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人類簡史:進化中心的遷徙之謎

人類簡史:進化中心的遷徙之謎

Ctopiaa 發 布 的 第20篇 文 章

本文約 9,000

建議讀時間15分鐘(深度閱讀系列)

Ctopiaa發布的原創歷史類文章如下:

引子_最後半秒鐘

最近有一篇流傳很廣的小文,把地球歷史同比例縮短到了24個小時,在這樣的尺度里,很多歷史發生得比想像中晚的多,產生了很多令人驚訝的反差。

地球歷史的前7/8都因並非太適宜生物而顯得平淡無奇,只有一些簡單生物。直到晚上21點,大型藻類才開始出現,氣候變得比較溫和適宜生物居住。21點41分,地球上發生了第一次生物大滅絕(奧陶紀大滅絕),氣候變冷、85%的動物滅絕。21點50分,開始了魚類全盛期,蕨類植物、兩棲類動物開始大量出現,然而22點05分,第二次生物大滅絕發生,海洋生物遭受滅頂之災。22點05分後,進入了兩棲類動物的全盛期,然而好景不長,到22點40分第三次生物大滅絕發生,超過95%的生物滅絕。這次大滅絕使得生態系統也獲得了一次最徹底的更新,生物中心從海洋轉上陸地,為恐龍等爬行類動物的進化鋪平了道路。不久,第四次生物大滅絕又接踵而來。

終於,到了22點51分,侏羅紀來了。時間到了深夜,但地球上的精彩剛剛開始,恐龍的全盛期來臨。6500萬年前,即23點37分,地球經歷第五次物種大滅絕,75%~80%的物種,包括曾經佔據絕對統治地位的恐龍,統統滅絕,為哺乳動物和人類的登場提供了契機。

第五次生物大滅絕後,地球進入新生代,氣候由熱變冷,海洋縮小,單子葉植物、靈長類動物出現。23點57分,這是個重要的時刻,因為人類祖先,查德沙赫人,終於通過直立行走脫離了靈長目里的猿科等近親屬,登上了歷史舞台。在24小時的地球歷史中,人科在最後3分鐘才登場,經過漫長的演化,最後的不到1分鐘,人屬終於進化出現,並替代了其他南方古猿等屬。其中的現代人類,也就是智人種,僅僅出現在最後四到六秒鐘(20-30萬年)而人類科技的突飛猛進僅僅起源於新石器時代,即最後不到半秒鐘。人類史載歷史,在地球歷史中的地位根本可以忽略不計,不會長於0.1秒。

在這轉瞬即逝的幾秒鐘里,智人創造了其他任何一個物種都無法企及的神奇歷史,他們消滅了人屬下的其他各種群(這個列表其實很長,包括納萊迪人、魯道夫人、能人、先驅人、西布蘭諾人、直立人、匠人、海德堡人、澎湖猿人、尼安德特人、丹尼索瓦人、克羅馬儂人、弗洛里斯人和爪哇猿人等),並且把自己的族群迅速的遍布了整個地球的任何宜居角落。

長久以來,一直有一個問題困擾著歷史學家和歷史學愛好者,最後三分鐘,即從查德沙赫人第一次出現在非洲起,直到有較多化石、史書可以研究的最後新石器時代那半秒前,可以說整個人類的進化中心都是在非洲。為什麼在這短短的半秒鐘內,人類的歷史發展的地理分布迅速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亞歐大陸變成了無可爭議的進化中心,並發展出了東亞、南亞、西亞和部分北非、西歐等數個發展亞中心。特別是西歐在最後幾百年技術突飛猛進,對非洲、澳洲、美洲等地區的同類進行了血腥屠殺和殖民。在登上非洲這片大陸時,他們驚異地發現,幾百萬年來人類起源和進化的這片源頭,人類的生活和科技基本上延續了幾萬年前的樣子。為什麼進化在這裡停滯了?為什麼是歐洲,而不是非洲、亞洲、澳洲、美洲的某一個族群最終在現代科技競爭中脫穎而出?

圖:人屬中各人種的進化圖譜的一種解釋,其中除了左上角現代人,其他均已滅絕

一、推動歷史的源動力

槍炮、病菌與鋼鐵,作者賈雷德Jared Mason Diamond(1937年9月10日-),美國演化生物學家、生理學家、生物地理學家以及非小說類作家。他最著名的作品《槍炮、病菌與鋼鐵》發表於1997年,曾獲得普立策(Pulitzer)獎(對,就是那個很多人覺得「照個照片就能拿獎」的那個獎)。作為一個對生物學特別是生物演化有著深刻研究的地理學家,他擁有著對生物進化、考古、地理等多方面學科的綜合知識體系,因此來看待人類歷史的時候,有著其獨到的角度和觀點。

他不會拘泥於三千年前迦太基人建立的國家為何曾經威震地中海,卻被羅馬人從北邊征服,也不會拘泥於亞歷山大的馬其頓為什麼能向南打敗希臘向東打敗波斯。長期以來傳統歷史學家會執著於爭論著名歷史人物之所以能改變歷史哪些是偶然因素,哪些是必然因素,從而爭論人類歷史從四大文明古國演變到今天的格局的過程中哪些因素最為重要。在賈雷德看來,這些「歷史人物中心論」(即歷史是由少數歷史上的人物創造的)只是表象,而究其本質,這一切現象的根源在20萬年前就已經形成了。——20萬年前智人種開始在地球上布局的時候,就因為智人的分布、地球的板塊構造、氣候條件、動植物分布等先天因素,導致其後的漫長歷史已經被「寫好」(有點類似於人類基因)也就是說,為什麼漢尼拔和亞歷山大級別的改寫歷史的統帥誕生在地中海沿岸,而不是新幾內亞群島,在20萬年前就已經被決定了,而不是由於四千年前的種種原因。

這本書的書名「槍炮、病菌與鋼鐵」,這個排列組合的順序困擾了我很久,我一直會錯記成另外一些組合,像「糧食、槍炮與鋼鐵」或者「鋼鐵、槍炮與糧食」等等。因為作者在書中提到推動人類歷史的因素的確很多,而且不同因素之間環環相扣、互相影響。像糧食就是作者花費大量筆墨論證的一個因素,其中包括植物的馴化和傳播、動物的馴化和傳播。如果非得要我給文章中作者羅列的種種影響人類歷史的因素找一個邏輯鏈,我想應該是地理、氣候-->植物、動物-->農業、疾病(病菌)-->科技發明(鋼鐵)、征服(槍炮)

某些歷史學家則持有歷史人物偶然論,例如,如果朱棣沒有起兵、起兵兵敗、建文帝沒有下落不明、朱棣沒有像傳說中那樣先派鄭和出巡尋找後來又改為海禁,則歐洲和中國的近代史很有可能改寫。很多學者提出的不同理論之間往往有一定的共容性和互補性,比如某些重要歷史人物在關鍵歷史事件中的表現,是否會一定程度上影響歷史的走勢?這個程度到底有多大?作者賈雷德並沒有明確回答這個問題。比如說,中國從明代以來突然落後於歐洲,大家普遍認為直接原因是明清兩代的海禁政策。但是更深層次的原因呢?是否更深層的原因是如賈雷德所說的,由於中國地形上四通八達,在帶來了技術傳播的便捷的同時,也有利於全國範圍專制統治的推行,從而「必然」式的要在或早或晚的一次海禁從而造成整個群體發展停滯呢?(也就是說海禁本身只是一個中間載體,本身就是必然的)

圖:鄭和下西洋路線圖

一些歐洲近代學者認為歐洲在幾千年來的崛起是因為人種有優勢、智商優於非洲和美洲的種族,賈雷德明確反對了這個論點。賈雷德在人類發展的觀點上明確剔除的一個因素,就是人種和智商的差異。賈雷德有著多年在新幾內亞和太平洋島嶼考察的經驗,他從切身體會中感覺到新幾內亞人比西方人聰明而不是智商低。他認為,西方人幾千年來一直生活在良好社會管理的人口稠密社會中,流行疾病(如天花和流感)在歷史上是死亡的最主要因素,而這種疾病中存活的概率往往與智商相關性不高,從而大自然的基因選擇過程中較少的考慮智商因素。相比之下,新幾內亞人則更多的暴露於狩獵中的意外、謀殺、部落戰爭等問題中,智商較高的人更有可能擺脫這些死因而將基因遺傳給下一代。

賈雷德還指出了一個非常好的實證案例,即毛利人和莫里奧里人的案例。新幾內亞、澳洲和太平洋島嶼是賈雷德非常喜歡研究的人類社會群體,因為海洋的分割在這裡形成了一個又一個數百年甚至數千年幾乎與世隔絕的小生態群體。毛利人的祖先是波利尼西亞人,公元1000年左右移居紐西蘭,之後不久,這些毛利人中又有一批移居查塔姆群島,變成了莫里奧里人。而數百年的自然選擇基本上對基因的影響不大,可以認為毛利人和莫里奧里人的基因和智商基本上相同。但是兩個群體的發展路徑大相徑庭。17世紀歐洲人第一次發現紐西蘭,之後到了19世紀初毛利人就迅速融入現代社會,大量毛利人部落開始和歐洲人交易,交換槍和其他先進科技品。先行接受西方科技的部落迅速并吞落後的部落。到1860年代毛利人甚至可以有組織的發起對抗歐洲人的「毛利土地戰爭」,在1864年的戰爭當中他們在一個叫Ruapekapeka Pa的地方第一次用塹壕戰戰術,能夠在對抗戰中大量消滅入侵的歐洲人。而莫里奧里人則一直拒絕進入農業社會,在毛利人接受了歐洲技術後,1835年被毛利人輕易征服並奴役。1933年最後一個純種莫里奧里人去世,標誌著這一種族就此在人類史上消逝。

圖:查塔姆島和查塔姆群島的地理位置

毛利人和莫里奧里人可謂同宗同源,沒有任何顯著的種族差異和基因差異,然而前者是進入農業社會後依靠外界科技迅速進入了工業社會,後者則停留在原始社會中,並被前者所奴役。從這個例子可見,種族和基因在人類社會發展進程中的重要性是否真的如某些歐洲學者認為的那樣,還有待商榷。

那麼,什麼才是更為重要的因素呢?

二、馴化糧食和馴化動物

賈雷德認為,智人人口密度不大的時候是不會產生進入農業社會的動力的,因為農業耕作的工作時間遠長於狩獵,並不是一種「悠閑」的生活品質。但是在智人部落的人口密度發展到一定階段,就會產生進入農業社會的動機,因為同樣面積的土地上,農業社會可以比狩獵社會供給更多的人口。(賈雷德考察了太平洋島國以及紐西蘭尚處在較原始階段的部落社會,查塔姆群島和紐西蘭南島上有一些受限於環境條件以狩獵採集為生的人,其人口密度低至每平方英里僅5人。紐西蘭其餘地區人口密度可達每平方英里28人。但是,許多從事集約型農業的島嶼的人口密度則遠超過此數,湯加、薩摩亞和社會群島達到每平方英里210—250人,夏威夷則達到每平方英里300人。)

此外,農業社會還有一大優勢,就是攢人口特別快。由於不需要像狩獵社會那樣四處遷徙,不用等一代幼兒成長到能夠適應長途跋涉(通常需要三歲以上)就可以生第二胎,因此,許多農業部族的生育間隔期是兩年左右,為狩獵採集部族的一半。

因此,數萬年前,智人打敗了人屬的其他各兄弟分支後,開始在世界各地攢人口和暴兵。大概一萬年至五六千年前,各地的智人幾乎在相似的時間達到了人口密度門檻,產生了進入農業社會的動力。但是,不同地區的自然環境並沒有給予各地人類同樣優越的條件。

馴化糧食

由於容易馴化,大籽粒的一年生植物,如中東的小麥(包括後來在歐洲衍生出的燕麥)、中國的稻穀、美洲的玉米,成為人類初期馴化農作物的第一選擇。中東和歐洲的地中海氣候帶,由於氣候年與年之間、季與季之間變化很大,特別有利於眾多一年生植物在此演化、變異,從而最先馴化出人類願意接受的農耕植物也就不足為奇。中國廣闊的溫帶季風氣候帶也還算比較優質的氣候資源。相比較而言,美洲的氣候資源對於一年生植物要惡劣很多,直到數千年後才馴化出玉米、南瓜和薯類等相對地產一些的糧食作物。

圖:世界上最早的糧食獨立馴化產區

從上圖可以看出,最早的糧食產區一方面集中於地中海氣候、溫帶/亞熱帶季風氣候和熱帶草原氣候等適合一年生植物的氣候帶,另一方面和古文明的起源是高度重合的。在第一輪較量中,亞歐大陸靠地中海沿岸和中國兩塊早期糧食產區,得了兩分,和北非、美洲這些地區算是打了個平手。在之後的動物馴化中,亞歐大陸則佔盡了風頭。

馴化動物

人類靠農耕定居下來之後,不再外出狩獵,需要馴養一些動物來補充蛋白質來源。可以說,體重超過100磅的食草(食肉動物的食物鏈多了一層因此不經濟)動物都可以作為馴養目標,這個目標群體大概有150種動物。然而,有一些致命的缺點使得很多動物無法達到和人類和諧共存的狀態。(比如,生長速度過慢的動物是不行的,如大象和大猩猩,生長成型需要10-20年,難以想像上一輩人養殖、下一輩人食用這樣的馴養安排;天性難以忍受在人類營造的環境中嘿嘿嘿的動物,自然會導致無法馴養;部分動物過於易受驚、脾氣暴躁(同樣是馬,斑馬愛咬上人不鬆口);部分動物難以容忍有組織有紀律的群居生活,最後這個最好舉例子了,想想為什麼你是狗的主子然而貓是你的主子……(當然了只是舉個栗子說明一下這個問題,貓並不是食草類哺乳動物)。一項一項篩選後,只有很少一部分(比例不超過10%)的野生哺乳動物最終可以被馴養。)

上帝給人開了第一個玩笑,可以馴養的大型食草類動物比例在整體上是10%,在歐亞大陸是18%,在美洲是4%,在其他地區是0%

表:可供馴化的候補哺乳動物和馴化比例

下表則總結了主要文明區獨立馴化出重要物種的類別和大致時間:

地區擴散的速度差異

擁有了最早的兩大糧食產區、最多的適宜馴養的大型食草動物後,歐亞大陸在演化歷史上對其他大陸的最致命一擊,就是其已馴化動植物在傳播上的便利程度。為了更好地理解這個便利程度和其他洲的區別,先看一下大家在中學時背到頭大的世界氣候帶分布圖:

一個易於理解的結論就是,氣候帶往往順著緯線分布。而亞歐大陸和其他大陸最大區別就是,亞歐大陸延緯線方向很長,而其他大陸地形走勢往往是南北向的,因此緯線方向短,經線方向長。這是上帝和人類開的第二個玩笑。在亞歐大陸上,東西向走出去很遠,溫度、雨量、動植物環境可能都變化不大。

造成的一個後果是什麼呢?中東最先馴養出來的小麥,可以很方便的順著同一緯度的地中海氣候帶一路傳到南歐、西歐、北非,中國的稻穀在上百萬平方公里的範圍內傳播無阻,還逐漸往南傳到東南亞,最終是印度。以上均是數千公里的傳播途徑。而拿美洲做例子,墨西哥南部好不容易在熱帶草原上馴化了玉米,結果美國的印第安人吃上玉米前,玉米痛苦的先後適應了熱帶沙漠氣候、溫帶大陸性氣候、高原山地氣候、亞熱帶季風氣候。經過這些波折,它只傳出去了一兩千公里。也就是說,歐亞大陸向鄰近地區傳播其馴養出來的動植物的便利性完爆其他地區。

剛才我們看到,獨立馴化植物畢竟是少數地區的偶然事件,它們的鄰近地區的狩獵社會需要從這些地區逐漸學會糧食生產及同化——如果不,可能等待的也是被農業社會征服和吞併。對於亞歐大陸,上述進程進展的既早,又快。

因此,從一萬年前,亞歐大陸持續成為人類史上人口密度上升最快的地區。

三、病菌的傳播

賈雷德對於人類發展初期階段中農業的重要作用進行了完美闡述,尤其是對糧食作物馴化、動物馴化的各種論證,顯示了其廣博的知識面。同時,他也對疾病傳播帶來的影響進行了闡述,這部分由於不是他專業所在,稍顯單薄,但仍可圈可點。

賈雷德認為,人類傳播疾病基本上都是從馴化的群居動物的疾病演化而來的。而歐亞大陸是馴化動物的中心,因此,歐亞大陸也是疾病的中心。儘管歐亞大陸有許多這樣的動物,但在美洲馴化的動物只有5種:墨西哥和美國西南部的火雞、安第斯山脈地區的美洲駝/羊駝和豚鼠、熱帶南美的美洲家鴨和整個美洲的狗。同時,人類傳播疾病不太可能在小群狩獵社會中存在和發展,因為人口密度實在是太低,導致這樣的疾病還沒有傳播開,原來的傳播源就已經死亡了。這也是非典的時候,為什麼大量的病例都集中於北上廣深這種大城市的主要原因。

由於缺乏和這樣的病菌抗爭的經驗,賈雷德舉了很多悲慘的例子,表明很多印第安人和太平洋原住民,在被地理大發現後,隨即很快被各種傳染病肆意侵襲,危害甚至會遠遠高過白人的長槍大炮。在賈雷德的例子中,很多整個小部落可能被一個外來人帶來的一種流行病幾乎全部消滅,大一點的部落則被消滅至原來規模的10%以下甚至1%以下。這樣的效果,客觀上更加助長了地理大發現和全球融合過程中,亞歐大陸對美洲、非洲、澳洲等區域的壓倒性優勢。

由於對疾病傳播學積累不多,難以對本書關於病菌傳播的觀點做太多評價。不過,賈雷德自己也注意到了一個反例,即東南亞(含新幾內亞)的反例。事實上,中國的史書中也經常提到軍隊南下試圖佔領和控制東南亞時,雖然人數、裝備、科技均佔優,但苦於被瘟疫、「瘴氣」困擾,難以有效推進。歷史上,白人地理大發現中也同樣在東南亞栽了跟頭。賈雷德也試圖從氣候角度修正他的疾病傳播理論。由於人類疾病傳播歷史是另一個非常大的深坑,這裡就不做展開。

四、社會進化的加速和減速

一個有趣的事實是,從最終結果看,亞歐大陸的文明特別是地中海沿岸的文明,發展快於其他各洲,但是這個超越的速度並不是一以貫之的。某些時候其他文明會有短暫的超車行為,但是因為各種各樣的原因,油門沒跟上,導致歷史的脈絡還是按照我們熟悉的主幹延續了下來。典型的例子如澳洲,其實在過去數百萬年非洲主導的歷史和最近一萬年亞歐大陸主導的歷史之間,還有一段時間,大概終止於三四萬年前,澳洲的原始部落擁有對歐洲和其他大陸社會的巨大的領先優勢。只不過這種優勢體現在舊石器時代時,澳洲人實在無法拿著這個優勢去征服世界罷了。

賈雷德還舉了一個有意思的例子。一直以來大家約定俗成的認為日本的科技文化基本上都是來自於中國的輸入,起於漢盛於唐。其實在一萬多年前,日本的原住民阿伊努人在狩獵社會也已經有了一定的發展,並且有可能曾經至少在一種科技上領先於全世界,即制陶。近年考古發現,他們可能在狩獵社會中保留了一種可以長期擱在火上的陶土燜罐,任何食材都可以丟進去燉(沒錯,就是廣東老火燜湯的鼻祖了!)。這個發現顛覆了兩個傳統觀點,一是對日本史前社會的發展水平,另一個則是一般認為陶的大量使用通常始於農業社會。狩獵社會中,由於經常遷徙,陶這種易於破碎的物品想來就不適宜。不過,日本一萬多年前的環境對於狩獵社會來說實在是太過豐饒,人們得以在保持涉獵的生活方式的同時不需要經常遷徙,因而竟然能安頓下來制陶。相比之下,中東則是在掌握農業之後又等了1000年,才開始採用陶器。

圖:日本原住民原阿伊努人分布圖

另一個例子是印刷術。雖然現在世界上有數以千計種語言,但是文字的起源有幾個獨立的源頭,其他的絕大部分是衍生的。公元前3000年美索不達米亞的蘇美爾人、同時期的埃及人、公元前1300年的中國人、公元前600年的墨西哥人,普遍認為獨立發明了文字。印刷術作為傳播文字的重要手段,發明卻頗費周折。考古發現公元前2000年的菲斯托斯圓盤,證明克里特島人已經開始嘗試用統一的模具來嘗試印刷術。歐洲的字母文字的確更適合印刷術的誕生——他們畢竟只需要準備二十幾個字母模具!不過這一嘗試後來就神奇的停止了,直到2500年後居然被使用象形文字的中國人奪得,無論是印刷術還是活字印刷術。

圖:菲斯托斯圓盤

(吃貨表示上面兩個餅乾圖讓人很有食慾怎麼破……)

五、文明的競爭與合作

有一款著名戰略類遊戲「文明」,遊戲主線可以選擇從石器時代一直到現代文明,不像帝國時代之類只關注於戰爭的遊戲,「文明」非常關注於對人口、農業、科技、宗教等全方位的模擬,是我目前接觸過的對整個人類史範疇模擬度最高的遊戲。

玩過那款遊戲的人都知道,一個文明的開檔環境是隨機的,如果開檔開在一個環境惡劣、生物資源貧乏的地方,基本上就可以退出重開了;如果開在一個雖然環境優越、物產豐富,前期可以發展很好的地方,但是如果因為海洋、高山、沙漠等的阻隔使得視線所及範圍內很難與其他文明產生便捷的聯繫,那麼基本上也是退出重開的命運。兩個相鄰的文明,雖然時不時會有摩擦和戰爭,但是在點科技樹的時候,你搞了「車輪」,我搞了「陶土」,兩邊坐下來一交易,就都學會了。如果自己在一個孤島上拚命發展和點科技樹,雖然安全問題暫時不存在,但是回頭你還在研究火藥的時候,別的文明已經建好了汽輪和來複槍來登陸了。

所以,對一個文明最有利的地理環境就是適度分割、聯繫便利。這樣,在一個文明中心之下,形成若干個互相既競爭又合作的小中心,從而促進整個文明中心的跨越式發展。比較起來,中國和歐洲都是很好的例子。典型的反例是非洲大部被北部的大沙漠阻斷了和亞歐大陸的聯繫、北美和墨西哥被墨西哥北部的沙漠阻斷、北美和南美被狹窄的中美地峽隔開、澳洲則是一個徹底的孤島。相比較而言,中國是聯繫有餘、分割不足,歐洲則相反,割裂的較中國更甚,所以中國的歷史上分久必合,而歐洲則一直難以形成一個統一整體。

下圖分別是中國和歐洲的文化中心的衛星圖。中國的地形太過於一馬平川,沒有特別高山大海阻隔,只能靠一些山脈和河流形成較弱的小中心;歐洲則有崎嶇的海岸線、眾多的半島、中心巍峨的阿爾卑斯山系,因此形成了眾多獨立的強小中心。但是不管哪一個,幸運的是各部分之間的聯繫相對都還很容易。

(中國)

(歐洲)

最後,正如以上所述,賈雷德還認為,地理上的四通八達對技術的發展其實是一柄雙刃劍,比如其消極方面體現在中國的中央集權實現的太過容易,因此最終形成了明清的閉關鎖國。這個觀點是否還有待商榷,就見仁見智了。

六、尾聲

寫到這裡,還剩下一個未解之謎,就是中東地區在一萬年前開始,一直維繫著領先於全世界的發展速度(想想一座城市同時擔任三大宗教的聖城),為什麼在近兩千年又衰落並讓位於西歐呢

應該說這一轉變是一步一步逐漸完成的。兩千多年前,希臘人在亞歷山大大帝領導下向東征服,直到印度,代表著世界權力中心終於以及徹底的從中東轉移到了希臘。而隨著兩千年前羅馬征服希臘,權力中心又進一步西移。最後羅馬帝國分裂、西羅馬帝國衰亡,權力中心最後一次大範圍轉移,落在了英法德這些傳統大國的前身。

圖:亞歷山大大帝雕像

這個過程中,某些歷史學家會認為個別歷史人物的重要性無與倫比,像亞歷山大大帝,位列歐洲四大軍事家之首,給歐洲歷史進程帶來了巨大的改變。當然啦,也有很多歷史觀,像某黨的歷史觀會覺得,歷史是人民群眾創造的,沒有「亞歷山大」,也會有「亞歷海大」、「亞歷山小」蹦出來,完成這個歷史進程。

賈雷德的書無疑至少為我們開闢了一個新的視角。關於中東,關於新月沃地,它們幸運的開檔開在了地球上氣候宜人的最大的一片地中海氣候,而且有易於馴化的一年生大籽粒植物,有易於馴化的山羊和綿羊,因此就此崛起。而它們的不幸,在於它們開檔在一個生態脆弱的環境中,瀕臨撒哈拉沙漠和阿拉伯沙漠。它們的崛起破壞了自己的資源基礎,雖然它們無私的把自己的科技樹點給了南歐和西歐,卻又反過來被後來居上的歐洲所征服。

最後,引用賈雷德書中的一段原話來給這篇文章收尾:

我們還可以想出其他一些個人,他們的特質和希特勒的特質一樣顯然對歷史產生了影響,他們是:亞歷山大大帝、奧古斯都、佛陀、基督、列寧、馬丁·路德、印加帝國皇帝帕查庫蒂、穆罕默德、征服者威廉和祖魯國王沙卡,就舉這麼幾個。他們中的每一個人究竟在多大程度上真正改變了事件的進程,而不「只」是恰巧最合適的人在最合適的時間出現在最合適的地點?一個極端是歷史學家托馬斯·卡萊爾的觀點:「世界的歷史就是人〔原文如此〕在這個世界上所取得的成就的歷史,實際上就是在這個世界上活動的偉人的歷史。」另一個極端是普魯士政治家奧托·馮·俾斯麥的觀點,他與卡萊爾不同,對政治的內幕活動具有長期的直接經驗,他說:「政治家的任務就是傾聽上帝在歷史上走過的腳步聲,並且當他在身旁經過時努力抓住他的上衣的後下擺,跟他一起前進。」

毫無疑問,賈雷德的觀點類似於後者。

如果想知道更多,大家可以自己去看一看這本《槍炮、鋼鐵和病菌》,強烈推薦。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Ctopiaa 的精彩文章:

TAG:Ctopia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