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抗戰歷史上最艱苦的一次會戰
抗日戰爭中戰況最慘烈的單場戰鬥莫過於常德會戰,常德當時地處抗日戰爭的最前沿,所以常德的戰略地位十分重要。常德是湘北重鎮,川貴的門戶,歷來為兵家必爭之地。武漢失守後,這裡成為重慶大後方的物資唯一補給線。動搖重慶國民政府的抗戰信心,達到完全佔領中國的目的。殲滅中國守軍的有生力量,摧毀第六戰區根據地,奪取洞庭湖,達到以戰養戰和鞏固中國佔領區的目的。鉗制中國兵力,迫使集結雲南的中國遠征軍回師救援,以阻止或推遲東南亞盟軍的聯合反攻。這也是日本已成強弩之末的表現。
背景: 1940年9月,日本與德、意兩國簽定了「軸心國協定」,英美等國開始了對「軸心國」的物資禁運,日本便加速了在中國掠奪的步伐, 以達到「以戰養戰」的目的。常德當時屬於重慶蔣介石國民政府所轄的第六戰區,毗鄰的宜昌、武漢、岳陽等城市均處於嚴密控制之下。此時,常德處於國民黨正面戰場的最前沿。國民政府為了與盟軍協同打通中印公路,先後從第六、第九戰區陸續抽調7個軍轉用於雲南及印度,準備反攻緬甸。日軍為牽制中國軍隊不再向印、滇轉用,以策應其南方軍的作戰,再次組織進攻。
對戰: 國軍8000; 日軍三萬,還有方先覺將軍等部隊捨命相救;衡陽會戰,方先覺將軍率領的十軍剛剛經歷過常德會戰,加上整補後不滿一萬八千人(僅7個團)的部隊對付日軍7個師團,其中68師團和116師團是常德會戰中和57師的老對手,前後達到十餘萬人的日軍。此次會戰日軍死傷四萬多人。
在歷來中國軍隊對戰日本軍隊的傷亡比例中這次傷亡比例是非常低的了。小編分析原因莫非三點:
第一: 57軍是國民黨的王牌,個個都是虎噴戰士,戰場上用命相拼。
第二:57軍全部是德械裝備,裝備精良。
第三: 此戰主要為守,中國軍隊佔據有利地勢。最重要的是中國軍隊有不怕死的犧牲精神。


TAG:笑探古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