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沂蒙民間傳統工藝生態研究

沂蒙民間傳統工藝生態研究

中國的銀飾、銀器製品歷史悠久、製作精美,深受廣大人民群眾喜愛。在機械化生產替代手工勞作的今天,那些能工巧匠以及他們的手工技藝,正漸行漸遠,難以尋覓。在沂水縣崔家峪鎮西荊山頭村,69歲的劉成修仍堅守著祖上傳承下來的這一老手藝,是當今農村為數不多的銀匠。

1.工藝溯源

我國銀飾、銀器的製作使用歷史,大致可以追溯到戰國時代。

據相關考古發掘資料顯示,在河南輝縣的戰國墓里,曾出土了包金鑲玉嵌琉璃銀帶鉤;山東曲阜魯國故城戰國墓里,出土了猿型銀飾;內蒙古格爾旗西溝畔匈奴墓里,出土了9件戰國時代趙國的銀飾;陝西神木納林高兔戰國晚期匈奴墓里,出土了銀虎、銀鹿、銀環等。

在山東淄博窩托村西漢齊王劉襄墓里,也曾出土了100多件銀器,其中秦始皇三十三年製造的鎏金刻花銀盤以及帶有鎏金紋飾的小銀盤,表明了我國銀器製作的高水平。

唐代是中國歷史發展的黃金時代,同樣也是我國銀器製作的繁榮期。

據考古發現的銀器實物表明,唐代的銀器不論在設計上還是在做工上,都達到了相當高的水平,這個時期不僅銀器的品類多,而且各種紋飾圖案也都非常的精細。 由於唐代經濟昌盛,地域遼闊,銀器的分布也很廣泛,各種銀器皿以及頭簪、頭釵、耳環、耳墜、項鎖、項圈、手鐲、臂環、腳環等銀飾品,充分反映了唐代銀器製作的工藝水平和成就,成為中國銀文化史的代表。

到了宋元時期,銀器的製作逐步商品化,從前只有皇室貴族才使用的銀飾品,在民間開始流傳佩戴,與前代相比,這個時期的銀飾品無論是內容、圖案、還是技術風格,都發生了較大的變化。 同時,銀飾品的主題也逐漸增多,有花鳥魚蟲、亭台樓閣、宗教人物以及各種紋飾、圖案,還有詩情畫意的詞句,鑄、刻、雕、焊接等工藝也得到了較大的提高,而且宋元銀飾設計新穎,造型優美,每件銀飾上的圖案都有吉祥寓意。

明代金銀飾品及器物製作工藝在傳統技術上得到了提高,表現出簡明、快捷、線條分明的特點。 同時,規定了工匠制度,要求各地金銀匠輪流到京城服役,為時六個月。

到了清代,由於經濟的不斷發展,各種手工藝的水平也達到了登峰造極的程度,金屬的雕刻、鏤空、花絲、琺琅等獲得了較大的發展。康熙、乾隆年間,銀器、銀飾品的使用不再是貴族階層的專利,而是步入了每個家庭,不分貧富貴賤三教九流,女人頭戴銀頭飾、男人腰佩銀掛件已成為一種時尚。銀樓、銀作坊、銀店分布全國各地,做工也越來越多講究,扭、錘、穿、拉、嵌、鍍、包銀都得到了發揮。銀飾文化在民間大展宏圖,大放異彩,構成了中國傳統銀飾文化的主要內涵。

2.製作工序及技藝

手工製作一款獨一無二的銀飾,工序也是相當繁複,整個工序包括了構圖、選料、塑形、燒制、冷卻、打磨拋光、雕刻到最終成型,雖說是一個簡單的首飾,也要花費很大的工夫。據劉成修介紹,手工銀飾、銀器的工藝流程大致可分為這樣幾個步驟:

第一步:備料。要製作銀器或頭面銀飾,首先要選擇帶有「足紋豐」字樣的足色白

銀。如果銀子成色不足要通過處理將其提純,使銀料的成色變成足色。只有足色的白銀,才能製作出上等的銀飾和銀器。

第二步:熔化銀子。先把銀料放入熔爐內,經過1200度的高溫,將銀料化成銀水,化至「清臉」。然後用專用工具把銀水從爐中取出,澆鑄成銀板或銀條。

第三步:煅打:通過煅打將銀板或銀條打製成銀片和細銀條,再用拔絲板將銀條拉成銀絲,直至拉成頭髮一樣粗細的花絲。這些都是製作銀飾或銀器的所需材料。

第四步:銀飾、銀器的初步成型。劉成修說,各種各樣的銀飾、銀器都有著不同的加工方法。比如做一把銀酒壺,首先把預製成的厚度為0.8毫米的銀片,按工序初壓成型,每衝壓一次,要用火加熱一遍,每次加熱至銀片發紅為止,反覆衝壓、加熱,一直到成型為止。

第五步:焊接。焊接的方式就是用一台以豆油、花生油或是煤油為燃料的燈,用吹筒將銀焊片、條、粉等,焊接各類不同形狀的首飾,焊接主要用於拼湊組件、粘花鳥蟲魚等。焊接的方法分兩種:一是普火,二是點焊。普火的方式就是把要焊的物體通體燒紅,使「焊葯」熔化粘接;點焊的方式是把燈火的一部分單獨吹向焊接點,使「焊葯」熔化。其火候分為文火和武火。文火指部分加溫,武火指大面積加溫,具體方法就是把銀焊葯放置在所需的位置,用吹筒將燈花吹向焊接點,至焊葯熔化適當為止。

第六步:花樣製作。銀器、銀飾的花式紋樣分三個類別:壓花、刻花、焊花。具體又分為陰花和陽花。陰花指的是花、字、紋低於物體的平面,陽花則是高於物體的平面。

銀飾、銀器製作完成後還要經過打磨清洗拋光,這樣一件精美的銀飾銀器才算完成。手工製作的銀飾、銀器有著不可替代的優勢。不像機器生產的銀飾品一樣模型相對比較單一,由於是純手工製作,同款型的每個首飾都是獨一無二的,成為手工銀飾的最大特色,每款銀飾品都有自己的寓意和特色。

3.傳承之路

1948年,劉成修出生在沂水縣崔家峪鎮西荊山頭村。他的老爺爺叫劉治贏,在清朝時期是沂水一帶很有名氣的練武之人。當地流傳一句話「能過九山九口,不在荊山頭村走」,意思是能闖九山九口的人,也打不過荊山頭村的劉治贏,形容他的武功相當厲害。劉治贏為人正直豪爽,曾剷除過當地的一個惡霸。後來,他感覺到僅憑著一身武藝不能養家糊口,於是就拜師學藝,成了一名銀匠。

劉成修的爺爺叫劉范涼,出生於1866年,他傳承了父親劉治贏的手藝,也成為一名銀匠,靠手工製作各種銀飾銀器謀生。劉范涼共有五個兒子,而傳承他手藝的只有大兒子和三兒子。

劉范涼的大兒子叫劉文剩,生於1908年,是劉成修的父親。手藝傳承到劉文剩這一代,劉家的銀飾生意越做越大。上世紀二三十年代,劉文剩在沂水城裡有銀樓(專業加工銀飾銀器的門店),直到日本鬼子侵略中國時,銀樓就關閉了。新中國成立後,劉文剩在濟南省府前街開辦了一家銀樓,但只經營了兩年,因政策的因素也關閉了,門頭房以200斤小麥的價格賣掉了。

從濟南回到沂水後,劉文剩就一直在家裡從事銀飾、銀器的加工製作。劉成修在8歲時就跟著父親學銀飾製作,時不時打個下手,耳濡目染加上父親的精心傳授,他逐漸也掌握了銀飾製作技藝,但他並沒有像父親一樣專心做銀匠,而是做了一名人民教師。

1994年,劉成修以勤工儉學的形式,暫時脫離講台,在沂水縣城開辦了銀器、銀飾加工門頭,此時,86歲的父親劉文剩仍然可以在門頭髮揮著技能,他一直到2001年94歲離世前,都在製作銀飾。

2008年,劉成修從教師崗位退休後,就在家裡專心製作銀飾,他重拾手藝不是為了謀生,而是為了將祖輩留下來的技藝一代代傳承下去。

2016年12月,劉成修家傳的手工製作銀飾被列入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劉成修為該技藝的第四代傳承人。

4.探究:民間銀飾的文化內涵及技藝傳承

中國傳統的民間銀飾,有著深厚、廣博的文化底蘊。它蘊含著中華民族的理想與思維,有一種無形的文脈在延續。幾千年來,民間銀飾在歷史的長河中被熔煉,並不斷創新升華,在人們的生活中起到不可或缺的作用,滿足了人們的物質需求和精神崇拜。作為中華民族民俗文化之一的銀飾文化,記錄著人類歷史發展的軌跡、風俗民情,承載著歷史、社會、宗教等豐富的文化內涵。

民間的銀飾除了具有較高的藝術價值和實用價值外,還蘊含著吉祥、祛邪、祈福、佑護等文化內涵。民間銀飾作為吉祥物的社會功用的體現,正是民間銀飾文化千百年來得以流傳至今的重要原因。隨著時間和文化的積澱,一些銀飾的造型、紋樣漸漸被賦予了特定的意義。比如一枚戒指、一對手鐲、一對耳墜、一支發簪,既給人們帶來了美麗,也拉近了人與人之間的情感,它們不僅是飾物,更是人們傳情達意的寄託,交流感情的信物。可以說,每種銀飾的背後都隱藏著寓意,都承載著人們的情感和希冀。

古往今來,人們對生活最樸素的願望就是吉祥,這種民俗觀深深地紮根於國人的心底並成為一種普遍的信念。所以在銀飾上都有有求福壽、求吉祥的文字或圖案,這些吉祥符號內容豐富,題材廣泛,充滿著銀匠們的智慧。一件銀飾就是一件吉祥物,都表達著人們對美好生活的憧憬與嚮往。

一個火爐,一把鑿子,一個鏨子,一把錘,利用簡單的工具,憑藉靈巧的雙手,銀匠師傅就能把白銀加工成精美的飾品。在過去,銀匠們都是以手藝謀生,並把手藝代代相傳,祖祖輩輩以此為業,養家糊口。然面,隨著社會的發展,老手藝也在慢慢消失。年輕人都外出打工,沒有人再願意學這類手藝。像劉成修這樣的老銀匠,目前在臨沂為數不多,他即使想把自己 的手藝傳授出去,也沒有年輕人願意學。

另外,隨著科技的進步,銀飾手工製作受到了機械製作的強烈衝擊,令傳統手工銀飾在市場上失去了競爭力,這也是沒有人願意去學這門技藝的主要原因。

面對當前民間銀飾技藝傳承的現狀,需要採取一些必要的措施,比如政府有力的扶持,相關政策的保障。銀飾技藝是先輩留給我們的寶貴文化遺產,我們有責任保護傳承。社會可設置銀飾技藝的培訓機構,改變「一對一」授藝的傳承模式,對那些想學習銀飾技藝的人進行集中傳藝,形成良好的氛圍,這樣,更有利於銀飾技藝的傳承。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沂蒙文化專刊 的精彩文章:

TAG:沂蒙文化專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