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102歲朱顯謨院士逝世:為「黃河清」夢想奉獻半個多世紀

102歲朱顯謨院士逝世:為「黃河清」夢想奉獻半個多世紀

據西北農林科技大學消息,10月11日,著名的土壤學與水土保持專家,中國共產黨優秀黨員,中國科學院資深院士,國家級突出貢獻專家,西北農林科技大學水土保持研究所、中科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博士生導師朱顯謨先生因病醫治無效在西安逝世,享年102歲。

朱顯謨先生是我國黃土區土壤及土壤侵蝕學科的開創者和奠基者,畢生致力於黃土高原水土保持與生態建設工作,著作等身,成績卓著。他於20世紀80年代初提出了「黃土高原國土整治28字方略」,為了心中「黃河清」的夢想,半個多世紀以來,默默奉獻在廣袤的黃土高原,為我國黃河中游泥沙治理工作做出了巨大貢獻!

朱顯謨先生一生愛黨愛國,為了祖國的科學事業和大西北的山青水秀不懈奮鬥了一生,是廣大師生員工學習的楷模和榜樣。他雖然離開我們了,但他的精神財富卻永留我們中間!

朱顯謨是我國黃土區土壤及土壤侵蝕學科的開創者和奠基者。半個多世紀以來,他默默奉獻在廣袤的黃土高原,並為其嘔心瀝血。他曾先後獲得5項國家及省部級成果獎,並獲得首屆中科院竺可楨野外工作獎、陝西省勞動模範、全國水土保持先進工作者等榮譽稱號。

曾被視為「離經叛道」

朱顯謨從小生長在上海崇明農村,早早便體驗了民間之疾苦,稼穡之艱難。

「民以食為天,有土斯有糧。」在課餘和假期繁重的農田勞動中,少時的朱顯謨看到了古老耕作方法的艱苦和收穫甚微帶給農民的悲涼,萌發了長大後改變農業落後狀況的念頭,並由此立下了當一名科學農民的志向。從上海中學畢業後,他沒有聽從中學數學老師的希望,去投考交通大學,而是投考了中央大學農業化學系,在大學後期選擇了土壤肥料專業。

1940年大學畢業後,朱顯謨考入重慶北碚中央地質調查所,隨指導老師侯光炯赴四川、貴州、廣西、湖南、江西等省開展土壤調查工作。

侯光炯的指導對朱顯謨後來嚴謹學風的形成起到了重要作用。當時,侯先生告訴學生,在野外調查工作中必須從土壤剖面的形態入手,深入了解它們形成的環境條件、具體發生過程及其演變規律。這是研究土壤發生分類的基本功,一定要細心體會牢牢掌握。同時提醒,做土壤調查工作必須做到「四到一問」,即:走到、摸到、看到、訪問到和最後問一個為什麼。

這也養成了朱顯謨不迷信書本、凡事都要探個究竟的習慣。多年來,他在土壤發生和地理分布、土壤侵蝕及其防治方面不斷提出過自己的見解和觀點,既不符合傳統,也不適應潮流,曾被稱之為「離經叛道」或被斥之為「標新立異」。經過實踐檢驗,他提出的許多觀點都被證明是正確的。

比如,前蘇聯著名土壤學家威廉斯提出的成土過程與風化過程同時同地進行的理論,曾經是指導中國學者進行土壤發生學研究的理論基礎,但朱顯謨對它不迷信,而是在實踐—認識—再實踐—再認識的過程中發現了威廉斯理論的局限性,即該理論僅適於塊狀岩體上進行的與陸生生物進化相一致的原始成土階段。

上世紀50年代末至60年代初,朱顯謨通過對太白山岩生植物的演替和原始成土過程進行系統研究,首次把從岩生微生物到高等植物為止這一段的成土過程稱為原始成土過程,把由此形成的土壤稱為原始土壤。由此大膽推斷,沒有陸生生物的著生就沒有土壤的形成;反之,倘若沒有土壤的形成和發展,也就沒有生物的進化和發展,當然更沒有人類的出現。

朱顯謨這些關於原始成土過程的研究,發展和豐富了威廉斯關於土壤形成過程的理論,被稱為「朱氏成土學說」。

全新的科學論斷

1949年,新中國的成立給朱顯謨的研究工作注入了活力。這時,他在中科院南京土壤所工作,1951年受命赴東北考察。東北考察結束後,朱顯謨服從組織安排,來到黃土高原工作,先後任中國科學院西北水保所土壤室主任、第一副所長、名譽所長、西安黃土與第四季地質研究室顧問等職。

1959年,為了支援大西北建設,朱顯謨毅然告別了生活和工作條件優越的南京,舉家來到地處西北農村的中國科學院西北生物土壤研究所,即現中國科學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前身。對此,國家最高科技獎獲得者李振聲院士曾動情地說:「朱老為了國家的需要,舉家西遷楊凌小鎮,獻身於黃土高原土壤科學研究,深深感動了當時年輕的我,使我堅定了紮根楊凌同樣可以作出世界性科研成果的信念。幫朱顯謨先生搬家的經歷,影響著我一生的科學事業。」

在黃土高原工作的50多年中,朱顯謨實地考察了黃土高原的溝溝坎坎20多遍,三次跨越崑崙,兩度入疆。通過大量的研究,他先後撰寫發表了200餘篇學術論文,著有《塿土》《中國黃土高原土地資源》《黃土高原土壤與農業》等專著。

在研究中,朱顯謨通過對黃土—古土壤性徵的對比及其形成機理以及植被繁生與土壤滲透性和抗沖性的鞏固提高等作用的研究,根據孢粉、石器、歷史地理以及水土流失的定位觀測資料,提出了全新看法。他認為,黃土高原本是黃土物質由西部給源地被季風攜帶至黃河流域上空,通過黃土粉末自重降落、凝聚降落和雨淋降落三種方式沉降堆積而成,是250萬年以來高空泥攔水、水截泥而形成的黃土沉積,即西來塵暴和東來濕氣相遇交鋒的結果。

在其著作《中國黃土高原土地資源》圖片集中,他以圖片的形式展示了「沒有季風就沒有黃塵的降落;沒有植被的及時繁生也就沒有黃土高原」的科學論斷,對黃土和黃土高原的形成提出了風成沉積的新理論。

黃土高原治理「28字方略」

多年來,朱顯謨心中一直有個夢叫「黃河清」。

黃河是中華民族的母親河,是中國古代文明的搖籃。但因位於黃河中上游的黃土高原每年13億多噸的水土流失而使之成為顏色鮮明的「黃河」,特別是公元8世紀以後,黃河下游泛濫、決口、遷徙次數增加,災害頻繁,成為一條害河。新中國成立後,我國治黃建設成就斐然,但黃土高原的水土流失並未得到有效控制,水患未根本消除。

朱顯謨一貫認為治黃問題實質上是黃土高原的土地合理利用問題。「黃土高原嚴重水土流失造成了長期以來『廣種薄收,薄收更廣種』,下遊河堤『越加越高,越高越險,越險越加』『河床愈高,斷流上溯愈快,歷時更長』的惡性循環。」

為此,朱顯謨積40餘年黃土高原土壤侵蝕規律與水土保持、國土整治等科學研究成果和結合群眾的實踐經驗,於20世紀80年代初提出了「黃土高原國土整治28字方略」。其內容是:全部降水就地入滲攔蓄,米糧下川上塬、林果下溝上岔、草灌上坡下坬(下簡稱「28字方略」)。

「28字方略」的重大科學意義在於:它以黃土的形成和發展的理論為基礎,反映了用科技促進區域生態經濟建設的思想,是黃土高原脫貧致富的科學依據;同時,這一理論從原始土壤演變過程的形成機制上形成了「土壤水庫」學說。 「全部降水就地入滲攔蓄」的思想,既能充分發揮水土資源的潛力,又能從根本上消除地面超滲徑流而防止水土流失的危害。

近20年來,朱顯謨曾先後「六論」黃土高原國土整治「28字方略」,逐步發展與完善了其內涵。「雖然大家都有各自的成就,但現在看來,只有朱先生一人把黃河中游水土保持綜合考察隊大家的心愿和希望,通過『28字方略』表達出來了。其原因,一個是他50多年來對水土保持研究鍥而不捨的科學的專註精神,另一個是看起來似乎和科學專註相矛盾的群眾智慧的吸收。」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獲得者劉東生院士如此評價。

朱顯謨心中「黃河清」這個夢,實現路徑是黃土高原整治「28字方略」,其核心是全部降水就地入滲攔蓄。「黃河不清,我死不瞑目!重建黃土高原土壤水庫是治理黃河的根本……」為了這個夢,已是耄耋之年的朱顯謨從未停止對黃土的研究。

「目前(2015年),經過國家實施退耕還林(草)等工程,黃土高原基本變綠,黃河流失土壤泥沙由13億噸減少為3億多噸;依據國內外研究黃河流量與泥沙運送量的平衡值為8億噸來講,黃河已經變清,先生的夢已經實現。」朱顯謨的學生、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副校長吳普特說。

(觀察者網綜合科學網、西北農林科技大學網站等)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觀察者網 的精彩文章:

人類依然有尾巴 11條關於人體的秘密你從前不知道 第1條最驚人
擺脫卑怯,知識分子請睜眼看祖國
逃犯認為越危險的地方越安全 在派出所隔壁小區租房被抓
大連理工大學圖書館閉館修繕每人可借80本書,學生拖箱排隊
國家話劇院4部新作來滬 《谷文昌》《蘭陵王》講述中國故事

TAG:觀察者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