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道學 > 修真圖悟真(九):橐龠——人體煉丹的風箱

修真圖悟真(九):橐龠——人體煉丹的風箱

文/吳丹豐

一、神秘橐龠是什麼

閱讀道家的丹經,經常可以看到一個「橐龠」的名詞,神秘「橐龠」有什麼奧妙呢,貧道在「金丹之旅」 閑余整理文稿,分享下「橐龠」修真法。

「金丹之旅」繪龍虎山天師府(圖源:吳丹豐)

橐龠本意指古代鼓風吹火用的器具,是風箱的前身。橐,指以牛皮製成的風袋;龠,指橐的輸風管,出口。

《老子》里以橐龠言修道,曰「天地之間,其猶橐龠乎?虛而不屈,動而愈出,多言數窮,不如守中。」意思說「天地之間的虛空,象皮橐,一虛就充滿空氣,一動氣就出去,多言多失,不如持守中道」。

修道是法天地之象,人體是一個小宇宙,口如龠,是氣之關口,要少言,以守肺氣;腹是橐,是氣之發動機,是要寡慾,以養丹田真氣。

人體小宇宙(圖源:吳丹豐)

二、人體煉丹的風箱「橐龠」

道家修真如生火,人體能量之火也要有風箱來助力,故假名「橐龠」。

橐在下丹田的位置,是呼吸鼓盪的腔體,屬命宮,龠就是在山根的位置,即在鼻子的下面,屬性宮,本門稱為虛空穴。在修真家眼中,人之肺與丹田之間,猶似存在一管,上繫於肺,下通丹田,乃是虛空一管,無中生有,名「橐龠」,是道家秘傳之關竅。道家修真和他家有異同,「無之以為利,有之以為用」,在修心性的無為法上和佛儒相通,在落手處,道家自有玄妙,是從身體的關竅入手。

張三丰祖師雲,「執著己身不是道,不著己身一無是處」,道家內丹學要不執氣脈丹田之說,也不能把丹功只做心性功夫。內丹是外與天地宇宙參,內修身心性命之學,是內聖外王的基礎功夫,要在身心上實際變化,要在生活中能印證,古代丹家多為醫家和武家,體用不二、知行合一。修成腐儒一樣「平時袖手談心性,臨危一死報君王。」就錯了。

金丹之旅靜坐修真圖(圖源:吳丹豐)

三、「橐龠」呼吸法

「橐龠」呼吸法,先在聽息,可靜坐靜心,觀口上鼻下之虛空穴,即龠的位置。

觀息要如莊子說的「若一志,無聽之以耳,而聽之以心,無聽之以心,而聽之以氣」。即念頭專一,聽息不是用耳聽,而是用心來聽,最後心念也不用,任先天之氣之自然變化。

道教清靜經言「內觀其心,心無其心;外觀其形,形無其形;遠觀其物,物無其物。三者既悟,唯見於空;觀空亦空,空無所空;所空既無,無無亦無;無無既無,湛然常寂」。

觀息有基礎了,下一步就可練習「橐龠」呼吸之法。以腹部丹田呼吸,一呼一吸,如風之鼓盪,「綿綿若存,用之不勤」。用順腹部呼吸之法,即鼻吸氣到到腹部,腹自然鼓起;呼氣時候,腹部自然內收,氣從鼻徐徐吐出。

修丹如煮茶(圖源:吳丹豐)

呼吸和我們平常燒火煮茶很象,有火候,有武火和文火:文火之呼吸,要輕柔,為溫養;武火的呼吸,要深長,為助力。先用文火,如微風把火點起,後用武火把茶加熱,最後文火慢慢溫養,封爐茗茶。

四、丹經說「橐龠」

丹經云:安爐立鼎法乾坤,煅煉精華制魄魂,次搏烏兔靜中烹,一往一來名橐龠,清靜無為始見真。

鍾離權師祖曰:無極玄關,取坎填離,人身八卦,橐龠上源,由丹田呼吸 至靈山之上,丹鼎自暖,守中抱一,由前轉後,由下而上,火熱上升,命宮灼閃,若隱若現,五臟六腑,沉痾宿疾,不療自愈;百節四肢,九竅五官,七情六慾,與日漸消。精氣之傳,亦以橐龠之法,由命轉性。

清靜無為始見真(圖源:吳丹豐)

純陽祖師採金歌有云:未採藥,立匡廓,交合之時用橐龠。用橐龠,近我身,不看天體枉為作。

讀丹經,先不求甚解,功夫到了,誦持萬遍妙理自明。

(編輯:玄朴)

聲明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騰訊道學 的精彩文章:

為什麼說「道」是宇宙間的「和諧」之音?
越超天地,不在五行:道家丹道修鍊秘要
「有道知乎·Q問U答」

TAG:騰訊道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