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英特爾生產17個量子位超導晶元,現已交付合作夥伴

英特爾生產17個量子位超導晶元,現已交付合作夥伴

李杉 編譯自 TechCrunch

量子位 出品 | 公眾號 QbitAI

英特爾量子計算項目有了新進展。

今天,英特爾宣布開發了新17個量子位的超導晶元,並且剛剛向這一領域的合作夥伴荷蘭量子計算和量子互聯網研究中心QuTech交付了晶元。

雖然,這並非計算能力和應用層面的巨大進步,但仍是向實際生產可以交付的系統邁出的重要一步,使之不再局限於實驗室里的科研成果。

在量子世界,17並不是個了不起的數字,與其他量子計算機系統相比,這款晶元也並沒有什麼過人之處。英特爾只是對該公司在晶元的設計和製造領域的歷史和無可爭議的技術感到高興,而他們的新一代計算架構也終於取得了成功。

「我們依賴的是自身在硬體工程方面的專業技術。」英特爾量子計算硬體負責人Jim Clark說,「我們正在計算堆棧的各個方面開展工作,包括晶元、控制電路、系統架構和演算法。」

雖然英特爾不會像酷睿處理器一樣每年推出新款,但二者的確有很多重疊。「我們的基礎設施讓我們可以適應不同的材料和封裝。」克拉克說,「如果你想到某種可能對量子位晶元有好處的材料,英特爾可能已經在這方面擁有成熟的工藝,至少也擁有一些經驗。」

由於量子計算目前主要處於理論階段,所以要實現發展並非易事。正因如此,像QuTech這樣的合作夥伴才至關重要。英特爾並不缺乏人才,但在一家重要的理工大學設置專門的設施,可能更加適合培育這種前沿技術。

雙方的基本關係是:英特爾負責開發晶元,QuTech則會使用最新的演算法、模型和儀器進行測試。

QuTech告訴英特爾:「這很好,但我們至少需要14量子位才能進行接下來的工作,在這樣或那樣的情況下,我們看到了很多干擾。」於是英特爾就會記錄下來,幾個月後又提供新的晶元。如此循環往複。

英特爾量子硬體主管Jim Clarke手持17個量子位的超導測試晶元

當然,這只是個簡化的過程,畢竟具體的細節目前無法詳細闡述,但這的確是一個良性循環。得益於英特爾強大的生產能力和QuTech的研究成果,英特爾的晶元過去兩年在可靠性和性能方面都大幅提升,而晶元架構、系統基礎架構(例如互聯和測試方法)也都實現了進步。

當然,這些量子計算機還沒有從事任何實際工作,它們必須在接近絕對零度的環境下運行。但第一個問題不會讓人感到局限,反而令人興奮;令人意外的是,第二個問題其實已經不再難以克服。

因此,現在已經可以將多量子位量子計算系統封裝到一個油桶大小的空間內,然後冷卻到極低的溫度。

要全面進入量子計算時代仍然任重道遠,但由於市場前景十分巨大,英特爾這樣的公司必然會對此大舉下注。

加入社群

量子位AI社群9群開始招募啦,歡迎對AI感興趣的同學,加小助手微信qbitbot3入群;

此外,量子位專業細分群(自動駕駛、CV、NLP、機器學習等)正在招募,面向正在從事相關領域的工程師及研究人員。

進群請加小助手微信號qbitbot3,並務必備註相應群的關鍵詞~通過審核後我們將邀請進群。(專業群審核較嚴,敬請諒解)

誠摯招聘

量子位正在招募編輯/記者,工作地點在北京中關村。期待有才氣、有熱情的同學加入我們!相關細節,請在量子位公眾號(QbitAI)對話界面,回復「招聘」兩個字。

量子位QbitAI

? ? ? 追蹤AI技術和產品新動態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量子位 的精彩文章:

AI如何變革阿里電商?iDST首席科學家任小楓首次公開演講
Facebook悄悄參加星際AI大賽,然後輸了
講道理,我覺得TensorFlow太遜了
一個基於區塊鏈的AI平台即將ICO:這可以說是今年最潮的項目了
陳天奇團隊發布NNVM編譯器,性能優於MXNet,李沐撰文介紹

TAG:量子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