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天下 > 葉兆言:「紅塵晝昏,中逵泥濘」寫盡了昔日南京的繁華

葉兆言:「紅塵晝昏,中逵泥濘」寫盡了昔日南京的繁華

黃龍元年十月,也就是公元229年的十月,遷都南京的孫權,搬進了「建業太初宮居之」。太初宮不是一個什麼了不得的宮殿,它很簡陋,原先只是一個兵營。具體位置,大約在今天南京洪武路與中山東路的交匯,或南或北,兩種說法並稱。到了赤烏十年,也就是247年春,太初宮年久失修,木柱朽腐,不得不加以重建,於是孫權又搬進了南宮,所謂南宮,就是太子宮。

東吳時太子宮在南面,所以叫南宮。267年,孫權不在了,長眠在紫金山一個小山坡上。經過幾番折騰,經過孫亮和孫休,皇位落到後主孫皓手裡,他此時已當了三年皇帝。孫皓的這個皇位來得也不容易,他爹孫和是廢太子,被廢被殺,孫皓這孫子當得也不容易,他是帶著一股怨氣來當皇帝的。

跟他爺爺不一樣,孫皓喜歡弄點事情出來。剛開當皇帝,還很發憤圖強,很勵志,「撫恤人民」,「開倉振貧」,「減省宮女」,頗有點政跡。漸漸就不太像話,開始擺譜了,開始對自己的住處感到不滿意,開始大興土木,開始大擺皇帝威風。到了這年「夏六月,起新宮於太初之東」。新宮又稱昭明宮,太初宮西有太子西園,還有冶城和石頭城,又進一步「開城北渠,引後湖水激流入宮內,巡繞堂殿」,結果自然就是史書上記載的「窮極伎巧,功費萬倍」。

孫吳時期的南京,由多所不同性質的宮城壘構而成,雖然在《建康實錄》中,也述及到一條都城軸線,從苑城南門經宣陽門至朱雀門,因為只是後代文獻,與「都城周二十一里十九步」的記錄一樣,並不確切。作為一個國家的首都,建業城還有待於逐步完善,《世說新語》上就有這樣的故事:

宣武移鎮南州,制街衢平直。人謂王東亭曰:「丞相初營建.無所因承,而制置紆曲,方此為劣。」東亭曰:「此丞相乃所以為巧。江左地促,不如中國,若使阡陌條暢,則一覽而盡;故紆餘婁曲,若不可測。」

這裡說的宣武是東晉的桓溫,王東亭則是寫《伯遠帖》的王珣。這段對話為研究者所重視,被認為是早期南京城形制不規整而且御道紆曲的證據。東吳亡於280年,東晉從317年開始,相差只有三四十年。很顯然,東晉時期南京城的不規正,不是想像中那樣橫平豎直,恰恰是孫吳多宮制的生動寫照。東晉對於東吳自然會有繼承關係,孫吳的多宮建築風格,很難一下子全部消除,因此東晉雖然是從西晉演變過來,已經有了大量的北方元素,它的新都不像中原都市那樣「街衢平直,研陌條暢」,也就在情理之中。

事實上,在東吳的南京城中,因為有太初宮,有苑城,有昭明宮,有太子西園,還有太子南宮。這幾處宮苑之間,顯然不可能存在著明確的中軸線,多少有些七零八落。加上孫權一直崇尚簡樸,在城市建設上缺少創新和想像,基本上也是能湊乎就湊乎。孫吳時期的都城建業,在總體格局上,除了「江南地促」,不能和當時北方的中原相比,應該還與中國古代都城的「多宮制」傳統有關。

明《金陵古今圖考》中的《東吳都建鄴圖》

多宮制屬於中世紀之前的築城風格,譬如漢長安古城,就是典型的多宮制都城,城內大部分空間都被名稱各異的宮殿佔據,不同功能的宮殿,分布在都城的不同部位,它並沒有像後來的魏晉,以及更後來的明清皇城那樣,把主要建築都集中在一個大的宮城之中。又譬如東漢的洛陽城,能夠確認的獨立宮殿區,至少也有南宮北宮和永安宮,這種形制無疑都還屬於多宮制。

因此,與後來的皇城相比,建業城對古代的繼承更多,它更傳統更古老,同時也相對陳舊和落後。東吳時期的南京城,在某種意義上,既代表著一個新的南方都市誕生,同時也意味著中國古代都城的最後絕唱。很顯然,就都城的設計而言,在城市規劃和建築風格上,它已經遠遠落後於北方的曹魏。

想像一下東吳時期的建築材料吧,那年頭,青磚已燒制出來了,顯然還是很珍貴,非常珍貴,只能用在溝墟的關鍵位置,用於墓穴,用於皇宮的殿基和牆基,用於水井和水道。最常見的城市建築應該還是夯土牆,應該是茅草棚,所謂城牆,可能有,更可能沒有,真要有,也就是一些象徵性的竹籬笆。東吳時的南京城,因為後來左思《吳都賦》近乎浪漫的吹噓,過於詩意,一直處在一種失真的狀態。

南京城從一開始就是一種文化,就是說的比實際更好,描寫得比真實更精彩。從一開始,就離開不了藝術加工。左思把東吳時期的南京寫得太漂亮,這個太漂亮有兩層意思,一是文章確實漂亮華麗,因為寫得漂亮華麗,「於是豪貴之家競相傳寫」,頃刻之間就洛陽紙貴。據說原來每刀千文的紙,一下子便漲到兩千文,漲到了三千文,即使這樣也仍然傾銷一空,大家只好到外地去買紙。有了左思的《吳都賦》,別人都不敢再寫同樣的文字,文章也怕貨比貨,那些已完成的描寫當時南京的文字,因為左思《吳都賦》太有名,結果被完全淹沒,沒有人再去提及它們。

然而文章太漂亮的另一層意思,過於誇張和渲染,真實的南京城,當時肯定沒有那麼文明,沒有那麼傳奇,沒那麼牛B:

於是乎長鯨吞航,修鯢吐浪。躍龍騰蛇,鮫鯔琵琶。王鮪鯸鮐,鮣龜鱕?。烏賊擁劍,鼊鯖鱷。

僅憑以上《吳都賦》中的這些文字,你根本感覺不出當時南京城可能會有的模樣。你很可能被它嚇唬住了,驚呆了,接下來文字稍稍好理解一些,開始有一點形狀,有點貨真價實:

抗神龍之華殿,施榮楯而捷獵。崇臨海之崔巍,飾赤烏之韡曄。東西膠葛,南北崢嶸。房櫳對櫎,連閣相經。閽闥譎詭,異出奇名。左稱彎碕,右號臨硎。雕欒鏤楶,青瑣丹楹。圖以雲氣,畫以仙靈。雖茲宅之夸麗,曾未足以少寧。思比屋於傾宮,畢結瑤而構瓊。高闈有閌,洞門方軌。朱闕雙立,馳道如砥。樹以青槐,亘以綠水。玄蔭眈眈,清流亹亹。列寺七里,俠棟陽路。屯營櫛比,解署棊布。橫塘查下,邑屋隆誇。長干延屬,飛甍舛互。

即使這樣,仍然華而不實,仍然空話連篇,所謂傳頌千古的好文章,有時候也禁不起仔細琢磨認真研究。好文章有時候就是人云亦云,大家都說好,便沒人敢說不好。《吳都賦》確實是描寫早期南京最經典的一篇文章,你可以不喜歡它的文風,但是後人說起南京的往日繁華,幾乎不可能繞開它,不是直接引用文字,便是間接轉述它的敘事。《吳都賦》中有兩句話常常被人拿來介紹當時的南京,雖然還是誇張,還是不太真實,卻寫出了當時南京繁華的神韻。

揮袖風飄而紅塵晝昏,流汗霢霂而中逵泥濘。

自古「繁華」二字,後邊喜歡再加一個字「夢」。繁華常常就是夢,就是春夢,就是空想。歷史是真實,有時候也只是想像。不妨想像這樣的情景,大家揮一揮袖子,立刻塵土飛揚,颳起了沙塵暴,這得要多少人。天氣太熱了,男男女女都在流汗,汗珠滴在地上,彷彿,剛下過一場雷陣雨,地面上頓時泥濘滋積。寫盡了昔日繁華,為東吳時期南京城,留下了一條最好的註解。

關於左思在什麼時候寫下了這篇《吳都賦》,時間上還有些爭議,《晉書·左思傳》和《世說新語》兩者的說法並不一致。古人看法不同,今人的看法也不同,傅璇琮先生考證,《三都賦》成於太康元年,也就是公元280年,吳國滅亡之前。杭州大學姜亮夫先生則認為應該作於291年,這時候東吳已亡國,已經不復存在。一部並不是特別真實的《吳都賦》,最後能夠如此引人注目,充分說明了文學作品可能會有的巨大力量。

南京六朝博物館

當年南京城的相對繁華,其實還是有案可稽,三國時期總是在打仗,孫吳立國之後,在南京定都,對「強兵足食」有了更深刻的認識。早在黃武五年,也就是公元226年春,定都南京的三年之前,孫權曾下過軍令,說「軍興日久,民離農畔,父子夫婦不能相恤,孤甚愍之,今北虜縮竄,方外無事,其下州郡,有以寬息」。意思就是趁著戰事休整,趕快發展經濟,趕快休養民生。具體做法就是在其統治轄區內,尤其是在京師建業周圍,廣泛推行屯田,增加財政收入,保障軍糧供給。

後三國時代要相對和平一些,連年戰亂,三國都在勞民傷財,都覺得有些吃不消,都意識到了休養的重要。隨著孫吳推行屯田制,建業地區的農田水利事業,有了前所未有的發展。在今天南京江寧區湖熟鎮,置典農都尉,在高淳區固城鎮,置屯田都尉。都尉一職在秦漢以前,屬於中高級武官,到了漢以後,變化很大,典農都尉和屯田都尉,相當於後來的縣令和縣長。

不管怎麼說,在中國古代,一千條一萬條,糧食都是根本,糧食問題解決了,其他問題也迎刃而解。有了充裕的糧食供給,以南京為首都的東吳,北與曹魏抗衡,西和蜀漢爭雄,同時又有效地剿撫山越,開始變得越來越強大。這充分說明,三國時期,不止是打仗,不止是爭奪地盤,經濟建設同樣重要。

東吳時期的南京居民,主要分布在南京城南,建業南五里有山崗,其間平地,正好適合吏民雜處。又有大長乾和小長干,大長干在城東,小長干在城西,也就是說,秦淮河以南長干里一帶,貴族和平民聚居,富人和窮人同處。今天的東西干長巷,想必就是當年長干里留下的印記。必須強調的是,南京城裡現在並沒有長干巷,只有東干長巷和西干長巷,這兩條巷子緊挨著歷史上的大小長干。為什麼叫干長巷,而不是古名稱的長干巷,有諸多解釋,並沒有定論。

當時南京的交易市場,分布在人口稠密交通便利之處,主要集中在秦淮河兩岸。《景定建康志·疆域》關於「市鎮」有這麼一句話:

吳大帝立大市在建初寺前,其寺亦名大寺市。

相對於「大市」,自然還會有小市,市場的活躍程度,往往最能充分體現一個城市活力。東吳時的南京,有了大市和小市,建業城變得十分熱鬧:

於是樂只衎而歡飫無匱,都輦殷而四奧來暨。水浮陸行,方舟結駟。唱棹轉轂,昧旦永日。開市朝而並納,橫闤闠而流溢。混品物而同廛,並都鄙而為一。士女佇眙,商賈駢坒。紵衣絺服,雜沓傱萃。輕輿按轡以經隧,樓船舉颿而過肆。果布輻湊而常然,致遠流離與珂珬。?賄紛紜,器用萬端。金鎰磊砢,珠琲闌干。桃笙象簟,韜於筒中;蕉葛升越,弱於羅紈。?譶澩?,交貿相競。喧嘩喤呷,芬葩蔭映。

粗粗地瞅一眼以上《吳都賦》中的華麗文字,你根本不用完全明白字面意思。僅僅靠猜想,你就能夠感覺到撲面而來的古代繁華。那種熱鬧和熱烈氣氛,一幅又一幅凝固了的古典油畫。「登東歌,操南音」,「荊艷楚舞,吳愉越吟」。東吳曾有過那麼一段非常美好的日子,那時候,南京的天空是晴朗的,南京的空氣是甜蜜的。有一點歌舞昇平,有一點繁花似錦,這顯然是一個嶄新的城市,在當時甚至都可以算一個國際化的大都市。

店肆林立,百貨齊全,不但有本地的土特產,還彙集了來自五湖四海的南北貨。士女商賈,紛至沓來, 投入市場的手工業商品,有錦綾絹麻,有酒鹽醋醬,有車,有磚瓦,有棺槨,有鐵器銅器木器。秦淮河北岸除了大市,小市十餘處同樣精彩紛呈,谷市,牛馬市,紗市,鹽市,還有花市鳥市。沿江碼頭上停滿了商船,來自長江中上游,來自閩廣,來自海外。此情此景,真所謂北貨和南客,西鶼而東鰈,無遠不至,要什麼有什麼。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騰訊·大家 的精彩文章:

侯虹斌:偶像戀愛都要管的人,現實生活應該不太順吧
尼德羅:清華附小的蘇軾報告,一場被放大的搶跑運動
李華芳:比起他靠經濟學賺到的錢,諾獎那點錢算什麼
顏純鉤:一心一意讓他贏在起跑線,可能反而毀了他的無價之寶

TAG:騰訊·大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