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許是個好辦法,德國最大工會全力推動「1周28小時工作制」
在說這個1周28小時工作制之前,讓我們先回顧一下德國工作時間變遷史:
1980年代,德國一些工會提出了個理念:每個人都少干一點,讓更多的人擁有飯碗。因為當時發達國家的工業轉型如火如荼,大量舊產業的員工面臨「計算機迅速發展、工業自動化水平大幅提高、戰後出生率高峰期」等多種因素結合導致的就業壓力。
1984年,在這個大前提下,德國最大工會IG Metall(五金工會)領導了聯邦德國史上最持久的一次罷工。6萬多罷工者幾乎使德國汽車製造業陷於癱瘓:不少企業被佔領,40多萬名職工被攔在廠外,勞資雙方發生了激烈衝突。最後,這場長達7周的罷工鬥爭最終取得了歷史性的勝利:德國率先實行了部分行業的35小時工作制。
1995年,德國工業領域和政府部門終於全面實行了35小時工作制。
但好景不長,「35小時」預期效應並沒有持久,幾年後,德國的失業人數又開始攀升。2004年時,德國西門子公司與德國五金工會經過艱苦談判,最終決定在西門子下屬的兩個生產手機的企業重新實行40小時周工作制。
時間又過去10年,2014年時德國一項調查顯示,45%德國勞動者期望每周工作時間比35小時還少,其中18.5%的勞動者期望一周工時上限在21小時至34小時之間,有5%勞動者希望一周工時上限能更短。
又過了3年,如今 IG Metall 開始要推動28小時工作制了,不過這次的28小時工作制方案和之前的強推35小時並不同,而是屬於自願性質的福利:
1,固定員工在新制實施後有享受兩年每周只工作28小時的權力,而且這一條必須寫入金屬和電氣行業的工作合同內。
2,時薪不變,自願每周只工作28小時就意味著比35小時少掙錢。
3,對輪班員工、有小孩的員工加大補貼。
IG Metall 主席J?rg Hofmann認為「員工有權得到更適合自己生活節奏的工作時間」。對此,德國勞動部似乎也並不反對,因為根據他們統計的數據,有75萬多臨工(Teilzeit-Beschaeftigte,目前全德國共有480萬臨工)想要獲得更多的工作時間、賺更多錢,同時有100多萬固定員工想減薪縮短工作時間。IG Metall 推動的28小時工作屬於自願性質,也就是說企業必須允許員工1周只工作28小時,不能強制;而員工要求只工作28小時的時候,企業必須答應。這就剛好滿足了打臨工者和固定員工雙方的需求。
下個月(11月15日)關於28小時工作制的談判將正式開啟,但這次談判可能會與1980年代那次不一樣,小型罷工可能在所難免,但發生大罷工的可能性很小,因為大部分企業主目前對此也持樂見其成的態度,只要28小時工作制真的是「時薪不變、願意減少工作時間的員工自己承擔工資損失」就行。


※掃了1年廁所,竟從廁所投幣機偷走3萬多枚硬幣,約23萬人民幣
※太慘烈:被大黃蜂50分鐘內狂叮150次,日本87歲老太不幸去世!
※MH370尚無真相,但最讓人難以接受的推測,如今可能性越來越大!
※你猜,哪只才是真iPhone?憑本事仿的,為什麼說我是山寨貨?
※腦洞太大:銷售帶胸部的棺材,這就是女星凱蒂普萊斯的創業新點子!
TAG:德味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