慮。
出於對損失的畏懼,人們在出賣商品時往往索要過高的價格。
人類的理性是有限的,這也客觀影響了市場的效率。那麼,程序交易、大數據、機器學習等技術能夠彌補人類的這一短板嗎?
2013年10月,理查德·塞勒在接受明尼阿波利斯聯儲專訪時表示:
也許可以。但這些技術也可能導致問題。例如,(市場上發生的)閃崩就不是人類造成的。要知道,程序的好壞是取決於程序員,而只要程序是由人類編寫,就會有危險。
2
社會偏好
塞勒在公平性方面的理論和實驗研究也頗具影響力。
他的研究表明,消費者對公平性的重視,會導致企業在商品需求量旺盛時不敢漲價;但在企業生產成本增加時,企業卻能大膽提高商品價格。
3
缺乏自制力
塞勒的另一項研究也非常有趣:為什麼人們的新年目標總是很難實現。
通過「計劃者-實施者」模型,塞勒分析了長遠計劃和短期實施之間的內部矛盾。
因為難以抵擋眼前的誘惑,我們的存錢、健身等長期計劃往往會泡湯。
為了解決這一困境,塞勒提出了「助推理論」(Nudge Theory)。
「助推理論」不是強迫人們去做事情,其核心在於引導人們作出正確的決定,以達到預期目標。
近年來,「助推理論」的重要性逐漸被更多的人所認識,並被應用到了公共政策領域。
比如,英國前首相卡梅倫就於2010年在內閣組建了「助推小組」,以幫助公民作出利於環保的決定。
「助推原理」對於公共政策決策者的吸引力在於,政府不需投入大量經費就可以達到預期的環保效果。
如果你有任何的投資需求
如果你在金融產品投資中遇到如下問題
安全性、收益、類型、方法等
歡迎你來諮詢
夸克聚合,金融投資者的指南針.


※比特幣中國清退收尾,俄對加密貨幣態度急轉直下
※江恩21條操作守則
※馬俊鍇:美指確認站上93.0關口,做空非美仍為首選
※馬俊鍇:美元多頭主導市場情緒
※戲精特朗普稅改幺蛾子又來了,可惜市場不買耶倫的賬
TAG:聚合外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