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衛國歲月里的烽火戎裝:身穿粗布、腳蹬草鞋的中國軍人是如何令強敵深陷泥潭的?

衛國歲月里的烽火戎裝:身穿粗布、腳蹬草鞋的中國軍人是如何令強敵深陷泥潭的?

本文為「國家人文歷史」獨家稿件,歡迎廣大讀者轉載到朋友圈。

二戰時期的中國軍隊穿的服裝究竟有哪些?很難有人能夠一一羅列清楚。只要翻閱抗戰老照片,必定發現當時中國的軍服並非如影視劇中那般整齊與統一,而是有著各式各樣的軍帽、五花八門的制服、世界諸國的鋼盔,即使是相對統一的軍銜底板也是多種多樣。抗戰時期中國軍隊的武器裝備良莠不齊的事實早已廣為人知,但除了武器之外,制服也是吃著百家飯的大雜燴。

說得簡單粗暴一些,抗日戰場上,中國軍隊著裝的主要特點可以用亂、窮、缺三字蔽之。戰爭是兩國綜合國力的比拼,中國軍隊的制服究竟亂窮缺到什麼程度?而作為對手的日本軍隊又是什麼情況?看雙方士兵身上的制服裝備就是最直接的對比。

抗戰時期,在雲南邊境行軍中的中國遠征軍士兵。照片中的士兵們穿著最為普遍的陸軍軍服,頭戴作戰帽。由於南方氣候炎熱,他們的軍褲為短褲樣式,但仍打著綁腿

怎一個「亂」字了得?

近代以來中國軍服凌亂不統一主要有兩個原因:地域因素,中國地域廣闊,每個地區氣候不同,貧富差異較大;歷史原因,自清末以來,中國地方軍閥政治興起,與中央的關係越來越疏遠,民國以後更是呈現軍閥割據的亂象,各地軍閥政令上各行其是,軍備上或自給自足,或從依靠的列強國購取,自然也不可能統一。

早在清末,戎裝從傳統號衣向西式軍服演變時,軍服混亂的現象就已存在。

1912年,清朝滅亡,民國新成,袁世凱就任臨時大總統後於當年5月7日諭陸軍總長儘快實行軍服統一,然而在愈發混亂的時局下,這道政令難以貫徹實行。

袁世凱死後,北洋系分裂,軍閥連年混戰,除了皖系、直系、奉系等幾大軍事集團外,還有諸多地方割據勢力,如桂系、川系、滇系、黔系等。在這大割據的時代,中國的各地部隊不僅裝備混亂,制服也是五花八門,雖然北洋政府多以仿日式軍服為主,但各地軍閥部隊卻是日式、德式、蘇式、英式應有盡有,卻又參差不齊。由列強作為靠山的軍閥,制服裝備也會偏向該國,例如張作霖的奉軍軍服就幾乎與日軍「昭五式制服」無異,材料也多為上好黃呢。而軍費不足的西北軍就只能因陋就簡,被其稱為「叫花子軍」。

北伐之後的中國雖然實現了形式上的統一,但軍閥政治依然有生命力,這種地方勢力割據的現象可以說是造成民國制服混亂的直接原因。

到了抗戰時期,國軍制服在形制上已不像北洋時期那麼混亂不堪,至少會遵循一個制服的基本法,混亂主要體現在軍帽、鋼盔、鞋子以及制服顏色和布料上。國民革命軍軍服除了高級將領的大禮服外,日常制服與野戰服的界限是相當模糊的,但它們基本形制都遵從了黃埔系軍服的發展沿革。

1924年黃埔軍校開學典禮的老照片上,不難看出當時制服的混亂程度:蔣介石身著黃埔新式軍服,而台下幾位軍人卻還穿著北洋時期豎掛軍銜的日式制服,只是他們的帽徽不是北洋軍的「五色徽」,而是「青天白日徽」。黃埔建軍後,為與軍閥部隊區分,校軍以中山服為樣板設計了一套頗具特色的制服,在制服與時局同樣混亂的民國年間,黃埔建軍可以說是近代以來中國軍服趨向於統一的起點。

黃埔建軍可以視為中國軍服開始走向統一化的起點,建軍後的第一套制服也頗具特色。圖為身著黃埔建軍時期制服的蔣介石

黃埔軍校的第一套軍服若不戴軍帽,不系武裝帶,看上去幾乎與普通的中山服無異。黃埔軍校的學員無論官兵,一律著灰藍色中山服式的軍裝,戴大盤帽。雖有軍職,但服飾上無標識,軍隊著裝統一。當時的軍服顏色多為灰藍色,據說初期軍官穿草黃、米黃色制服,後來因陣亡率太高而改成與士兵一樣的灰藍。這套軍服最具特色的是上衣的4個衣袋外置,如同衣服上掛著四個口袋一樣。建校初期,無論官兵,在軍服上都看不出軍銜標識,直到東征開始後部隊中才小範圍使用了一種軍銜臂章,但這些軍銜並沒有經過國民政府的正式任命。

北伐完成後,南京國民政府於1929年1月正式頒布了《陸軍軍常服暨禮服暫行條例》,首次對陸軍服裝進行了統一規定。1931年4月,又頒布《陸軍官佐及士兵等級表》,新式軍服開始在中央軍中實行,並向地方軍推廣。中國與德國在20世紀30年代曾建立了軍事合作關係,後來有不少人將這套軍服稱之為「德式軍服」,但這一叫法有待商榷,畢竟兩者之間仍存在較大差異。實際上從1924年黃埔建軍到1949年國民黨遷台的這二十餘年內,中國軍服都是以中山服為基礎版式,再加以每個時代的特有元素設計而成。

侵華日軍的主要制服

相比制服多種多樣而裝備又缺斤少兩的中國軍隊,作為發動戰爭一方的日軍絕對可以稱得上制服統一、裝備齊全。日本軍隊制服走向現代化的源頭要追溯到明治維新時期。明治十九年(1886),明治天皇正式頒布第48號敕令,要求日本陸軍統一著裝,同時正式規定了陸軍從軍官到士兵的軍銜標誌,這是日本歷史上陸軍首次統一著裝。經過數十年發展,到20世紀30年代,日本軍隊根據在歷次戰爭中所得的經驗對軍服做了數次改動,已發展出一套自身的制服體系,並影響及鄰國(如中華民國北洋時期的軍服就深受日本陸軍制服的影響)。

一名日本軍官正在給出征的日本士兵斟酒,從他們身上的軍服與士兵軍帽上的垂帘布來看,這支部隊應是在南方作戰的日軍

簡單來說,抗戰期間最常見的侵華日軍制服主要有「昭五式」「九八式」和「三式」這三種,後兩種區別較小。「昭五式」顧名思義,產生於昭和五年(1930),日本陸軍根據該年第74號敕令,對之前的軍服進行了修改,重新設計出一款立領,肩上豎掛軍銜的制服,這也是日本陸軍最後一款立領式軍服。從時間上來看,日軍昭五式制服推出一年後,穿著它的關東軍即製造了九一八事變,隨之而來的長城抗戰、綏遠抗戰、七七事變、淞滬會戰、太原會戰、南京保衛戰、徐州會戰等諸多事變與戰役中,肆虐在中國領土上的日本陸軍官兵都穿著這套制服,因此昭五式絕對算是中國人最熟悉的日本軍服之一。

1938年5月31日,日本昭和天皇發布第392號敕令,將一款重新設計過的新式制服在陸軍中推行,因這一年是日本皇紀2598年,故而將這套制服稱為「九八式制服」。與之前的昭五式相比,九八式制服進行了較大改動。首先,新制服以立翻領取代了之前的立領。其次,昭五式的軍銜豎掛於肩上,而九八式則將軍銜配於翻立領上,肩上已無任何軍銜標記。第三,昭五式領子上代表兵科的領章已被取消,新制服則以右胸前一個類似倒著寫的「W」符號來代表兵科(不同顏色代表不同兵科)。自1938年5月以後,日本陸軍開始換裝為九八式制服,雖然幾年後日本陸軍又在九八式的基礎上制定出「三式軍服」,但實際上是因戰爭後期日本物資緊缺而弄出的節能版軍服,除了軍銜上星星排列順序等變化外,不易與九八式制服區分。

1938年,身著日本軍服的朝鮮王室,前排從左至右依次為 :李垠(朝鮮高宗第三子)、李鍵(義親王長子)、李鍝(義親王次子)。其中李垠、李鍵穿著剛換裝的九八式制服,而李鍝還穿著舊式的昭五式制服

昭五式與九八式是侵華日軍留給中國人印象最深的兩套制服,它們最顯著的區別在於領子和肩章,九八式出現後,不乏有的日本軍人穿昭五軍服或是在九八軍服上掛昭五的情況,或許是為了顯示資歷,但絕不會成為普遍現象。同樣的,在1938年6月之前出現九八式制服也是「穿越」,這幾個細節值得當代影視劇注意。

1938年春,兩名身穿昭五式制服的侵華日軍在山東鄒縣留影。由於天氣尚寒,他們都戴著防寒帽

不對等的抵抗

相比中國軍隊五花八門的軍服,日軍制服絕對算得上是制式化、統一化,不僅僅是看上去整齊,更重要的是日本軍隊配發的制服都與其所處的戰場息息相關,從頭到腳,從內到外裝備齊全。日本發動侵華戰爭的第一個戰場在東北,面對嚴冬,日本軍隊又以哪些裝備來應對呢?

日軍對嚴寒天氣並不陌生,無論是日本本土還是朝鮮半島,寒冬都屬常見天氣。日軍的冬季制服主要有兩種,一種採用毛料製成,另一種則是由棉布製作,皆有良好防寒效果。針對嚴寒,日軍配發有相應的軍大衣。在軍中比較受歡迎的是老款「四五式大衣」(明治45年,即1912年),但因成本較高,後來逐漸被「昭五式大衣」取代。但不少參戰日軍吐槽,昭五式大衣實在是一款失敗的發明,首先在禦寒和防禦方面功能不足,其次衣服上帶有一較大的衣領保護頸部和抵禦暴風雪的侵襲,以至於衣服過於沉重,攜帶起來非常不便。後來許多到南方作戰的士兵甚至因擺脫這種大衣而感到興奮。後來昭五式軍服更換,昭五大衣也逐漸被「九八式大衣」所取代,這種大衣實際上是老版四五大衣的改良版,終於逐漸取代了原本備受歡迎的四五式大衣。

1932年侵略齊齊哈爾的日軍。由於中國東北氣候寒冷,日軍將領及隨從人員都裝備上了厚厚的大衣、防寒服與防寒帽

除了大衣,日軍裝備有專門的防寒衣,這是日本1932年炮製傀儡政權偽滿洲國後,開始發展應對極寒天氣而配發的一套裝備,包括帽子、大衣、長褲、內衣、毛衣和靴子等件,這種防寒大衣帶有完整里襯,並配有天然或人造皮毛的衣領與袖頭,背部下擺的開縫以紐扣扣合,如果在行軍時,便可解開扣子,提高機動性。與防寒衣配套的還有防寒帽,最常見的一種結構有點類似今天常見的「雷鋒帽」,兩個護耳可以放下,也可以系在帽頂,帽子中間是一顆黃色五角星,材質為牛羊及其他動物的毛皮、棉布和人造纖維製作。這種防寒帽在日軍侵略東北時通過了優異的測試,其後在各種寒地作戰中一直被沿用。

日軍對防寒的重視不僅限於外部的軍大衣、防寒服,也配發了穿在裡面的針織毛衣。配發給關東軍的針織毛衣基本都是由國內製造商提供,例如東京著名的服裝製造商偕行社就善於用薄羊毛批量製作毛衣。相比而言,中國軍隊的服裝雖也有毛料製品,但普及程度遠不如日軍,即使是中央軍的黃仁宇也不免吐槽「軍方高層從來不關心軍人有無內衣可穿」。面對嚴寒天氣,中國軍隊多以棉衣為主,很少能看見身穿大衣的中國士兵。戰爭後期,日軍在制服上雖然出現嚴重縮水,但至少看起來還能成制式,而中國內地的部隊,到1945年時大多已是衣衫襤褸,收復桂林、柳州時期的照片中,一些穿得破破爛爛的正規部隊甚至被長期當成了游擊隊。抗戰勝利後國軍接收台灣時,一些參加過日軍的台灣人甚至十分鄙視祖國的軍隊,認為他們跟叫花子部隊一樣,遠不如日本軍隊穿得精神挺拔。

除了中國駐印軍的裝備較好外,滇西遠征軍的同樣穿著與內地部隊一樣粗布製成的軍服。1944年5月11日,中國遠征軍渡過怒江展開反攻,其中負責打騰衝的第20集團軍要翻越高黎貢山。高黎貢山是整個第二次世界大戰海拔最高的戰場,山上與山下溫差極大,當時遠征軍的防寒措施相當不到位,穿著粗布軍服就打上高黎貢山,當天晚上就發生士兵凍死事件。

1944年9月15日,中國雲南驛機場,中國軍隊精銳的第5軍第200師士兵登上C-47型運輸機,他們的腳是膠鞋,而不是普通中國軍隊的草鞋,他們代表了中國軍隊中的精銳力量,穿膠鞋在其他盟軍面前會好看一點

說完頭上戴的,身上裹的,再看腳上穿的。日本軍隊早在20世紀30年代就裝備了「編上靴」,這種皮製靴子是任何一名日本士兵都不可缺少的裝備,行軍野戰無壓力。此外,日軍休閑時還有「分趾鞋」,這種鞋是針對日本人長期穿木屐,腳趾距離較開而設計,足夠中國軍人羨慕了。也正因如此,中國軍隊簡陋的草鞋才給日軍留下深刻印象。

1945年8月,廣西桂林光復後,國民革命軍步兵穿著草鞋坐在路邊等待軍需

日軍的制服裝備雖不能與其盟友納粹德軍相比,但也足以「傲視」東亞。反觀中國,從晚清到抗戰,軍隊現代化的成長走過一條艱辛之路,從服裝即可見一斑。抗戰時期,裝備簡陋落後的中國軍隊,因地制宜、因陋就簡,穿著花雜不一的軍裝,吃著百家飯,在日軍的炮火下浴血奮戰,以血肉築成新的長城。將日本這個強敵死死陷在泥潭之中的,正是成千上萬身穿粗布、腳蹬草鞋的中國軍人。

註:本文為國家人文歷史原創,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抓取。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燦爛海灘 的精彩文章:

三國名將系列之九八:一樁風化案,讓鍾會找到報復機會
梁山征討田虎首戰,盧俊義揚眉吐氣,戰前布置卻沒人能懂
此人曾雄踞東北,協助殲滅劉備師兄,又想勸降劉備之子
此人是梁山地英星,二十回合不敵天英星,還被女人活捉
此人為黑山軍出身,擁十萬之眾卻一事無成,最終被曹操殲滅

TAG:燦爛海灘 |