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度超級高的裝訂方式
本文作者「龍王」,歡迎去豆瓣App關注Ta。
風琴裝是從Concertina Binding翻譯過來,應該是因為褶皺結構上的相似性而得名吧。風琴裝不難,使用起來自由度卻非常高。或許風琴裝的結構不那麼適合普通的本子,但用來做些有趣的東西就再好不過了。
Concertina
下面開始教程。
材料:封面卡紙(210g大地紙)、風琴結構紙(125g牛皮紙)
工具:鋼尺、美工刀、鉛筆、牛骨摺紙刀、白膠、筆刷
1.將風琴結構紙裁成A5大小,封面卡紙裁成A6大小。紙絲方向如圖,這樣利於之後的摺疊和粘合。
2.裁好的風琴結構紙長邊是21cm,在兩條長邊上做標記:先距一端1.5cm畫一點,然後每隔1cm畫一點,直到剩餘的部分為1.5cm長,每邊19個點,兩邊共38個。注意點的位置要盡量準確。
3.用鋼尺對準相應的兩個點,用牛骨刀划出摺痕,把19條摺痕都劃好。
4.各摺痕一正一反摺疊,完成後是圖中的樣子。
5.在最邊上一格的外側刷白膠,與一張封皮粘合。
6.另一邊的封皮粘合上去,風琴裝的基本結構就完成了。
接下來看如何使用這個結構吧。
如果想把風琴裝做成本子,在每個褶皺間粘上一張紙就好了。不過就製作本子來說,風琴裝與其他裝訂方式相比會弱一些。
但風琴裝可以做更多有趣的東西。比如粘上字母,做成這樣的生日卡片。
再比如這樣一排正一排反的粘上水紋的紙條,開合伸縮時就像水在波動一樣。
如果不希望風琴裝太「鬆散」,也可以使用一整張的封面。注意書脊要比緊密摺疊在一起的風琴結構厚一些。
風琴裝是一個骨架型的結構,可以往褶皺上自由的黏貼一些東西,因此也很適合用於搜集旅行中的車票、門票等等。只要黏住一窄條,以後正反兩面仍然都能看到,感想之類的也可以用便利貼補充進去。還可以用風琴裝裝訂一首詩,把零散的詩句粘合上去,想來也會不錯哦~
一些說明:
1.風琴結構中,褶皺的數量和寬窄可以根據需要調整,但摺痕應是奇數條,這樣才能順利安裝封面。
2.如果摺疊後,發現風琴結構的天頭地腳不夠整齊,可以先裁齊,根據裁齊後的尺寸裁出合適大小的封皮,再進行粘合。
3.如果希望做出更精緻的風琴裝,可以考慮用包裝紙包住灰板做封皮(像之前的經折裝相冊那樣),粘合上風琴結構之後,再在封皮內側粘上襯紙。
參考資料:
《The Bookbinding Handbook》 Sue Doggett
《Books without Paste or Glue》 Keith A.Smith
(全文完)
本文作者「龍王」,現居上海,目前已發表了28篇原創文字,至今活躍在豆瓣社區。下載豆瓣App搜索用戶「龍王」關注Ta。


※豆瓣日記:小窗晴綠
※豆瓣日記:從《瘦子》說開去
※豆瓣日記:紙 克重的應用
※豆瓣評論:文明6:一個全新的開始
※豆瓣日記:俄羅斯的冬天
TAG:每日豆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