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旗幟鮮明捍衛改革開放成果

旗幟鮮明捍衛改革開放成果

黨的十九大即將召開,中國改革開放將在明年迎來四十周年。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我們應更加旗幟鮮明地捍衛改革開放成果,開闢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更加光明的前景。

今天的中國,早已舊貌換新顏。黨和國家事業發生歷史性變革,經濟實力、科技實力、綜合國力和國際影響力實現歷史性跨越,近代以來久經磨難的中華民族實現了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歷史性飛躍。廣大老百姓有了實實在在的獲得感,並不斷追求更加美好的生活。13億多中國人民自強不息的奮鬥史,寫下當代中國改革發展的壯麗篇章。

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科學把握當今世界和當代中國發展大勢,解決了許多長期想解決而沒有解決的難題,辦成了許多過去想辦而沒有辦成的大事,改革全面發力、多點突破、縱深推進,創新成為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發展朝著更高質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續的方向邁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開創新局面。

環顧全球,現代化的發展方向是無法繞開的,但通往現代化的道路是可以選擇的。中國道路是不是好,只能拿事實來說話,而不能聽信那些戴著有色眼鏡的人的主觀臆斷,更不能聽信他人忽悠而失去前進的定力。中國道路的巨大成功足以支撐起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底氣與自信,這條道路亦是中國大步走向世界舞台中央的底氣和動力。可以這樣說,只要是實事求是的人,就一定會對中國取得的巨大成就感到驕傲和自豪。

中國道路是在社會主義改革實踐中走出來的,是改革開放的偉大成果。正是由於改革開放解放和發展社會生產力,我國在短短几十年中成為舉足輕重的科技大國和經濟大國;正是由於改革開放激活中華民族的創新基因,人人崇尚創新、人人渴望創新、人人皆可創新,以科技創新為核心的全面創新釋放巨大能量,不斷開拓新的發展空間;正是由於改革開放推動我國社會主義制度自我完善和發展,賦予社會主義新的生機活力。事實雄辯地證明,改革開放是決定當代中國命運的關鍵抉擇。

改革開放作為一場新的偉大革命,不可能一帆風順,也不可能一蹴而就。改革發展的進程,就是不斷解決問題的進程。發展起來以後的問題不比不發展時少,發展起來後的問題必須通過深化改革創新來解決。對發展中出現的新問題,絕不應把矛頭指向改革。一段時間以來,社會上極少數人試圖用一些具體矛盾和問題來反對改革開放、給改革開放抹黑,是有失理性客觀的,是以偏概全的。改革開放符合黨心民心、順應時代潮流,方向和道路是完全正確的,停頓和倒退沒有出路。

習近平總書記明確強調「兩個不能否定」,即不能用改革開放後的歷史時期否定改革開放前的歷史時期,也不能用改革開放前的歷史時期否定改革開放後的歷史時期。這充分體現了科學社會主義理論邏輯與中國社會發展歷史邏輯的辯證統一,體現了我們黨的理論清醒和戰略清醒。任何否定改革開放前歷史時期作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探索基礎的觀點、任何僵化封閉看待改革開放後出現的新事物的傾向,都是錯誤的。

我們比歷史上任何時期都更接近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目標。讓我們緊密團結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周圍,牢固樹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把全面深化改革不斷引向深入,以優異成績迎接黨的十九大勝利召開!

編輯:王小龍

審校:管晶晶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科技日報 的精彩文章:

茹振鋼:不斷突破「天花板」,讓中國小麥育種技術領先世界
張召忠:當俄羅斯的S-400和美國的「薩德」在沙特相遇,中東看來要變天啊
大家好,給大家介紹一下,這是我的「老鐵」@科技日報
導師獲諾貝爾獎是一種怎樣的體驗
科學之路,惟信念堅定與砥礪前行

TAG:科技日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