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太極拳推廣的誤區與批判的錯誤(二)

太極拳推廣的誤區與批判的錯誤(二)

二、批判的錯誤

1、「太極拳」和「太極操」的由來。

太極拳自它誕生至今數百年過去了,歷史上從來沒有過什麼「太極拳」和「太極操」的爭論,但是自從國家規定套路出台及推廣並被社會廣泛接受後,社會上練習規定套路的人群越來越廣泛,特別是隨著近年來傳統太極拳套路的普及和推廣,於是就有了「太極拳」和「太極操」的爭論,認為傳統套路就是「太極拳」,而現代的國家推廣的規定套路就是「太極操」。

2、什麼是「太極拳」,什麼是「太極操」?

近年來,關於「太極拳」與「太極操」的爭論似乎已經達到「白熱化」的程度,甚至有的人稱規定套路的「太極操」「毀了我的『太極拳』」。

縱觀各家的觀點,似乎辨別「太極拳」與「太極操」的區別主要是傳統太極拳具有「技擊功能」、是「用意不用力」的運動、是「不用手」的「內在」運動,言下之意,規定套路的「太極操」則是沒有技擊功能、只是用蠻力的運動和缺乏「內在」(內功)的肢體運動。對於太極拳具有的技擊功能、運動方式、習練結果的界定,筆者沒有異議,但要把這些特點用來作為判定規定套路就是「太極操」,甚至認為規定套路就一定沒有這些內涵,本人恐怕不敢苟同,理由如下:

從拳架本身看。「太極十三勢」才是判斷標準。「掤、捋、擠、按、采、挒、肘、靠」八法和「進、退、顧、盼、定」五勢,總稱太極十三勢,是太極拳的核心內容,只要具備了這十三勢,都應該叫太極拳。

從練習要領看。太極拳講究「一舉動,周身俱要輕靈,尤須貫穿,氣宜鼓盪,神宜內斂」。「輕靈沉穩」、「立身中正」、「虛靈頂勁」、「陰陽互根」、「虛實轉換」,這些太極拳行拳走架的基本要領和要求同樣適用於規定套路,「用意不用力」同樣也是規定套路必須遵循的基本原則。

從練習效果看。太極拳修鍊要達到習得技擊技能和「內在」的功力,它不僅需要一個過程更需要方法,即使是修鍊傳統太極拳,也並不意味你一接觸傳統太極就能練出技擊技能和內功,所謂「功夫」,更多的是時間積澱的結果。如果說只有外形而沒有「技擊技能」和「內功」的太極拳就是「太極操」的話,那麼,即便是修鍊傳統太極拳的人,在沒有練出「內功」並獲得「技擊技能」之前所練的「太極拳」又應該叫什麼?

況且,有一定修為和造詣的拳家都知道,太極拳的修鍊僅靠套路(拳架)的練習是較難練出「內功」和「技擊技能」的,而必須輔以功法練習以及心法練習才能獲得。試問,若是修鍊規定套路的人也輔以功法和心法練習並假以時日,那麼他們是否也能練出「內在」的東西和「技擊技能」呢?如是說來,能不能練出「內在」(內功)和「技擊節能」,其實並不是套路(拳架)的問題而應該是人的問題吧!

三、結論

通過上述討論,我們知道,其實無論是傳統套路還是規定套路,他們本身沒有優劣之分,關鍵在於修鍊者能達到的水平如何?但問題的關鍵是,針對專業武術隊和專業運動員的規定套路被長期向社會推廣,為業餘健身愛好者所接受,這就像水稻種在了旱地上,結果是顯而易見的,但導致結果的原因並不是水稻自身的問題。概言之,套路和類別並不是區分「拳」和「操」的標準,習練者的能力、水平、層次和境界才是判別「拳」和「操」的標準。(完)

(圖片來自網路)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太極 的精彩文章:

衡量某人的太極功夫,而是先搭手一試!先聽聽對方內勁功底如何!
對太極拳認識的三大誤區,無數人「中槍」
圖奇の每日投票:粉絲太極端,死老鼠惹了誰?
秋,夜,一套太極拳驚艷了時光!
學練太極拳的一些感悟14條和太極拳的松沉「實話」16條

TAG:太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