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何感想?日本為魯迅修紀念碑,文章進入課本,並將故居定為文物
有的時候,你不保護或者保護不力或者認為沒有價值的東西往往能在別處被當做寶貝一樣保護。比如文化上同根同源的中日韓三國。中國在發展過程中丟掉了許多傳統文化,但是這些文化並沒有消失,而是在鄰國得到了有效保護。
我說這些話肯定會招來反駁,別著急,我們來看事實。拔河起源於2600年的春秋時期,相傳為魯班發明,可是時至今日,拔河文化在中國文化中所居何位?2015年12月韓國將拔河文化成功申遺,成為韓國第15項非物質文化遺產,拔河成為韓國傳統文化,諷刺!還有東北的火炕,諷刺!梁思成故居被拆,開國上將劉亞樓故居被拆,中國人還有不敢拆的嗎?看看日本,大文豪魯迅在日本留學7年,所居住的地方被列為文物,妥善保護至今,諷刺!
魯迅在中國人心中的地位無人懷疑,這是舊中國真的猛士,是20世紀偉大的思想家、革命家和鬥士,是當時唯一能用筆杆子讓有槍杆子的統治者瑟瑟發抖的英雄。在魯迅光怪陸離的文章中我們看到了他對黑暗社會的批判和對人民的熱愛,看似奇怪,其實蘊含大思想,魯迅的文章就像酒一樣,時間越久越香,這叫歷久彌香。當然這只是我的觀點,為什麼呢?因為近幾年我們在把魯迅掃地出門,打著魯迅文章晦澀難懂的旗號,我們在逐漸把魯迅的文章刪出小學課本,令人悲哀。
像筆者小時候學過的《孔乙己》、《少年閏土》、《中國人失掉自信力了嗎》、《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藤野先生》 《故鄉》、《阿長與山海經》、《社戲 》、《風箏》......多麼優美的文章,看看現在的小學課本,凈是些沒營養的弱智文章。可是再看日本,魯迅先生曾經在仙台求醫,如今仙台、東京到處可見魯迅紀念碑,2004年為了紀念魯迅誕辰100周年,日本東北大學設立了魯迅紀念獎獎學金。而且日本人將魯迅先生的著作和文章整理出版,大量印刷,魯迅在日本居住了7年,如今魯迅故居已經成為文物。


※康熙和乾隆都六下江南,後人是如何評價爺孫倆的?真假千古一帝!
※誰說鴉片戰爭大清沒打過勝仗?此戰斃傷聯軍500人,我們僅亡38人
※你知道中國最後的太監,可你知道中國最後的親王2年前才去世嗎?
※真正的清朝殭屍!火焰山下挖出6具清代乾屍,人們嚇得竟要報警
※不可思議!埃及金字塔不可能是人類修建的建築!塔下發現飛船!
TAG:歷史巨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