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安奇奧攤頭的噩夢 德軍使用的法制施耐德列車炮

安奇奧攤頭的噩夢 德軍使用的法制施耐德列車炮

一組攝於1944年的照片顯示了安奇奧登陸戰中,德軍使用法制施耐德MLE1915 370mm鐵道炮向安奇奧灘頭的盟軍進行轟擊。

施耐德MLE1915型370毫米列車炮,射程8800米,彈重:1076公斤

列車炮(Railway Gun)為一種架設在鐵軌上的大型炮種。透過在裝甲列車上裝置大炮,讓本來不便運輸的大型火炮可以在鐵軌上快速移動。很多國家都建造過列車炮,比較著名的有德國在1930年代建造的古斯塔夫超重型鐵道炮,由生產商克虜伯公司承建。 然而,隨著科技的進步,列車炮很快淡出歷史舞台,漸漸被火箭、導彈等遠程武器所取代。

據美國人說,在美國國內戰爭期間,尤其是在奪取彼得斯堡時,動用過鐵道炮。但那時的鐵道炮不是專門製造的,只不過是將普通的野戰火炮裝在鐵道平板車上而已,談不上是真正的鐵道炮。

19世紀末,法國人最先提出了鐵道炮的設想,而丹麥則將鐵道炮作為機動的海岸炮使用。直到一戰,鐵道炮才盛行開來。在一戰期間,火炮是主要的武器裝備,有50%的戰鬥有火炮參與,作戰雙方往往又以陣地戰和溝塹戰為主。當時歐洲的鐵路已很發達,各國將鐵道鋪到了前線,這樣一來,軍隊就可以將重型火炮通過鐵道運送至前線,甚至運到敵人的縱深地帶。況且各國有不少現成的口徑達406毫米的老式艦炮,可以較容易地改造成鐵道炮。

此外,法國還有不少要塞炮,這些要塞炮沒有反後坐裝置,不能吸收後坐力,要將它們進行現代化改裝需費很大功夫,於是將其直接裝在簡單的箱形鋼結構上,然後一起安裝在鐵道車上。運抵發射陣地後,再將火炮從鐵道車上卸下,靠在鐵軌上。發射時,整個後坐力通過炮架並沿鐵軌將火炮向後推動幾英尺。發射幾發後,再將火炮裝在輪式車上,向前移到原來的發射位置上。以後的鐵道炮則有了專用炮架,身管和炮架一起裝載在火車上。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鯤鵬講武堂 的精彩文章:

我們曾經是戰士 沉眠太平洋海底的二戰戰機殘骸
蘇聯海軍最後的輝煌 在基輔號航母上進行訓練的戰機
最失敗的危機處理:1995年布瓊諾夫斯克人質事件
在機場造成連環車禍的義大利馬基C.202戰鬥機

TAG:鯤鵬講武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