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道學 > 赤心忠良,制鬼縛神,火雷霹靂——靈官王元帥

赤心忠良,制鬼縛神,火雷霹靂——靈官王元帥

文/李遠國 李黎鶴

王天君,又稱「雷霆都天豁落三五火車糾罰靈官鐵面雷公王元帥」、「都天豁落猛吏赤心忠良制鬼縛神火雷霹靂靈官王元帥」、「南極火雷赤心忠良猛吏王元帥」、「太乙雷聲應化天尊」。

王天君像(資料圖)

他是道教的第一護法神,也是一位著名的雷神,火神,降魔之神,司掌收瘟攝毒。

靈官殿(資料圖)

薩守堅真人收服王靈官

在道教的宮觀中,山門內的第一座殿往往為靈官殿,殿中供奉著一位赤面髯須,身披金甲紅袍,三目怒視,持風火輪,右舉鋼鞭,形象極其威武勇猛,令人畏懼的神仙,這就是道教的護法神將王靈宮,又稱火車靈官王元帥。王靈官面對山門,額上火眼金睛,能辨識真偽,察看善惡。因此道教徒到宮觀,進山門後首先朝拜王靈官,民間流傳有「上山不上山,先拜王靈官」的俗語,以表達對這位道教護法神靈的崇敬。

薩守堅 采自《三教搜神大全》(資料圖)

王靈官的信仰興起於宋元時期,且與薩守堅祖師關係密切。薩守堅,生年不詳,北宋末西河郡人,自稱「汾陽薩客」,號「全陽子」,後受封「崇恩真君」。據元趙道一《歷世真仙體道通鑒續編》卷四和《搜神記》卷二所載,大致可以了解他學道傳法的經歷。首先是他的籍貫。《歷世真仙體道通鑒續編》曰:「薩真人名守堅,南華人。一雲西河人。自稱汾陽薩客。」北京白雲觀藏《諸真宗派總簿》則說:「薩真人名守堅,號紫雲。系四川雲寧府雲寧縣人。」對此台灣李豐楙教授認為:

「對照《道法會元》卷二四一至二四三《王元帥秘法》主法中的祖師名諱,也都稱為汾陽救苦薩真人、汾陽散吏及西河上宰。這是他本籍所在的汾陽,在山西孝義縣北,唐代改名西河,為汾州府治,所以後人根據郡望將薩守堅所行的道法支派稱為西河派。不過薩守堅之所以自稱為汾陽薩客,則是緣於薩氏的血緣乃是出自西域或信奉回教的氏族,入居中原之後而自明其為客的身分。既是入籍地,故後來又移籍四川,兩種《薩守堅傳》都一致地敘述他是由蜀而出三峽的,所以說是四川人也是符合其生平行跡。」

薩守堅少有濟人利物之心。原學醫,因誤用藥致人喪命,乃深深悔疚而棄醫學道。時北宋徽宗之際,聞三十代天師張繼先及林靈素、王文卿道法高深,欲求學法,遂出西蜀至陝西,行囊已盡,坐石愁悶。忽見三位道人來臨,薩守堅遂告以欲去信州參訪虛靖天師之事。道人告之天師已羽化矣,薩守堅悵恨不已。

一道人云:「今天師道法亦高,吾與之有舊,當為作字,可往訪之。吾有一法相授,日間可以自給,遂授以咒棗之術。曰:咒一棗可取七文,一日但咒十棗,得七十文,則有一日之資矣。一道人云:吾亦有一法相授,與之棕扇一柄。曰:有病者則掮之,即愈。一道人云,吾亦有一法相授,乃雷法也。薩拜而受之,用之皆驗。一日凡咒百餘棗,止取七十文為日用,余者復以濟貧。及到信州,見天師投信,舉家慟哭,乃三十代天師親筆也。信中言吾與林侍宸、王侍宸遇薩某,各以一法授之矣,可授以未盡之文。薩由是道法大顯。」

林靈素 采自明王世貞《列仙全傳》(資料圖)

這段神奇傳說暗示傳道法予薩守堅的就是張繼先、林靈素和王文卿,無非是表明薩守堅的雷法承三家之傳,且與張繼先天師有著密切的關係。虞集《王侍宸記》亦曰:「又有薩守堅者,亦酷好道,見侍宸於青城山而盡得神秘,游東南,禱祈劾治,其神怪有過於侍宸者。」薩守堅遇王文卿於青城而得秘傳,其說與前三道人授法之談,似當均為托依神活,然其傳播王文卿一系神霄雷法,當應可信。三師當時各授一法與薩守堅,一為咒棗術,一為扇疾術,一為雷法,薩守堅依法行之皆驗。薩守堅後用咒棗為民治病救命,用雷法滅邪除妖、祈晴禱雨,用五明降鬼扇使人得命復生。法裔傳至後代,衍為「西河派」、「天山派」、「薩祖派」。

薩真人以道法內煉、苦行修戒著稱,其有詩云:「道法於身不等閑,思量戒行徹心寒。千年鐵樹開花易,一入酆都出世難。」撰著有《雷說》、《內天罡訣法》、《續風雨雷電說》等,存《道法會元》經籍之內。明代鄧志謨撰有《薩真人咒棗記》,明成祖封薩守堅為「崇恩真君」。在道教中,薩守堅與張道陵、葛玄、許遜共為四大天師。

四大天師(資料圖)

薩守堅晚年寓於泉州,以道術名世,從之游者數百輩,故在南宋、元代影響頗大。明臧懋循編《元曲選》中有《薩真人夜斷碧桃花》,講東京徐端有二女:碧桃、玉蘭。碧桃許張硅之子張道南,兩家相鄰。張道南因籠內白鸚鵡飛出,飛到徐家園中,越牆去找,因而得見碧桃。徐端夫婦因此責罵碧桃,碧桃即氣死,埋在園中。三年後道南中狀元,碧桃之魂與道南相會。久之,道南病,醫藥無效,家中以為有邪魔著身,請薩真人來看。薩真人勾來碧桃的魂,問明了緣由,令碧桃借屍還魂,「夫妻重配,父母團圓」。劇情很有人情味,劇中的薩真人講天性,通人情,與《白蛇傳》中的法海和尚截然相反。

薩守堅得神霄雷法,由是道法大顯,並以持戒堅定、收服王靈官的故事而為後人稱道。一次嘗寓某處城隍廟數日,見其廟神淫妖作祟,遂施運道法,「迅雷一聲,火焚其廟。」關於此事,《搜神記》卷二說:「繼至湘陰縣浮梁,見人用童男童女祀本處廟神。真人曰:此等淫神,好焚其廟。言訖,雷火飛空,廟立焚矣。」於是廟神懷恨在心,暗中追隨十二年,欲其失戒而施行報復,但終不能得,誠心歸降,成為薩守堅雷法中所驅役的一員猛將。其曰:薩守堅至龍興府江邊濯足,見水中有神影,方面黃巾金甲,左手拽袖,右手執鞭。「真人曰:爾何神也。答曰:吾乃湘陰廟神王善,被真人焚吾廟後,今相隨一十二載,只候有過則復前仇。今真人功行已高,職隸天樞,望保奏以為部將。真人曰:汝兇惡之神,坐吾法中,必損吾法。廟神即立誓,不敢背盟。真人遂奏帝授職。」

白玉蟾 采自明洪自存《仙佛奇蹤》(資料圖)

從薩守堅收服王善、並保舉他為道教之護法,可見持戒修行於雷法中的重要性。白玉蟾《道法九要》中即強調了這點,並高度讚譽了薩守堅的高尚道行,他說:

「夫行持者,行之以道法,持之以禁戒。明其二字端的,方可以行持。先學守戒持齋,神明自然輔佐。薩真人云:道法於身不等閑,思量戒行徹心寒。千年鐵樹開花易,一入豐都出世難。豈不聞真人燒獰神廟,其神暗隨左右,經一十二載,真人未嘗有纖毫犯戒,其神皈降,為輔將。真人若一犯戒,其神報仇必矣。今人豈可不持戒?更當布德施仁,濟貧救苦。」

王靈官信仰的發展

從史料上可知,王靈官本是為害一方民眾的「邪神」,他享「用童男童女祀」供自已,所以遭薩真人之毀廟,焚廟驅邪正是神霄雷法的主要精神。《三教源流搜神大全》卷四謂王靈官原名「惡」,其性剛暴質直。後皈依薩君,「玉帝敕封豁落王元帥,錫金印如斗,內篆赤心忠良四字,管天下都社令。凡有方士奏入者,雷厲風行,察有大過者,立槌之。官民不敢少干以私。第帥多在天門用事,不諳人民隱伏,兼以性烈,一承天命,即拘其冤,令人骨悚,世人勿犯之可也。」

王靈官 采自《三教搜神大全》(資料圖)

薩守堅與王靈官的信仰雖始於南宋之際,但趨於鼎盛期是在明代初葉。對此明沈德符《萬曆野獲編》曰:

「國朝永樂間,杭州道士周思得居京師,以王靈官法降體附神。所謂靈官者,為玉樞火府天將,在宋徽宗時先從天師張繼先及林靈素等傳道法,又從師蜀人薩真君諱堅者學符術。因請於上,建天將廟于禁城之西。宣德間,改廟為大德觀,封薩真人為崇恩真君,王靈官為隆恩真君。成化年間改觀曰宮,又加顯靈二字,每年四季遞換袍服,焚化如靈濟宮,而珠玉錦繡歲費至數萬焉。」

李豐楙教授指出:

「關鍵人物周思得(1359—1451)為浙江錢塘人。在吳山(今杭州)遇宗陽宮提點丘月庵,得受靈寶五雷法。永樂初,帝命張宇初陪祀天壇,又召試周思得,彼以五雷法揣測休咎輒驗,其後即以靈官法顯於京師;永樂十八年詔建天將廟於宮城之西,思得兼領焚修---天將廟即以王靈官為首,兼奉其它的天將。當時帝北征,思得扈從,每戰必行法役靈官而獲勝。仁宗朝,建玉虛、昭應二殿,又鼎建九天雷殿,命其領焚修如故。宣宗宣德中,敕建玉皇寶閣,改廟額為大德觀,特命住持,仍領焚修;並封薩真人為榮恩真君,王靈官為隆恩真君,建榮恩殿、隆恩殿崇奉之。憲宗成化初,改觀為宮,加顯靈二字,依時致祭。世宗嘉靖中,復建昊極通明殿;東輔薩君殿曰昭德,西弼王帥殿曰保真。類此薩、王同時而顯,實由周思得的大力宣揚,乃能由一地方性祠祀擴張為全國性信仰,凡宮觀均以王靈官為護法。」

王靈官 李黎鶴繪 布本亞克力 台北松山慈惠堂藏(圖源:李黎鶴)

據《太上元陽上帝元始天尊說火車王靈官真經》說,火車王靈官原是南斗離星火之首,能變火萬里,擲千重火車,飛走乾坤。玉帝敕召鞭龍行雨,奉命布澤,系龍抽筋,纏縛身腰,以此勇猛,賜湘潭立廟,鎮方境域,供祭如在。宋朝薩守堅忽游廟祠,乃以雷火焚祠。其神奏帝,敕賜金鞭,隨公察過一十二年。「真人道貫先天法,顯龍興西河,功滿位立登天。神於水中,部領副將出現河中,投禮師尊,改惡從善,隨侍護教,對師盟天,發誓立願,忠心滴血,分明願隨護侍,當輔助帝君,助國安邦。奏封為先天御前雷霆猛吏三五火車糾罰鐵面無私豁落雷公,職任先天,剪除兇惡,專治不忠不孝,違背君親師友諸事,掌管得此,神將下世救度,誓斷妖魔,掃邪皈正,方得清合。」

《王靈官寶誥》曰:

「志心皈命先生主將,一炁神君都天紏罰大靈官,三界無私猛吏將,金睛朱發,號三五火車雷公,鳳嘴銀牙,統百萬貔貅神將,飛勝雲霧,號令雷霆,降雨開晴,驅邪治病,觀錯過。於一十二年,授命玉帝,積功勛於百千萬種誓。佐祖師,至剛至勇,濟死濟生,方方闡教,處處開壇,豁落猛吏三五火車大靈官王天君。」

道教主張誦經度人,宣稱常誦《太上元陽上帝元始天尊說火車王靈官真經》,可有無上功德,不可思議的感應。

「此經尊重,莫可難言。上消天災,下禳地禍,保鎮帝王,護國安民,驅瘟滅祟,殄除火精,官司消散,私事和平。此經能離惡獸,消散災迍。能滅惡人,利益眾生。所求遂意,所願者成家。有此經,宅舍光明。佩帶此經,護衛身形,消除厄難,保命延生。看誦此經,禍去福臨。日誦此經,保佑安志寧。夜誦此經,夢魅不侵。心誦此經,口舌不生。常誦此經,保命延齡。時誦此經,諸災不侵。國誦此經,邊域不爭。主誦此經,隆昌保寧。誦之千遍,身有光榮。誦之萬遍,升騰紫雲。抄寫施人,福祿增榮。印施千本,家眷昌隆。散施十方,善福加增。廣勸世人,陰隙無窮。即得南斗,上生北斗書名註上生籍,勾落死名。祖宗生化,地獄無門。凡在頂禮,隨感通靈。一切有叩,無願不成。若遵經旨,福自來臻。此經難遇,遇者緣人。說經將畢,龍鶴來迎。是時,大眾聞說此經,皆大歡喜,信受奉行。」

王靈官 清代 紙本設色 李黎鶴藏(圖源:李黎鶴)

王靈官的造像一般為紅臉虯須,金甲紅袍,三目怒視,左手執風火輪,右手舉金鞭。或左手結「雷局」,右手舉金鞭;左手掐「靈官訣」,右手舉金鞭。靈官訣,是中指伸直,食指尖掐在中指第一節橫紋背部,拇指尖里側掐在中指第一節橫紋,拇指尖與食指尖相對,無名指和小指屈於掌心,而非直豎中指。《道法會元》曰:「赤面,紅鬚髮,雙目火睛,紅袍,綠靴,風帶,左手火車,右手金鞭,狀貌躁惡。」「赤面赤發,黃結巾,金甲紅罩袍,左手執索,右手持鐵鞭,綠靴,背負虎皮袋,狀貌威惡。」「面紅紫色,黃巾紅抱金甲,虎鬚虎睛,綠靴風帶,左手雷局,右手執金鞭。」或變形為「面紅,紫色,黃巾,紅袍,金甲,虎鬚虎晴,綠靴,風帶,左手雷局,右手執金鞭。」這位赤心忠良的王元帥,後來便成為整個道教所尊奉的護法神,他鎮守在幾乎所有的道教宮觀。

王靈官 清代 紙本設色 李黎鶴藏(圖源:李黎鶴)

王靈官屬下擁有眾多的天兵神將,以驅使鬼神,斬妖滅邪。有副將直轟赫震靈大將軍轟天霹靂陳威元帥、直轟烈飛黑大將軍金鞭考鬼丘先元帥,銀牙鳳觜官將三千人,虎首貔貅吏兵百萬眾,監魂畢元帥,捉縛枷拷斬燒冰壓八大神將,飛天夜叉精兵三十萬眾。

王靈官 清代 紙本設色 李黎鶴藏(圖源:李黎鶴)

法師施行王元帥秘法,須當變神召將。左手掐玉文當心,右手結劍訣叉腰,師瞑目望西北,存想霞光直射,天門開,上有金闕元陽寶殿,有上帝高真在內,宗師帥將在下。存想自己元辰,往來無礙,壇中帥將森列。焚香宣召,五雷直日功曹使者,香官土地正神,聞今宣召,速至吾前。存西北功曹至。密念︰唵吽吽,功曹聚,至娑訶。一炁三徧。存想功曹使者,已到吾前,仰煩傳此心香,上詣雷府,宣請王善,速至行壇,鑒今召請。「王善現形,神威豁落,金甲黃巾,手執金鞭,紅袍罩身,綠靴風帶,雙目火睛,腰纏龍索,受命三清,出入三界,搜捉邪精。敢有拒逆,化作微塵。急准祖師西河蘿真人風火律令。謹召雷霆都天豁落猛吏三五火車紏罰靈官鐵面雷公王元帥,副將陳丘二元帥,火速臨壇,有事差委。疾。」師以天目光虛書道祖令,呵心炁,以雷局沖入第三星中,師見,同雷火青光中來,吸入本府混合。存雷帥到壇,香燈供養。少駐雷威,領今祈檮。

(編輯:玄朴)

聲明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騰訊道學 的精彩文章:

修真圖悟真(九):橐龠——人體煉丹的風箱
不是所有的道教法師都叫高功
為什麼說「道」是宇宙間的「和諧」之音?
越超天地,不在五行:道家丹道修鍊秘要
「有道知乎·Q問U答」

TAG:騰訊道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