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這位德國建築師將長城腳下荒廢了25年的農舍打造成了理想中的家,你心動了嗎?

這位德國建築師將長城腳下荒廢了25年的農舍打造成了理想中的家,你心動了嗎?

| 這才是歐美|

用親歷告訴你一個真實的歐美

生活在現代都市的人們,彷彿鋼筋水泥之中的困獸,被生活一步一步驅趕著向前,偶有時間靜下來,不免會想:這真的是我所追求的生活嗎?

近兩年大熱的韓綜《三時三餐》

7年前,來自德國的建築師Christian Taeubert一家就在思考這個問題。

他在中國生活了12年,並在這裡結婚生子。

Christian一家

經過一番思考,夫妻倆得出的答案是:

長城腳下才是他們理想的居住地。

於是,Christian和中國太太一起

直接打開谷歌地圖,搜索長城周邊的房子。

北京南面長城腳下,一個破敗許久的農民房就這樣進入了他們的視線。

夫婦倆花了兩年時間,

將這棟荒廢了25年之久的房子改造成了夢想中的家。

我們一起來聽聽這個家的故事:

當時,妻子Sun Min正懷著第一個孩子,

夫妻倆想趕快逃離霧霾嚴重的北京市區,

他們在地圖上發現,

長城南面有許多樹木和房子,

於是就去了那裡。

那是一個山谷里的小村落,

面朝長城,有一條河穿過。

雖然從北京市區開車一小時就到了,

但這裡非常原始,環境也好。

他們找到了地圖上的房子,

發現它破敗不堪,

於是找到村長,

通過廣播聯繫上了屋主。

一下籤了10年的租約。

100平米的房子,建造於上世紀70年代,

荒廢了25年之久,缺水少電,

夫婦倆第一步將房屋進行了拆除,

只保留了原始的牆面和木結構的屋頂。

Christian表示自己不喜歡過度裝飾,

欣賞時間留下的痕迹,

所以在改造的時候保留了歲月留下的斑駁,

只使用了磚塊、木料、鋼鐵等最簡單的材料。

進門的客廳里,

可以看見一張舒適的沙發,

夫婦倆喜歡坐在上面,

看著孩子在屋裡屋外玩耍。

他們還加上了中國元素:

用紅磚砌了「炕」,樸素而溫暖。

男主人Christian曾是一名木匠。

他更喜歡自己動手打造各類傢具

他把窗戶延伸進屋子裡,

孩子坐在寬厚的木頭隔板上看書,

使閱讀更加愜意。

廚房裡的柜子和操作檯面

也都出自他之手。

屋內的桌椅,是用拆下來的老木頭拼起來的,

重新上漆,別具特色。

談及打造這個家的初衷,Christian如是說:

我小時候,在德國的農村里長大。

我知道大自然對於一個孩子意味著什麼。

慶幸的是,

我和太太雖然來自完全不同的文化背景,

卻能在彼此的未來中找到共鳴:

我欣賞成長過程中自然而然的打磨,

所以我沒有為兒子制定任何的規矩,

在與自然打交道的過程中,

他們完全可以茁壯成長。

他們可以在這裡打滾、攀爬、奔跑,

而不是面對城市裡冷冰冰的高樓大廈。

是的,這個家其實是一個父親的良苦用心,Christian試圖讓兒子更好地親近自然,釋放天性,無拘無束地自由成長。

為兒子安裝的滑索

夫婦倆最開始在打造這個家時,

就想著要給孩子一個可以肆意玩耍的地方。

他也可以帶著心愛的滑板,

在鄉間的小路上穿梭,

跌倒了就自己爬起來。

小孩的玩具,

原始而自然,很多手工創作。

Christian有意培養孩子們的動手能力,

經常和他們一起探索。

Christian如此評價自己的這個理想之家:

當周一到周五在忙碌的工作中匆匆流逝,

我總是迫不及待想要回歸自己的村間小屋,

這裡已經成為我們生活中的留白,

即使什麼也不做,也可以補充滿滿的能量。

我們家不請保姆,自己洗衣做飯,

晚飯就在院子里吃燒烤,兒子也一起幫忙。

我們喜歡拉著朋友舉行大型的燒烤聚會,

我的太太會準備豐盛的料理,

小孩子忙前忙後,

享受勞動得來的美味。

很多年前,

長城是我這個外國人對中國的第一印象。

難以想像,

我們能在離長城這麼近的地方,住了好多年。

每次回到這裡,我們都充滿感激。

對於Christian來說,

長城腳下的這個家是他生活中的留白,

多麼美妙而貼切的比喻!

而我們,

被各種瑣事填塞的滿滿當當的都市生活,

又該如何留白?

-推薦一個不錯的公號-

最真實的美國經歷,道盡美國好與壞,

最真切的美國感悟,說盡美國是與非。

我們是一群生活在美國的中國人,

正在用親歷親記,

告訴你一個真實的美國。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這才是歐洲 的精彩文章:

為什麼荷蘭人一個禮拜工作4天不到,卻還很有錢?
人人都嘲笑她的外表、踐踏她的夢想,可就在她踮起腳尖的那一刻,全世界為她鼓掌!
為什麼德國製造口碑那麼好?
文明的差距有多大?英國文化帶給我的觸動

TAG:這才是歐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