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這種硬幣很值錢!你家裡有嗎?

這種硬幣很值錢!你家裡有嗎?

「我在馬路邊,撿到一分錢......」還記得兒時的這首歌嗎?還記得那時1分錢的糖果,2分錢的冰棍,5分錢的汽水嗎?我國人民幣硬幣發行60周年紀念展日前在上海舉行,讓我們一起近距離了解一下關於「鋼鏰兒」的那些事兒吧。

硬分幣:流通時間最長

1957年12月1日,經國務院批准,中國人民銀行正式發行人民幣硬幣,這是我國第一套流通硬幣,有壹分、貳分、伍分三種面額。硬幣正面統一為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徽和國名,國名為繁體漢字;背面為麥穗、面額和年號。這套硬幣又稱為「硬分幣」,是我國流通使用時間最長的硬幣,目前仍在發行流通。

作為面額最小的人民幣,一分硬幣至今流通已有60年,不過目前主要是滿足銀行結算和找零的需求。

有人可能會覺得奇怪,既然1957年首次發行硬幣,為什麼「硬分幣」有早於1957年年號的產品?這是因為流通硬幣上的年號按照生產年度進行標註。所以雖然「硬分幣」1957年發行,但有的硬幣上標有1955和1956年份的字樣。

我國第一套流通硬幣的設計與製造是在國家經濟實力比較薄弱,造幣技術、設備、材料面臨諸多困難的情況下開展的,只有分幣沒有角幣。據了解,其實當時規划了銅角幣、鋁分幣兩個系列,但因為我國金屬原料短缺,銅角幣研製生產工作延後。

現在人們生活中基本不再使用分幣,即使有的商品價格精確到分,收銀時也會「四捨五入」或直接免掉,將分幣「化零為整」。但鋁製分幣的鑄造與發行是人民幣發行的重要印記,更是中國經濟發展的歷史見證。

長城幣:唯一停止流通的硬幣

我國第二套流通硬幣於1980年4月15日發行,有壹角、貳角、伍角、壹圓四種面額。這套硬幣中的壹圓硬幣背面採用長城圖案,因此人們又把這套硬幣稱為「長城幣」。值得注意的是,這套硬幣正面的國名改用簡化漢字。

這套硬幣是我國首次發行的銅合金硬幣,也是流通硬幣系列中唯一具有貳角面額的硬幣。

中國人民銀行1999年12月10日發布公告,該套硬幣於2000年7月1日停止在市場流通,這也是目前我國唯一停止流通的硬幣。

「長城幣」生產數量少,流通時間短。其中有些年份沒有公開發行過流通幣,僅存在於裝幀冊中。也正是因為稀少,「長城幣」受到收藏愛好者追捧,市場價格較高。

1986年的一套長城幣,市場價格已經超過20萬元。

老三花:首次採用花卉圖案

隨著國民經濟增長,鋁分幣在市場上的流通職能逐年下降,「長城幣」多沉澱於收藏領域,市場急需一組新的「圓、角硬幣」緩解貨幣需求的壓力,同時也要求新版流通硬幣要具備更強的防偽特徵以適應流通需求。

我國於1992年6月1日發行第三套流通硬幣,有1角、5角、1元三種面額,在設計上首次採用了花卉圖案,1角、5角、1元背面主景圖案分別為菊花、梅花和牡丹花,業內俗稱「老三花」。

1角硬幣採用1982年啟用的造幣專用鋁合金製造。為解決1角鋁幣與1、2、5分幣混合流通的識別問題,特在圓形坯餅內增設九邊形,邊部採用無齒加厚工藝。目前這種1角硬幣已經是只收不付,將逐漸退出流通領域。

1元硬幣採用「鋼芯鍍鎳」(俗稱「鎳包鋼」)材料製造,由此開啟了我國大規模使用鋼芯鍍鎳材料製造硬幣的歷史。

新三花:正面首次採用「中國人民銀行」

上世紀九十年代,國民經濟的快速發展對現金的需求量日益增加,加之自動化技術和精細加工業的快速發展、自動售貨系統的普及等都對流通硬幣的質和量提出了新的要求。

我國第四套流通硬幣於2000年10月16日起陸續發行,正面首次採用「中國人民銀行」行名, 1角、5角、1元背面圖案主景分別為蘭花、荷花和菊花,這套硬幣也被稱為「新三花」。

1角硬幣在生產初期採用鋁合金材料製造,2005年版改用不鏽鋼材料。

5角硬幣採用「鋼芯鍍銅」材料製造,設計中通過調整圖文高度,實現了與「老三花」銅合金5角硬幣的三個不變,即直徑不變、厚度不變、重量不變。

Q

硬幣邊緣的齒輪起什麼作用?

當你拿起一枚硬幣,都會看到硬幣的邊緣有規律的一道一道的刻痕,這些鋸齒狀刻痕的叫做「邊齒」。

不要小看這些小小的齒輪,它們最主要的功能就是防偽,最初的設計者是大名鼎鼎的科學家牛頓。牛頓在兼任英國皇家鑄幣局總監期間,為解決「打制硬幣」被剪邊使用的問題,在硬幣邊部增加了絲齒。

硬幣的面額不同,絲齒的數量不同,比如我國壹分幣的絲齒數是101個,貳分幣是115個,伍分幣是123個。

如今,由邊部絲齒髮展演變而來的邊部滿齒、間斷絲齒、邊部滾字、滾花紋等眾多技術已經在世界各國硬幣中廣泛應用。我國「老三花」5角硬幣的邊部首次應用了間斷絲齒技術,「新三花」1元硬幣在邊部增加滾字工藝以提高防偽性能。

硬幣:輔幣的首選

中國人民銀行法規定:「人民幣的單位為元,人民幣輔幣單位為角、分。據了解,輔幣總額(面值)通常占流通幣總額(面值)的20%左右,但數量(張數或者枚數)卻要佔到貨幣發行總量的80%。由於輔幣的使用頻率高,因此採用金屬硬幣充當輔幣是首選。

但在我國卻有過「硬分幣」與「紙分幣」並存的現象。這主要是因為籌備第一套流通硬幣時,在解決鋁合金耐腐蝕問題上屢屢受阻,為解決燃眉之急,在紙幣系列中臨時增加了紙分,因此我國貨幣輔幣中出現了紙分幣、硬分幣混合流通的狀態。

Q

傳說中的高價值硬幣你怎麼找不到?

是不是曾經因為聽說某某年份的某分硬幣價值很高,回家翻箱倒櫃找個遍?

專家告訴記者,傳說中價值很高的硬幣,要麼發行量非常少,要麼根本沒有發行過流通幣,而是出於當時換取外匯的需要,裝幀成冊銷往國外。

所以有些硬幣,就算你翻遍家裡的角角落落,砸碎你的存錢罐,可能也找不到呢。

人民幣流通硬幣從1957年發行至今,已經走過了六十年的發展歷程,在新中國建設、改革、發展的各個歷史時期都發揮了重要作用。一枚硬幣,方寸之間,是我國綜合國力不斷增強的縮影與見證,也是凝結民族傳統文化的重要載體。

記者:李延霞

監製:車玉明

編輯:葛婕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新華視點 的精彩文章:

今年中秋「十五月亮十七圓」 中秋國慶「喜相逢」本世紀共有21次!
作家劉墉寫給女兒的「出門22忌」,不止孩子要知道,你也需要
雙節出遊,請遠離這10大不文明行為!
孫中山1919年就想修的這條鐵路,今天全線通車了!
黨的十九大代表全部選出

TAG:新華視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