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部分宇宙丟失物質或被找到

部分宇宙丟失物質或被找到

部分宇宙丟失物質或被找到

超級計算機模擬建立了星系和星團如何在宇宙網中生長的模型。

圖片來源:ANDREW PONTZEN AND FABIO GOVERNATO

如果你在無法找到鑰匙時會感到沮喪,那麼請想像一下天文學家的感受。多年來,天文學家一直沒有找到他們認為宇宙肯定含有的約一半原子。如今,研究人員利用來自早期宇宙的輻射追蹤到了很多丟失的物質。此項研究有助於鞏固人們對宇宙如何隨著時間流逝發生進化的理解。

標準宇宙模型顯示,宇宙充斥著由巨量暗物質構成的細絲網,而星系被鑲嵌在這張所謂的宇宙網中。科學家假定,丟失的原子位於在星際間延伸且由高度離子化氣體構成的瀰漫雲層。這種有著上百萬攝氏度的氣體被稱為「溫熱星系際物質」(WHIM),並且以X射線的形式發出光芒。不過,它非常稀薄,以至於很難被發現。利用能看見紫外輻射的觀測台比如哈勃太空望遠鏡,天文學家能看見足夠的WHIM以解釋約50%~70%的丟失重子,但仍有很大一部分下落不明。

在最新研究中,來自英國愛丁堡大學的團隊試圖利用一種完全不同的光照來源——宇宙微波背景(CMB)挑出細絲網路中的WHIM。隨著宇宙膨脹,CMB中的光子拉伸到更長的波長,並且冷卻至比絕對零度高出幾攝氏度的溫度。當這些光子擊中宇宙網中的電子時,它們會獲得能量。同時,光子的波長被小幅度縮短。這一現象被稱為蘇尼亞耶夫—澤爾多維奇(SZ)效應。通過尋找SZ效應,研究人員可以追蹤宇宙網中的WHIM。

SZ效應極其微弱,僅使光子波長縮短了約1/10000000。為獲得足夠強的信號以便觀察到SZ效應,研究人員利用了斯隆數字巡天計劃發現的100萬個星系對,並將其圖像堆放在一起。所有星系對均被類似距離隔開。可以確定的是,他們能在合併的圖像中發現SZ效應,並且估測了令冷微波光子改性的熱重子物質的數量。近日,研究人員在預印本伺服器arXiv上報告了這一發現。

研究表明,宇宙網中的物質密度約是平均值的6倍。這足以將30%左右的丟失物質包含在內。不久前,一項發表於arXiv的獨立研究利用SZ技術對26萬個星系對進行了分析,並且得出類似結論。

來源:科學網

生物易構(bioeg.cn )現推出:定製化高校採購管理平台、科技資源共享服務平台等科研互聯網定製平台服務,詳情請致電TEL:025-84981806

合作案例:中國藥科大學 |江南大學 |南京郵電大學 | 南京工業大學 |金陵科技學院 |南京市科技成果轉化服務中心 |無錫市新吳區管委會 |紫金方山科技創業特別社區 |凱基生物 |上海易利生物 |南京賽博生物

部分宇宙丟失物質或被找到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Science 的精彩文章:

昂貴藥物使副作用更加嚴重
中美團隊開發無創血檢高效診斷肝癌,有望運用於其他腫瘤診療
北大校長:「雙一流」最根本要營造良好氛圍,產生卓越的學術
生物晶元檢測:從唾液中找出病原菌

TAG:Scienc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