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演習完畢真麻痹,乘隙而入好時機:珍珠港東京遭襲,總把敵人當自己

演習完畢真麻痹,乘隙而入好時機:珍珠港東京遭襲,總把敵人當自己

1941.12.7發生的珍珠港事件和1942.4.18空襲東京(「杜立特空襲」)時間相距不到5個月,後者是對前者的報復行動。兩個事件都是冒險成功,成為二戰史上著名的軍事行動。

儘管都已經成為歷史,可是至今人們對其中一些細節的探究仍舊熱度不減。

兩個事件發生的背景非常相似,都是針對被侵略所進行演習結束不久的時段。按照一般的理解,通過演習,「盾」更加無懈可擊,「矛」無孔可入,才為合情合理。可是,匪夷所思的是,通過演習,卻得到了形同的結果——導致「盾」漏洞出,「矛」長驅直入。

那麼,到底是什麼原因導致「奇葩」現象發生呢?

一。首先分析珍珠港事件

1940年5月,美國總統羅斯福命令結束年度例行演習的太平洋艦隊不返回美國西海岸,而是留駐珍珠港,實施對日威懾。演習的內容就是針對日軍的偷襲。可是,演習完畢,威懾成了擺設。

戰前,日本進行了周密準備,欺騙麻痹美國。因此,直到大戰在即,夏威夷島上的美軍仍毫無戰鬥準備。

1941年11月26日,以第1航空艦隊6艘航空母艦為基幹而組成的突擊艦隊,從千島群島的單冠灣出發,沿北方航線無線電靜默隱蔽開進,赴瓦胡島北面預定海域,擔負空中突襲珍珠港的任務。

根據資料襲擊珍珠港的過程如下(選):

7:02:位於歐胡島北部的一個雷達站在島被132海里處發現不明飛機。(以為來自本土的演習飛機,. 另外一個說法是向上一級值班軍官報告時,被告知是美國空軍轉場的轟炸機)

7:10:雷達站向空防司令部報告發現不明飛機的消息。

7:55—8:25:由魚雷轟炸機和俯衝轟炸機進行的第一波攻擊。

7:58:美太平洋艦隊司令部才把一份十萬火急的電報發往海軍部,美國海軍向所有船隻發出警告:「珍珠港遭受空襲,這不是演習!」

此時,「俄克拉荷馬」號和「西弗吉尼亞」號已被炸裂了,「亞利桑那」號和1000名水兵也被彈藥庫引發的一系列毀滅性爆炸淹沒了。

13:00:日軍飛行隊隊長與南雲中將討論進行第三波攻擊的可能性。

13:30:南雲下令返航。

分析概括: 雙方對信息的處理上都有失誤。山本計劃開戰前半小時送達《宣戰書》,結果未果,無奈落了個不宣而戰的臭名。從事態發展看,提前半小時告知美方,不影響戰局,只不過增加了美國的憤怒。

小結:美軍方對待信息的態度和方式直接導致嚴重的惡果;也成就了日軍突襲的成功。

二。接著分析空襲東京(杜立特空襲)。

1941年12月21日在白宮召開的參謀總長聯席會議上,美國總統富蘭克林·D·羅斯福向與會成員指示軍隊應儘快組織針對日本的報復性打擊。

美軍吃一塹長一智,決定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於1942年4月18日向日本發動了空襲東京行動,作為對日軍突襲珍珠港的報復。

任務是由戰前曾是著名飛行員的吉米·杜立特中校一手策劃,所以又稱「杜立特空襲」。執行任務的飛機為16架美國B-25米切爾型轟炸機。每架B-25可配備4枚特別定製的500磅(225公斤)炸彈,共計1噸。

日軍偷襲珍珠港使用的是艦載轟炸機,彗星式艦載俯衝轟炸機最多800kg炸彈或炸藥。「九九艦爆」,掛載250公斤炸彈(魚雷一枚),350餘架兩波攻擊。有專家說,如果全部炸毀珍珠港,需要連續2周時間,可見,艦載機攜帶的炸彈威力小。

美空襲東京有別與日襲珍珠港。既要有震懾效應,又要減少己方損失,「杜立特空襲」方案最終付諸。

日本距離美國最近的美國基地3000多公里,杜立特認為只要加以訓練,雙引擎的陸基轟炸機完全能夠從航母甲板上起飛,完成任務,路基著地。

整個行動始終採取高度保密措施,參與行動的所有成員直到大黃蜂從舊金山出發之後才被告知此次任務的內容。全程無線電靜默。

1942年4月18日清晨7:38,機動艦隊距離日本本土尚有1200公里。正在該海域游弋的日軍巡邏船發現了他們,隨即向日本發送無線電預警(美方雷達檢測到)。日東丸23號被擊毀,燃起熊熊大火。

令杜立特沒有想到的是,艦隊尚未抵達起飛地點,竟如此早地被日軍發現了。因擔心接到警報的日本很可能已出動兵力前來阻擊,艦隊若再往前行就會非常危險。杜立特和大黃蜂號艦長馬克·米切爾決定,所有B-25立即起飛——比原計劃提前10小時,意味著B-25將多飛310公里,意味著燃油提前耗盡,意味著生死未卜。

虛驚一場!日東丸23號發出的預警信號肯定沒有引起上級的重視!如同珍珠港預警的信號沒有引起上級重視一樣!來而無往非禮也。

珍珠港上的美軍不認為周末會遭到襲擊,同樣,東京的高層和民眾也認為不會遭到美軍的襲擊。

在午餐時間擁擠的街頭和公園裡,當第一批轟炸機掠過上空的時候,人們不約而同地向頭頂望去。人們揮著手,以為是日本空軍在作逼真的表演。只有當爆炸震撼著首都,滾滾濃煙升起的時候,他們才知道這是真的轟炸。

看來,日東丸23號巡邏船發出的預警信號被上級漠視了。去東京的路上虛驚一場!

東京的上空依然是此地無設防。

還真的遇到了兩架戰鬥機,不過——

在東京的上空依舊虛驚一場!

也難怪,日軍防控演習的目的是探求怎樣減少次生災害。

上面的語言是美方的一面之詞,含有嘲笑意味。減少城市防空誤傷,是必須科目,「喧賓為主」,是為了更有效地防空。

儘管轟炸效果很小,但空襲的消息一經發出,美國上下一片歡騰。空襲使日本參謀本部顏面盡失,迫於「抓芝麻丟西瓜」的壓力,於是調整戰略加強本土的防禦。

小結:日方信息失靈導致美方「火中取栗」。

得失分析:

1。矛和盾本來是對立統一的,對於盾來說,矛防不勝防,其實是盾出了問題。更多的原因是人為造成關鍵細節的疏忽。

上面的兩次軍事行動最初階段都被對方發現。預警信息結果僅限於發現,沒有發揮應用。

2。運氣更多地眷顧非凡思維的人。正向思維險勝, 逆向思維奇勝。

南雲忠一如果用一枚炸彈點燃美國海軍儲存在珍珠港有450萬噸的石油,就可凱旋打道回府了;杜立特不被日東丸巡邏船干擾,按照既定區域放飛轟炸機,也就沒有後來的16架轟炸機歸途因為燃油耗盡帶來的災難了。

毫無疑問,更加精彩的矛與盾的對弈還會呈現,至於是否是經典,那是後人們的評說。

我們總希望,矛以盾的姿態,守衛和平。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搶灘登陸 的精彩文章:

歷史不會重演:山本五十六不是東鄉平八郎第二
日軍偷襲珍珠港:希特勒暴跳如雷,丘吉爾欣喜流淚
珍珠港事件:美軍有失有得,損失艦隊嚴重,俘獲日軍一人
八路軍把打死的日軍屍體歸還,鬼子的小隊長說些什麼
日軍懲戒下屬,陸軍「打臉」,海軍「揍腚」,海軍為何不「打臉」

TAG:搶灘登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