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鼎老白茶生成藥香的6個基本條件
在行業前輩觀點的基礎上,提出葯香生成的幾個必備條件:高年份、高樹齡、高等級、高海拔、低溫成茶、乾燥存儲。
一、高年份
白茶的轉化並非一蹴而就,而是一個漫長的過程。時間,是造就老白茶不必可少的要素。新茶製成以後的三到五個月里也會出現明顯的轉化,但這個階段基本上是不會出現葯香的,原因很簡單,轉化還不夠。當然,年份茶具體什麼時間出葯香,也是基於白茶自身條件的,不能一概而論。我們更傾向於七到十年以上的老白茶,具體的臨界點,還需要業內科技人員實驗論證。
二、高樹齡
有經驗的茶客,在選茶的時候都會問一句:這茶樹齡多少?這種問詢並非偶然為之。老樹茶的內含物積澱更加豐富,在我們看來,老樹根系更加發達,可以從土壤、礫壤甚至岩石當中吸收的物質更多;老樹的枝幹體系更加成熟,能夠儲備的物質也更加豐富;老樹與周邊生態環境的交互效果會更好,從而獲取更多香氣類型。
三、高等級
看到「高等級」這三個字,估計有些讀者會提出反對意見,因為壽眉同樣可以出葯香。不過我們在此討論的主題是「更容易出葯香」,所以為了避免誤會,在此著重強調一下。
在袁弟順的《中國白茶》一書中,有這麼一組數據:白茶的主要功能性成分,白毫銀針的茶多酚含量為31.90%(自然萎凋)、30.30%(加溫萎凋);特級白牡丹30.20%、一級二級白牡丹29%、三級白牡丹28.40%、貢眉24.60%、壽眉18.32%。
茶多酚對於白茶香氣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通過數據對比,很容易得出高等級白茶更容易出葯香的結論。
四、高海拔
高海拔山區,是茶葉得天獨厚的優良產區。台灣的凍頂烏龍,也是因為生長在高海拔山區,才產出了優質的茶葉。高海拔地區,海拔每升高約166.7米,氣溫降低1°C。大家可別小看這1度,低1度,就意味著病蟲害的相應減少,霜凍的相應增加。另外,高海拔山區,氣溫低,含氧量豐富,雲霧多,陽光直射時間短,漫射光線多,這些都對茶樹的生長產生了非常良性的影響。白茶以海拔600到800米之間最佳。茶樹整日處在飽滿的水汽環繞中,葉片含水量豐富,製作出來的茶葉湯清水滑,鮮潤甜美,溫柔可人。
五、低溫成茶
細心的讀者會在上一節看到一組數據對比:自然萎凋的白毫銀針茶多酚含量為31.90%,而加溫萎凋的則是30.30%。這也從數據上解釋了為什麼無論是茶區還是外地茶市,無論是茶人還是茶友都更加青睞日晒茶了。
不過在我們看來,室內加溫萎凋工藝也是不斷變化演進的,目前不少茶葉生產企業已經注重室內萎凋時的溫度了。所以,只要做到低溫成茶,跟日晒茶的區別應該不會太大。
六、乾燥存儲
福鼎白茶精選,專註於福鼎白茶知識與見聞分享,與我交茶友: chaget


※紅棗煮白茶的功效,老茶客都未必知道
※這麼好的白毫銀針,這樣喝真是浪費
※揭開福鼎白茶讓人年輕的神秘因子
※白茶在南方儲存與北方儲存的差異,知道的人不多
※今日寒露,如何喝福鼎白茶養生
TAG:福鼎白茶精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